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提升数学活动课程质量探索分析

2020-09-03 04:31王金青丁少兵陈焕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目标课程

王金青 丁少兵 陈焕伟

摘要:数学活动课程是一种融合课程,它既可以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入大量活动,也可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融入学科内容。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材,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

关键字:高中提升数学活动课程质量探索

在课程目标和编制原理上,数学课程是以传授分化的知识体系,即数学学科的系统知识为目标,它主要依据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关注本学科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活动纳入系统学科的轨道。而数学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使学生获得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发展。因此,在编制原现上,数学活动课程不以单一的数学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数学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强调知识之间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能力的培养。

一、概述

数学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数学学科内容为教学的基本依据,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课程形态。

二、课程目标

数学活动课程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布卢姆目标分类方法研究数学活动课程的目标。根据数学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数学活动课程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情感(包括态度、意志、动机)和能力目标。

(1)情意目标。数学活动课程注重4方面情意目标的发展。第一,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第二,参与。主动介入,积极承担责任。第三,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第四,发展。发展意识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长远利益的意识,无论对民族、国家,还是对个体,都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意识在活动中容易形成。

(2)能力目标。当前学校数学课程建设所关注的种种能力取向都应该是数学活动课程能力目标所应该关注的对象,诸如,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测能力;社会交际活动的能力;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我们应该尤其强调以下5方面能力。

1、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应从小培养。没有研究意识,缺乏研究能力,就不可能自觉地发现问题,探究变革措施,改变生存的处境。有研究能力,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的状态下从事学习和工作,不囿于惟一结论,不断创新。数学活动课程的实施常常需要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渐进增长。

2、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活动围绕主题进行,其中问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等,均有助于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3、人际交往能力。数学活动课程强调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机会比较多,交际能力易于养成。

4、动手操作能力。操作是活动的构成要素,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容易养成。

5、管理能力。活动的完成,并非一人之功,凡两人以上都会涉及组织和管理问题,怎样协调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人事关系,怎样调动每个人活动的积极性,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活动机会愈多,活动水平愈高,活动内容愈丰富,此种经验愈丰富,管理能力终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3)知识目标。数学活动课程并非不注重知识目标,但它尤其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和广博性。学科课程重在专门性知识,按一定逻辑顺序将知识分门别类,数学活动课程淡化知识分割,以活动为中心,将知识学习融于活动的过程之中。数学活动课程主张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所体现的知识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性知识,学生不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损失,但是这些知识中有的可以说是相当陈旧的。数学活动课程所呈现的知识常常是看似“不成熟”的新知,但未必是没有价值的,尤其是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和谐、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等相关的知识,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三、数学活动课程功能

相对于单一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数学活动课程具有更显著的素质教育功能。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数学课程对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作用勿庸置疑。数学活动课程不但能保持数学课程的固有优点,还能运用活动课程的长处有效地弥补不足,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1)教学形式活动化可以调节大脑,减轻疲劳,增强兴趣,提高学习效率。(2)数学活动课程能让学生从书外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3)数学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既可让学生在活动中验证和拓展数学知识,又可以更广泛地应用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易理解和更加鞏固。

更加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活动课程通过辩论、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理想,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形成形成求知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各种情境,陶冶和深化学生情感;通过不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愉悦,磨砺意志和培养良好性格、健康心理。

数学活动课程对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突出贡献,就是将“活动”和“实践”大面积地引入教学领域,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活动促教学、的主张,用活动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去丰富、改造和完善数学教学,并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发展,拓展学生的活动时空,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和封闭性,增强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以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载体,从而为沉闷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打开改革的闸门,注入改革的清风。它不仅丰富和扩展了教学论的认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将引起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操作的一系列变革,为数学教学素质化找到了突破口和落脚点。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目标课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