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背景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新思路

2020-09-02 14:46陈琳琳刘常飞
传媒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

陈琳琳 刘常飞

摘 要: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地方的文化记忆,是振兴乡村的基础之一。受到地域及物质、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一直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短板。在目前文化扶贫的背景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重视,同时,移动互联时代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对此,本文分析了当下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并对移动互联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新思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文化扶贫;乡村非遗文化;移动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4-0-02

《“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大文化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 “扶智”作用,同时要提升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乡村非遗文化保护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现阶段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越来越困难。在移动互联时代下,针对非遗文化传承困境,则可以发挥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优势,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拓展非遗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创新非遗文化的交流形式,有效的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一、移动互联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

(一)传播意识淡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缺乏

乡村非遗文化的特点是个人化、分散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较难,传播意识淡薄。如伞头秧歌文化,这种只在晋陕冀等部分地区流传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使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放光芒。但是只有少数人掌握这种技艺,而且都是师传帮带,也没有对外传播的动力,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类似伞头文化这种非遗文化,其形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和社会文化(宗教、祭祀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受制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是非遗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乡村非遗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必须引起重视。

(二)传播载体单一化

乡村非遗文化是依托人而存在的,主要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手段。由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一般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受教育情况普遍偏低。另外,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文化水平偏低,很难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

(三)传播及传承人才匮乏

传播人才匮乏,是乡村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一些非遗文化项目仍然以手工操作为生产方式,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工成本,导致获得的利益不够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传承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人才稀缺,进而造成非遗文化深陷传播困境。

二、移动互联时代乡村非遗文化传播的三个维度

(一)组织传播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各级政府机关、高校、科研所等都纷纷开设网络通道,采用专版报道、在线交流、采访非遗文化传承人等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渐的成立了非遗工作部门,其中科研所、高校等出现了很多研究非遗文化的学者,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文化传播路径。

(二)大众传播

在非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大众传播作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对于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思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一些民族地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宣传非遗文化,如举办民族文化活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高端学术论坛等,推动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播,增强当地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其次,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重视,全国各民族地区对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调查,如口头文学、手工技艺、民间艺术等传承人,并将其进行重点保护,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

(三)网络传播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网络平台逐渐的成为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平台,而对于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报道形式多种多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能够在各种社交软件上搜索非遗文化信息,了解民族精神。例如,我国非遗文化“牛郎织女传说”,根据搜狗搜索显示,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报道消息有29540条,内容涉及到来历、传说、诗句、节日,祝福语等多种内容形式。

三、移动互联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新思路

乡村非遗文化只有在政府的参与保护和大力支持下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提高素质,对外传播。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建立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整合网络资源、打造非遗品牌等途径增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

(一)建立乡村非遗文化传播平台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能够使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的接收和搜索信息,这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阵地和途径。因此,必须充分的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借助网络媒体建立非遗文化传播平台,通过聚合效应将非遗文化传承人和保护人在网络平台上联系到一起,在这个平台里,人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非遗文化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发布到社交群中,在交流的过程中,将非遗文化分享给更多的人,增强非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二)创新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方式

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网络媒体纷纷涌现,各种形式的网络交流活动越来越多。网络服务经济模式随之诞生,在此情况下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在服务经济模式下,乡村非遗文化必须实现传播方式的创新,增强传播的服务性,借助文化服务引发消费者的精神共鸣,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拓展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众,提升非遗文化的服务价值。

类似伞头秧歌文化这种非遗文化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實现对外传播,提升文化的影响力。目前,很多主流媒体也纷纷和地方携手,开设网络直播,宣传乡村的非遗文化和土特产,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实现。

(三)整合网络非遗文化资源

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媒体的涌现,信息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随着信息的无限重复和交叉传播,既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促使网络空间充斥着纷杂的信息,在当今时代,对于信息的整理利用已经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如此。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多种形态,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模式,而是“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如网络上的信息不仅通过新闻网站实现传播,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进行传播和互动,不仅信息传递的速度变快,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强,还极大的增强了信息的互动性。因此,在移动互联时代,必须发挥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对网络上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拓展传播渠道,增强非遗文化传播的时效性。

(四)打造乡村非遗文化品牌

若想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则需要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进而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因此,非遗文化传播者以及相关的文化机构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立足非遗文化资源,将一些传统的元素融入到非遗文化品牌产品中,使非遗文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勾起特定人群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记忆,通过非遗文化品牌将受众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扩大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增强非遗文化传播的时效性。还可以通过非遗文化品牌创造的品牌效应和自身价值,结合当地的非遗文化优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支撑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结束语

在乡村非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存在传承人老龄化、传承内容缺乏新意、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则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借助新媒体技术对非遗文化传播手段、方式进行创新,开辟新的传播思路,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加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保护非遗文化健康发展,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雅,王平.媒体融合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广路径[J].中国出版,2020(06):37-39.

[2]杨明委,张朝富.“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探析[J].当代图书馆,2019(04):19-21.

[3]施洁芳,薛小令.数字媒体时代下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培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8(07):5-6.

[4]崔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适应及其文化生态建设——以伞头秧歌为例[J].西部学刊,2019(02):119-120.

作者简介:陈琳琳,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采写业务、舆论引导、媒体融合。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項目“太行山东麓地区民间伞头艺人文化研究”(项目编号:HB19WH13)。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
重视文化扶贫,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面向文化精准扶贫的措施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探讨
高校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县域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路径探析
高校图书馆农村文化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贫困县图书馆发展刍议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