激趣引路指方法 见“微”知“著”巧施策

2020-09-02 06:53杨健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整本书名著微课

杨健

一、因势利导,

推动名著阅读创新实践

统编教材实施以来,整本书阅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农村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除了基础薄弱、条件较差的先天不足,还有重视不够、引导缺失的后天“营养不良”,导致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统编教材的意图没有得到落实。

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强,学生爱看绘本、动画,对整本书阅读没有兴趣。究其原因,小学阅读的基础没有打好,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学生还处在“学习阅读”而非“通过阅读来学习”阶段。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书、走进书,是我们实施整本书阅读前要解决的问题。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这个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移动技术、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会节奏加快,资源形态的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现在的初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手机、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他们对电子产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就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要迅速适应新变化,运用新技术,寻找新突破。

整本书阅读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愿意读、有时间读。以视频为呈现方式的微课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可移动的视频单元,是较为可行的解决途径。

二、扬“微”之长,激活课内外名著阅读资源

微课是以十分钟以内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形式要“微”。视频时间短,内容含量小,设计制作精,使用便捷。一是信息呈现形象直观。微课视频将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融合,实现了名著阅读资源运用的综合化、最大化,丰富了阅读资源。二是使用范围广。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已得到普及和应用。三是制作、发布便捷。老师只要有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发布和检测,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点击链接、扫码等多种方式进行观看学习,制作好的微课还可以通过各种交流媒体平台实现传输分享,让基于微课的网络在线学习变得易如反掌。

实质是“课”。微课要进行设计,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眼中有名著,心中有学生,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各项要求,同时微课作为课的结构要完整,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练习检测等要素。

核心在“学”。微课的核心理念是“学”,微课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讲解,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符合“先学后教”“因材施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拓展,也是学生在课外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整本书阅读要求课内与课外相衔接,实现学生自主、主动阅读,微课作为贯通课内外阅读的课程资源,优势显而易见。

三、“微”“著”融合,做实名著阅读过程指导

用微课进行名著导读的实质就是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活动设计、效果评测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高他们阅读的有效性。只有将微课和整本书阅读有机融合,围绕“吸引学生读、方便学生读、促进学生读”来设计,关注微课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体现出整本书阅读所要求的“读中学、读中思、读中用”的学习理念,微课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整本书阅读的一盘棋才能走活。

1.立足于一个模式。微课的应用要依托任务驱动型名著导读模式开展。任务驱动型名著导读提倡“教师导读、学生自读、学校助读”的三位一体整本书阅读策略。阅读之初就要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进行阅读规划,知晓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进行自主阅读,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学校组织相关活动推动阅读的整体实施。将微课设计与任务驱动模式相结合,在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类型的微课,把微课作为教师校内指导的延伸,读前激趣、提供方法,读中支持、及时跟进,读后分享、自主评价。

2.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阅读是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有的阅读体验都要个体从文字的阅读中获得。因此以整本书阅读为主,以观看微课视频为辅是首要原则。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应放在学生的真实阅读过程和体验上,不能用看微课视频代替阅读。在微课制作时要注意发挥视频对学生的激发、启发、测评功能,而不是简单重现书本、赏读分析、归纳考点。二是处理好“微”与“整”的关系。微课短小精悍,因此目标设定要单一、具体、可操作、易实现,我们需要精心选题、设计、讲解与录制,把重难点内容予以可视化呈现,让学生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但是再短小的微課也必须是一个相对完整规范的微课资源,“4+1”的基本组成不能少。“4”指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对应的教案、课件、练习、任务单,“1”指以微视频为核心。 三是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在课外阅读,微课的作用就是辅助学生在课外、校外完成自主阅读整本书的任务。内外结合、内外一体的阅读活动才是有机衔接的整体。

四、课程化设计,做足微课导读一体化应用

基于名著阅读课程化思路,我们进行名著导读微课课程化的探索。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兴趣,愿意读;二是让学生有获得感,渴望读。名著导读微课基于辅助、引导、评测的功能设计开发了方法介绍、阅读评测、质疑赏析、成果展示等课型,通过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设计,让微课应用与学生的阅读过程相一致,构成整本书的专题微课程。

导读课:目的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其中包含三部分内容:背景介绍、作家介绍、相关信息。

助读课:在导读课的基础上,用助读课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安排好阅读进度和相应的阅读任务,设计好相应的阅读关键问题,讲解阅读方法,以此指引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通读。

赏读课:在学生完成初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旨探讨等,为学生继续进行其他章节的精读提供示范。比如,《水浒传》中特色人物的性格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替天行道”主题,正确对待暴力反抗的情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

评测课:在阶段阅读任务或者一本书的阅读完成之后,我们可以设计题目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和检测。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通过设置交互式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后,进行效果检测。二是可以借助平台在线进行阅读评价,对小组学生某一章节的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测。三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群或者多媒体平台上传评测结果,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

展示课:用微课进行名著的成果展示。一是对阅读活动进行微报道,二是对阅读成果进行微报告,三是对学生的阅读分享进行微呈现。对阅读成果的展示,可以在班级群中进行分享,相互交流,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布。当然,也可以依据学情让学生自己制作微视频。

五、名著导读微课应用建议

微课制作要因人而异。素材选用要适合教学对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精选,七年级多些直观,八、九年级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微课制作要因“书”而异。在指导阅读方法、设置重点问题、布置阅读任务时,不同类型的名著作品要有所区别,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不同内容著作的方法。

微课运用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内容情境化,选准切入点,所选素材必须是与学生生活经验、阅读内容有关的话题;学习重点问题化,设置关注点,每本书确定几个训练点,设置几个与学生阅读理解相关的问题;学习活动任务化,落实思考点,坚持发展的观念,在深入理解上要确立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相关的阅读任务。

微课运用要适时、适当、适度。微视频的推送与教材名著导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同步,确保有用;要与相关网络平台相融合,确保能用;要符合学生用眼的规律和要求,确保好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永寿县马坊中学

猜你喜欢
整本书名著微课
《论语》整本书阅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