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桂林市语言景观建设研究

2020-09-03 07:49
长江丛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标牌桂林市景观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中国融贯西南、华南、中南最便捷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东盟自由贸易区门户城市、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2017年桂林入境旅游目的地全国第四,仅次于京沪镐(西安)。至今,桂林接待过国外元首与政要近200位。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语言景观的相关研究

(一)语言景观的概念

语言景观( linguistic landscape)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概念最早由Landry &Bourhis(1997)[1]提出,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这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最为经典、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其他学者给语言景观做出界定。例如,I- tagi&Singh提到,语言景观指的是“公共领域中可见的书写形式语言的应用”;Ben-Rafael et al.(2006)把语言景观定义为“标识公共空间的语言物件”[2],Ben-Rafael又提出语言景观指的是“公共空间的象征性建构 (symbolic construction)”。而Jaworski & Thurlow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将其定义为“语言、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利用符号资源所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3],这是我们所见的对语言景观最宽泛而深刻的定义。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语言景观的核心背景是“公共空间”。

(二)语言景观的功能

语言景观本身可以发挥两种功能: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指的是语言景观可以提供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某个语言群体的地理边界和构成以及该社区内使用语言的特点。这是语言景观最基本的功能。象征功能指的是语言景观能映射语言权势与社会身份和地位。

(三)语言景观语料的分类

语言景观研究通常区分两类标牌:(1)官方标牌,即政府设立的具有官方性质的标牌,如路牌、街名、建筑名等,在文献中也常称作自上而下的标牌(top-down signs)。由于这类标牌的设立者一般是执行当地或中央政策的机构,因此标牌语言代表的是政府的立场和行为。(2)私人标牌,即私人或企业所设立的用作商业或信息介绍的标牌,如店名、广告牌、海报等[4],在文献中也称作自下而上的标牌(bottom-up signs)或非官方标牌等。由于私人标牌所受条规限制相对较少,语言使用较为自由,因而更能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语言构成情况。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其他分类方式。如,Spolsky&Cooper( 1991)指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语言标牌可按三种标准进行归类:(1)根据标牌的功能和使用分类,如街牌、广告牌、警示牌等;(2)根据标牌的制成材料或物质形式分类,如金属、陶瓷、木料等;(3)根据标牌上使用的语言及其数量分类,如单语标牌、双语标牌、多语标牌等[5]。

三、数据采集及分析

为了考察和透视桂林市语言景观建设的现状,笔者选取桂林市内典型的旅游景区进行现场取料调研,调查了桂林市的中山路各路段、桂林园博园、象山景区、七星公园、东西巷和阳朔县等多个桂林市的重要景点和街道,以现场拍摄的方式采集了大量中英文对照及多语标牌的公共标示语。调查共收集语言景观照片85张。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中考察桂林市标牌公示语的语言使用问题、规范问题、美学美观问题。

四、语言景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景观现状

本次调查中,标牌共计85张,其中包括景区标识牌、路牌、旅游导览牌、提示性标牌等。

从语言政策执行现状来看,所有的标牌均使用了规范汉字,没有使用异体字或繁体字,符合相关语言法规的要求,从语言标牌使用的语言种类来看,不同类型的标牌情况有所不同。见表1。

通过表1可知,以上所提到的桂林市重要景点及街道的语言景观所涉及的语种主要有汉语、英语、韩语、日语,法语;语言景观的表述形式涉及汉语、汉语拼音、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图形、英文首字母缩写,数字、箭头等的单一运用以及组合运用。同时我们也容易发现,收集到的标牌语言种类中中文占绝对主导地位,使用比例为100%。多语标牌以中英双语标牌为主,以中英法韩日为辅。对此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标牌中语言种类的分布是语言政策的体现,其中中文语种占据主导地位是相关语言文字政策的要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政府部门作为标牌的设立者,是语言政策的执行者[6]。其次,大量使用中英双语标牌是基于当今是全球化的趋势,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全球通用的外语,对于来桂林游玩的大多数的境外游客而言,能较好地为游客们提供语言服务。

对搜集到的标牌进行分类,根据标牌上使用的语言数量,将标牌分为三类,单语标牌、双语标牌和多语标牌。具体语言使用类型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中英文双语的标牌有49个,占总数的57.7%,在外语选择上选了作为全球强势语言的英语。同时也从表中观察出,多语使用上比例占比较小,语言景观呈现出的多语现象不明显,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

(二)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获得的桂林市的语料库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了桂林市的语言景观仍然存在一些语言不规范的问题。

表1 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状况

表2 标牌语言种类

1、书写错误

(1)同一标牌英文书写间隔不统一

如:七星景区SevenStar ScenicArea,漓江景区LiRiverScenic Area,蟠桃路Pantao Rd,PantaoRd

(2)同一景区标牌中英文首字母大小写不统一

如:观景台viewing platform,休息区Rest Area;甚至中英文字体大小一致,如:卫生间Toilet,免费参观FREE VISIT。应急疏散出口:Emergency exit。禁止游泳No swimming。可回收物Recy Clable waste。如图1所示。

