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教学中干湿并用法的实践与探究

2020-09-02 06:53母小玲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纸面月季花画法

母小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学校的月季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的一幅月季花,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欣赏用不同画种画的月季花

出示油画月季、国画月季、水彩月季。通过让学生欣赏同一题材不同画种的月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师示范作画步骤过程

(1)将水彩纸裱在画板上。先在纸的正反面都刷一遍水,目的是让纸吃水饱和膨胀,然后用水胶带把纸的四边粘在画板上,干后即可作画。(为节省时间,可让学生在课前把纸裱好,或用市售的水彩本作画。)

要点:裱纸的目的是使纸张在作画的过程中保持平整,保证湿画晕染的效果。如果不裱纸就画,就会导致画面凹凸不平,颜色不匀,水渍满篇,最终失败,所以此步不可省。

(2)在水彩纸上用2b鉛笔起稿。注意月季花的造型结构、外轮廓及每片花瓣的穿插关系,要注意疏密有序,有前后空间关系。

要点:一是铅笔起稿时要画得轻一点。二是起稿时一定要把形画准。因为水彩颜色覆盖性不强,如果上色后发现形不准,就很难再修改。三是稿子要起得细致一些。高光的位置、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都应尽量交代清楚,上色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乱。

(3)用湿画法画背景和远处的叶子。用清水把背景部分的纸面刷湿,趁湿画出背景深色,月季花是偏暖粉玫瑰色,为了衬托出主体月季花浅粉色的娇艳,背景色要加偏深一些的蓝绿色。在画背景时不能都画成一个颜色、一样的深浅,缺乏明度冷暖变化,不利于空间远近虚实关系层次节奏的表现。

要点:画面精细的部分要先用留白液留出,以方便大面积染色。湿画法的难点是水分多少的控制,绘画时注意按照颜色先浅后深、水分先湿后干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此处先趁湿大面积铺浅一些的蓝绿色,再调深一些的蓝绿色趁湿衔接,让两个同类色过渡自然,在颜色纸张快干时调偏黑一些的蓝绿色画在月季花的周围背光处,以深配浅的明度对比衬托出浅粉色娇艳的月季花。

(4)用干湿结合的画法画叶子和枝干。用湿画法画远处的叶子,用干画法画近处的叶子,近处叶子颜色用鲜艳的浅黄绿色、粉绿色,与远处颜色较深的叶子形成明度和纯度对比。

要点:因为纸面湿度不同,颜色渗化程度不同。干湿结合画法的关键是根据纸面从湿到干的变化过程,画不同的物体,达到不同的虚实效果。此时远处的叶子已经和背景一起用湿画法染过一遍底色了,等底色水分干一些,纸面没有浮水时,用深一点的颜色染出叶子的大形,此时渗化不会太强,利于保持叶子的形体。等水分再干一点,但还没完全干透时勾上叶脉,此时只会少量渗化,既能保持线条也不会太生硬。近处叶子完全用干画法直接在干燥的纸面上染色,颜色不会渗化,便于刻画细节,近处叶子实,远处叶子虚,形成虚实对比的效果。

(5)用趁湿衔接法画月季花,完成示范。先用留白液把花瓣的高光部分涂盖住,用大红色加水调成浅红色,涂在花瓣浅色部分,再调稍微深一些的红色趁湿衔接浅红色,然后再调一些玫瑰红趁湿自然衔接,让几种不同色彩自然过渡,由浅到深,注意用颜色表现出月季花的体积感和受光的光影变化。

要点:趁湿衔接法的特点是纸面不提前刷水保持干燥,但颜色要趁湿连续衔接,这样既利于保持物体的外形不会渗化变形,内部颜色又能自然渗化,达到干湿结合,充分发挥两种画法优点的效果。

(三)学生临摹练习用水彩画月季花,教师巡视指导

要点:现场指导很重要。当学生某一部分不会画或画得不成功时,教师现场分析原因或示范几笔,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就会令学生茅塞顿开,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指导时还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水平较好的学生经过指导可以画出优秀的作品,给大家提供示范样板,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增强学习信心,防止掉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四)学生作业点评

要点:教师要寻找学生作业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点评。通过点评,使学生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就能逐渐掌握干湿画法的要点,使水彩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单位  西安市长庆未央湖学校

猜你喜欢
纸面月季花画法
鳄鱼的画法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瓜里绘客厅
悬浮字
月季花开
跳出纸面
月季花
月季花
月季花
多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