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心理辅导员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扶贫研究

2020-09-02 06:53李兹良
社会与公益 2020年3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贫困生

李兹良

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领域中具备专家化能力特征的高级辅导员可以定义为高级心理辅导员。高级心理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为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对高校扶贫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级心理辅导员通过心理讲座促使贫困生成为团体成长志愿者,形成以高级心理辅导员为中心的贫困生辅导团体,通过开展主题多样、形式多样的贫困生团体辅导课程等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可以对高校贫困生起到“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级心理辅导员;贫困生;心理扶贫;团体辅导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统称为贫困生。高校贫困生贫困问题的本质在于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观念、贫困心理和贫困思想。程肇基认为,贫困人群心理贫困表现为相对剥夺感较为强烈、人生目标感比较模糊、生活认知感普遍消极。随着政府对贫困生物质资助资源的大力投入,高校已经形成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的物质资助形式,但针对贫困生群体贫困觀念、贫困心理以及贫困思想的心理帮扶相对缺乏。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级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方法对贫困生群体开展以“扶志”与“扶智”为宗旨的心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高级心理辅导员与团体辅导的概念界定

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团体辅导具有群体复杂性与技术专业性的特点,而以“扶志”与“扶智”为宗旨的心理扶贫具有效果隐性与时间周期性的特点,以上特点决定了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扶贫依赖于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级专家化人才开展。

“高级辅导员”这一概念始自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高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中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能力方面,高级辅导员应是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能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能够为高校辅导员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我们可以将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领域中具备以上专家化能力特征的高级辅导员称之为高级心理辅导员。高级心理辅导员的以上特征决定了高级心理辅导员可以运用团队辅导的方法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收到“扶志”与“扶智”的积极效果。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又称为团体心理辅导,于20世纪90年代传人中国。“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团体辅导可以分为成长性团体辅导和治疗性团体,具有适用面广、形式多样、吸引性强、收效良好的特点。运用团体辅导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对高校扶贫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级心理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进行贫困生心理扶贫的意义

第一,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是高级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辅导员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期,同时处于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高考前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使得大学生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青年期的恋爱与成长烦恼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不同的文化学习环境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适与困惑,高校贫困生遭受上述问题的同时更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和心理的多重压力,高级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是其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职责。

第二,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是高级心理辅导员工作能力的体现与升华。高级心理辅导员有着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知识以及丰富的心理工作经验,在多年对贫困生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过程中,具备了对贫困生群体进行问题总结、咨询与治疗的能力。高级心理辅导员在此基础上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既可以展现高级辅导员区别于初级、中级辅导员的能力,也是高级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高级辅导员运用团体辅导进行心理扶贫可以在贫困生群体中起到团队成长、助人自助的良好效果。团体辅导必须针对两个以上的学生群体开展,本身具有团队学习与团队成长的优势。以高级辅导员心理扶贫为中心的团体辅导,既可以体现高级心理辅导员运用专业知识解答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指导性与专业性,也可以促使贫困生群体通过团队交流、团体游戏等方式进行自我帮助,对大学生群体的团队成长与助人自助具有积极意义。

三、高级心理辅导员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的方法

(一)通过心理讲座促使贫困生成为团体成长志愿者

心理讲座是高级心理辅导员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的第一关。高级心理辅导员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和心理工作经验,具备开展高质量心理讲座的能力。高级心理辅导员对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讲座需要以贫困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主题,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融为一体,促发贫困生的心理需求、启迪贫困生的心灵,吸引贫困生对自身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成长的关注与重视。高级心理辅导员应以高质量的心理讲座为突破口,每个学期开展1至2次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解贫困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易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等内容,吸引贫困生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在开展心理讲座的过程中,介绍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优势,促使贫困生通过自愿加入的方式成为贫困生团体成长志愿者。

(二)形成以高级心理辅导员为中心的贫困生辅导团体

心理咨询工作具有保密性的原则,团体辅导的群体性决定了保密原则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群体范围之内,这需要高级辅导员在建立贫困生团体辅导之初进行保密原则的组织与把控。心理工作也具有自愿性的原则,即心理咨询求助者的求助必须处于完全的自愿,既可自愿前来也可自愿离去。贫困生心理辅导团体组建的前提是贫困生能够自愿加入,而贫困生自愿加入的前提是对高级心理辅导员充分信任,因此,贫困生团体辅导队伍的组建依赖于高级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保密原则与自愿原则决定了贫困生辅导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与吸引力,需要一个具备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团队进行宣传、掌控和引导,因而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扶贫需要形成以高级心理辅导员为管理和服务中心的贫困生辅导团体。首先,高级心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应积极关注与处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其次,对心理问题学生与贫困生进行谈话教育与帮扶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高级心理辅导员主动针对贫困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得自身的本职工作更加高效;再次,高校应鼓励支持高级心理辅导员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并给予相应的场地与政策支持。

(三)开展主题多样、形式多样的贫困生团体辅导课程

高级心理辅导员创设特殊的游戏或讨论情境,开展主题多样、形式多样的贫困生团体辅导课程,可以营造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团体心理辅导氛围,增进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在主题设置上,可以针对贫困生群体问题,设立母婴依恋关系、自我同一性形成、父母教养方式、恋爱与性、挫折与成长等不同的团体辅导主题。在形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结构式团体辅导、沙盘—绘画团体辅导、叙事取向团体辅导、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等不同的团体辅导员方法。多主题、多方法的贫困生团体辅导课程可以极大提升高级心理辅导员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的效果。

四、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从而实现改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运用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法支持高级心理辅导员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心理扶贫,既体现了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高级辅导员专业的工作素养与高超的工作水准,又是高校将心理工作与资助工作相结合的精准发力点,妥善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起到“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