(3)拼写错误

如,外语实验中学YAI YU SHI YAN ZHONG XUE,风鸣农贸市场Fengming Agricultural Marke。

2、翻译错误

(1)标牌中同一中文所对应的英文译语不统一

如:观景台viewing platform,sights-eeing stand。卫生间toilet,restrooms。普贤塔samantabadra tower,samantabhadra pagoda。路的翻译有:Rd,lu,road,如:桂花路GUI HUA LU,Guihua Road。尚智巷SHANGZHI XIANG,东西巷East West Street,东巷East Lane。

(2)译文不当

如:西街民居旅馆一条街;HOtel a streetof Local Style Dwelliny Houses in the West street。

3、美学美观问题

(1)标牌陈旧、破烂,字体难以辨认,导致视觉上的疲劳以及理解上的困难。

(2)标牌底色与字体颜色搭配不当,难以辨识字体

(3)标牌设计缺乏美感,如中山南路路段普遍采用材质为不锈钢加铁,底色为蓝色,字体为白色且只有中文和拼音的标牌。

(4)标牌与景区及相应地区的环境融合度较差。

4、规范问题

语言文字种类与排序不统一,如:中文占据主要地位而英文的排列在不同的标牌中序列混乱,对于左右标牌而言,中文在左,右边从上到下依次为法语、韩语、日语、英语,对于上下标牌中依次为中文、英语、法语,从中看出这也是缺乏语言景观规划的具体体现。

5、语言使用单一

(1)旧的路段牌始终保留着汉字加拼音的表达,如中山中路ZHONGSHAN ZHONGLU,中山南路ZHONGSHAN NANLU,雉山路ZHISHANLU等

(2)从标牌语用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发现,语料库中用以表现禁止和劝导的公共标示语标牌都是汉英对照的双语标牌,并没有其他语言的翻译。

基于以上桂林市的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其与湖南长沙市,广西防城港市下的东兴进行比较,观察得出以下两点区别,第一,长沙市与东兴两地语言景观语言种类较为统一且字体清晰醒目、语序排列整齐,其中长沙市的岳麓山,橘子洲头语言种类有中文、英文、中文繁体字、韩语。东兴市的语言种类有中文、英语、法语。第二,景区标牌所用的木材颜色根据景区的自然环境决定,如长沙市的橘子洲头而言,其标牌颜色为白色底,如此设计的景区标牌更能与景区的橘子洲头自然景色相衬托。而东兴的标牌颜色则为棕色,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五、对策建议针对上述桂林市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针对书写错误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城市语言景观监察治理体系,加强执法巡查力度,配备多语人才,综合多部门齐抓共管,统一城市语言标牌的标准。

(2)针对翻译错误等问题,应提高标牌公示语的翻译质量,通过制订统一的翻译标准,为公示语的翻译添加指引,对于路标、交通指示牌以及景区专有名词等涉及城市形象的语言文字宜规范、统一,才能避免因翻译问题而出现文化扭曲与误读的局面,才能更好的打造桂林市国际旅游胜地的亮丽名片。

(3)针对美学美观问题,相关部门要对标牌的形状进行多样化设计、及时更新标牌,对材质设计进行改善,同时应注意增添历史韵味和文化韵味,突显城市的地域特色,如此才能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有利于境外的游客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

(4)针对规范性问题,应实施统一制作,专家指导。语言景观是特殊的文本,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本,具有宣传作用。相关部门应与外语综合性较强的院校合作,对翻译人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知识,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5)针对语言使用单一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严格规范标识语中双多语译语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突显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为来桂游玩的游客提供语言服务。

(6)传承桂林市壮语文化。语言景观建设缺失壮文,语言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的软实力,语言景观建设的不完善将不利于传播中华文化,亦容易让外国游客对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产生误解,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在语言景观的建设上应当体现出当地文化特色,有助于传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当地景色增添魅力,吸引外国游客;

六、结语

语言景观不仅具备能见度和显著程度两个特征,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更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调研桂林市的现存语料,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得出桂林市语言景观仍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书写拼写错误,规范性不足,美观欠缺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改善桂林市的语言景观,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方便,提高城市形象建设,增添城市魅力。对桂林市现存的语言景观问题加以解决,有助于从语言景观的维度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形象;建设多语语言景观,吸引不同国籍游客,服务不同国籍游客;打造匹配与甲天下山水景观的国际语言景观环境,增加城市魅力,进一步推动桂林的国际化进程,在紧跟国际化的潮流下,展现桂林本地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国际化和本地文化的特点有机结合和和谐共生,将桂林市的景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给世界。

猜你喜欢
标牌桂林市景观
六点一百分
杧果布丁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暑假打工记
打工记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打工记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标牌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