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方工人报维权报道“度”的把握

2020-09-02 14:46毛静
传媒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维权工人工会

摘 要:地方工人报如何搞好维权报道,特别是维权报道的分寸把握,一直是摆在所有从业人员的一道难题。本文以《陕西工人报》20年来的维权报道实务为例,分析地方工人报的维权报道的分寸把控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工人报;维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4-0-0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① “中国工会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维护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②作为新中国最早颁布实施的法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之后多次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无不把工会在维护职工会员的具体合法利益,作为工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作为省市工会机关报的各级地方工人报,在努力传达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理所当然地将工会维权报道作为自己的办报宗旨。事实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来,全国各省市以及自治区25家工会报刊中的绝大多数,正是高擎维权报道旗幟,才找准了自己的立足点和报纸特色,从而在波诡云谲的纸媒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读者群,在纸媒纷纷下跌中实现了逆势上扬。③

作为地方工人报——陕西工人报的一位从业人员,经过20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地方工人报,特别是要做好地方工人报的维权报道,除了积极学习党和国家政策,吃准“上头”,还应倾听职工呼声,了解“下头”,真正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真正做到为职工服务。在具体操作中,更应把握好维权报道的几个“度”,也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稳妥把握好批评和表扬之间的平衡关系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地方工人报和所有主流媒体一样,任何时候都必须秉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时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在报道中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影响社会稳定和造成企业动荡。所以在操作中除了严控批评报道的数量,努力提高质量,更要克服把维权报道完全等同于就是单纯的批评报道的误区。

笔者以为,维权报道首先应该是维权经验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建立20多年后的今天,现实毕竟是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绝大多数都是遵纪守法的,特别是层层建立的中国特色的党委会、工会以及职代会制度,政府部门日益完善的劳动法规和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面对企业的维权新经验、新方式,如果我们媒体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

因此,作为地方工人报在维权报道方面就要因势利导,将维权经验作为主导内容,通过挖掘企业党政工齐心协力抓经营,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履行社会义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典型经验介绍为主,对个别企业漠视职工利益侵害职工劳动权益经济利益等问题的批评报道为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职工权益保障,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健康顺利发展。

过去相当长一个阶段,我们报社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应工会的权益保障部,也成立了维权新闻部,大力传播党和国家相关劳动法规和保障政策,大力曝光了一批侵权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应,不少职工通过报道讨回了公道,还给报社送来上百面锦旗。但久而久之负面效应也日益彰显,许多为批评而批评的报道,造成对立情绪,报社陷入多起官司,耗费了人力和财力。

后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方向,如今基层维权经验占了大多数版面,大量鲜活生动的基层维权经验有力地指导了工作,也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支持,许多企业将报道的经验加以推广学习,将许多侵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就堵住了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事实上,维权报道以介绍发掘企业和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报道,不但符合职工利益总体得到有效维护的客观真实,更大大拓宽了地方工人报的报道内容。

二、认真体会维权报道的实质,避免片面性和狭隘化

维权报道长期以来被简单地理解为维护职工的权益的批评报道,容易造成媒体和企业的对立。我们在实践中也曾经犯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将职工个别诉求绝对化,貌似维护了职工的具体利益,由于操作失当,往往在实际中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

后来我们认识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和职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并不存在单纯的个人利益。只有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通盘考量,一切从社会效益出发,一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一切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扩大维权报道的内涵和外延,确立了“企业权益,工会权益,职工权益,共同维护”的报道总基调,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报道面狭窄,线索缺少问题,更提高了企业和工会对媒体的认可度,最大限度维护了大多数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的维权报道因此受到了包括企业工会和职工的共同拥护,过去那种报道一个事件得罪一家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问题再也没有发生。甚至不少企业和基层单位纷纷主动给报社提供正面维权线索,读者的认同感也加强了,报道也生动活泼,编辑部的稿源也增加了,特别可喜的是在全国纸媒一路走低的情况下,我们报纸却逆势起飞,发行量每年以上万的订数上升。

三、注意批评报道的时机和分寸问题

维权报道绕不开批评,但批评的时机和角度却很有讲究。地方工人报和国内一切媒体一样,我们的批评动机只能是出于善意的“补天”,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是为了企业健康发展,不是泄私愤图报复要把企业搞垮,而是“唤起疗救的希望”,帮助被批评者改正错误,这就要求对于严重损害企业工会职工利益的事件,要认真把握,数量要少,质量严格把控,更要注意时机和角度,还要分析是个案还是一贯侵权,更要注意报道后是否会导致“次生灾害发生”。绝对防止为批评而批评,不能因一篇报道“关掉一个厂子,失业一批职工”。

在我们的维权报道中,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记者在一次回家的火车上,在列车餐车上用餐,发现餐车有一两只苍蝇在飞,回来之后就以此为内容写了批评这个餐车卫生差的稿件。就是这一篇小小的稿件见报后,导致了这个餐车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下岗”。

此问题发生后,我们也经过了认真的反思,对于维权报道,我们不能“有闻必录”,不能有问题就简单一报了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定要经过慎重思考、权衡,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把握好尺度和分寸。经过及时对记者编辑的引导学习后,思路的转变使得报道质量更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读者的认可度也更高了。

曾经有农民工反映一家央企下属分公司拖欠他们工资问题,事情属实,但经了解又事出有因。我们与其上级集团公司沟通,他们马上督查落实,我们又不断督促。问题解决后当事人送来锦旗,我们依然没有为自我表扬而发稿。因为该企业一直注意维护职工利益,如果我们发稿,就会影响他们的中标资质,甚至被逐出本地市场,危及上万名职工的生存和工作。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相反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一贯侵犯职工利益,蔑视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单位和领导则“该出手时就出手”,力争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内参和公开报道,形成浩荡声势,达到“杀一儆百”的教育意义。

四、处理好积极准确和慎重认真的关系

地方工人报由于缺少地方党报的政治资源,又没有都市报的广泛覆盖面。在实践中加之新闻法规的不完善,加之新闻官司的阴影,许多地方工人报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维权批评高挂免战牌。

但笔者以为大可不必如此。我们的经验是“打铁先得自身硬”,从提高自身素质抓起,认真教育记者学习工会知识以及劳动法规,培养既懂新闻知识,又是“工会政策和劳动问题专家”的复合型编采队伍;处理好積极准确和慎重认真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出于公心,严格采访审批,把握角度,核实事实,不说过头话,不说风凉话,同时备足“弹药” “避重就轻”,得理饶人,与人为善。“战之必胜”,达到解决问题,教育当事人,惊醒同类,绝不搞“烂尾工程”,事实证明“宁要少些,但要好些”的结果,也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几年报纸报道的问题都得到妥善和完满解决,没有引起一起新闻官司。

事实证明,近年来我们如此作为,批评稿件刊发后,职工叫好,被批评者心悦诚服,甚至报道促使问题解决后,还赢得了被批评者的理解和称赞。

地方工人报的维权报道是一门学问,“运乎之妙,存乎一心”。只要大家认真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经验,必将促进地方工人报在激烈的纸媒竞争中,赢得市场和读者。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

②中国工会章程.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

③工会报刊研究.北京全国总工会宣教部,2018(12).

作者简介:毛静,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编辑。研究方向:纸媒的维权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维权工人工会
油田工人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维权诉讼知多少
酒厂工人
3·15 维权特别活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