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新势力 上市前它们都经历了什么?

2020-09-03 02:21李文慧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程式小鹏势力

李文慧

光鲜华丽外表的背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委屈与辛酸,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继蔚来汽车上市之后,7月30日,理想汽车也顺利在美国挂牌上市,随后小鹏汽车也于8月8日向SEC提交IPO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新势力汽车接二连三出圈,引起一众吃瓜群众热议,但在此之前,新势力的口碑并不太好。

“每一步都踩在坑里的人”

在美国上市之前,理想汽车这种新势力汽车很多时候会被贴上了骗补、PPT造车的恶名,并不被人看好。尤其是对于理想汽车而言,经历不可不谓之曲折、艰辛,“掌门人”李想甚至被媒体戏称为“每一步都踩在政策巨坑里的人”。

2015年6月,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明确了“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这一类主体投资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鼓励更多的业外资本和社会资源进入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虽然两年间至少有15家企业获得了生产资质,但理想汽车还是没有搭上这班政策红利列车,于是在2018年年末,理想汽车的前身“车和家”只能通过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生产资质,进入汽车行业,也就是从那时,理想汽车算是正式加入了“新势力汽车”的行列。

除了一开始的汽车生产就遇挫,理想汽车的产品路线也在频繁发生变数。

起初是在2018年,由于国家对低速电动车的政策迟迟未出台,“车和家”不得不放弃低速电动车SEV项目,转而专心于增程式电动车。而在不久后,更名后的理想汽车又不得不放弃“增程式电动车”这一概念。

今年4月30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五一”前一天的春季媒体发布会上宣布,未来不再强调理想ONE是“增程式电动车”概念,从现在开始,理想ONE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他表示:“这样对用户,对我们,对媒体都好。”

这种“大宝”广告语般的宣告,更多的是透露出理想汽车的无奈和妥协。“增程式”这种小众概念,并不能像纯电、插混那样被更多人接受,当同类产品出现,注定会让网友发出疑問:理想的增程式意义在哪儿?

为自己鸣不平的“掌门人”

前几日,李想因为公开为自己鸣不平而“火”了。6月北京、上海、深圳的汽车销量都让特斯拉 Model 3碾压了,在一个业内微信群里,李想就感慨,明明续航、智能、性价比这三样自己都赢了,但还是输给了特斯拉445公里续航的车,特斯拉“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有那么光鲜”。

关于“赢的初级”的原因,网传的一张李想朋友圈截图,解释了一切,他说:“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会严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充电站,蔚来自建换电站和充电体系对销量的促进……能够稳定的解决最最基本的充电体验,是销量的核心基础。”

对于这些说法,很多网友似乎并不买账。有网友说,李想是眼红口嗨、炒作营销,有网友说,喜欢特斯拉是因为它的品牌好、影响力大,还有网友直言,就是单纯觉得很多电动车不太好。

不知道看到网友评论的李想是不是有苦说不出呢?如同李想早期火出圈的那张截图里,他说的那样:“理想汽车超过3200人的团队,只有两个VP,连高级总监都寥寥无几。行政要求出差经济舱都必须买折扣最低的,经济酒店都要两个同性在一起住,理想ONE的上市发布会用了不到200万拿到上万的订单……”

和理想汽车经历类似的,还有被贴上“烧钱”标签的蔚来汽车,两年多时间亏损近60亿元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CEO李斌也在访谈中称“蔚来没有得到尊重”。

但好在,即使过程一波三折,这些新势力汽车依旧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去年11月,理想汽车的第一辆车型 Li ONE已经量产,截至今年6月30日,已交付超1万辆。蔚来作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拥有三款车型ES8、ES6、EC6。小鹏汽车也已有两款自主设计的纯电动车型,分别是2018年12月上市的智能SUV G3以及今年4月上市的智能轿跑P7。

理想、蔚来、小鹏相继在股市的作为,让业内人士议论不已。有人称之为“三足鼎立”,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转折;有人称,受疫情影响,车市迎来“寒冬”,这三家新势力汽车公司的未来并不明朗;还有人称,随着市场饱和,各项法规加严,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优胜劣汰是行业规律,不必惊讶。

无论业内怎么评价,无论未来如何,为自己鸣不平的李想也知道,“这么难的行业,必须训练一个从18层地狱为起点往上爬的创业企业,熬出地面才有更强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程式小鹏势力
2022 小鹏汽车危机四伏
UP!00后新势力
小鹏P5
小鹏P7
小鹏汽车与蔚来NIO Power达成充电合作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楚汉争霸
冬日“水润”新势力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