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场效应构建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新平台

2020-09-03 02:16陶必芝郑洁仪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陶必芝 郑洁仪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媒体发展趋势,搭建即符合高校媒体发展需求,又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全媒体平台,融专业建设与高校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为一体。结合磁场理论,形成“4流4力”能量磁场,既为解决高校全媒体平台自身发展困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为新闻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生动的理论支撑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校全媒体;磁场效应;新闻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2

一、引言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跨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和跨文化思维的新闻传播人才。作为培养全媒体专业技术人员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意坚实基础知识的形成,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教学, 最终实现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无缝对接。

二、新闻专业群教育教学与全媒体相融合是必然趋势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从“小新闻”范式走向“大传播”范式。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和范式转换,使高校新闻传媒人才需要创新其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机制等,厘清“小新闻”与“大传播” “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 “教学设计”与“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与“连接主义”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理实结合,形成多方联动的合作关系,积极对接学研工作,培养与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其中,建设与时俱进的全媒体实践实训平台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跨媒体、跨学科,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与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紧密相连。国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基地等,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化媒介平台进行实践。我国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也重视实践操作,但是更需要让学生在商业真正的运行过程中,在不断社会实践中强化学习效果,学校应当让学生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同时,对于学校的记者站、电台、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媒体要开辟新模式,加强与学生合作,鼓励商业化运营,迎合社会的需求,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摇篮”。

调查发现,很多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其校园媒体一般由学校党委、新闻中心、团委主办或主管,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普遍联系社会媒体。一方面,在长达两三年的校园专业学习过程中,课程教学项目(单元)实训由系部或专业自行解决,造成校园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新闻专业师生其专业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应该的利用,不能从专业角度促进校园媒体发展。因媒而动、因网而兴,推进校园媒体渠道资源共享,媒介优势互补,多平台一体化发展,搭建高校新闻专业群实践新平台,解决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所急需,提高教育质量,有效提升校园新媒体的传播质量和效果,改善高校舆论生态。

三、构建新平台是高校全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媒体平台众多,校园网、校报、校刊、“两微一端”、抖音、小红书、师生自媒体等已经成为高校信息传播集散地的标配。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明确的责任主体,缺乏互联互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传播分散、受众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聚合效应,影响校园媒体工作的整体性、实效性和时效性,没有达到应有的思政教育的广泛触及。

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很多校园媒体报道以领导活动、学校新闻、高教政策、工作会议等为主,原创内容欠缺,缺乏新意亮点和服务意识,对于师生反映的诸多问题反应滞后,特别对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互动性和体验感欠佳。难以吸引师生的关注,点评和转发量少。很多校园媒体平台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大量“僵尸号”,严重影响到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同时,高校媒体管理者、运营者和从业者,很多都是从高校党政工团和学工线转型而来,一般没有专业的媒介素养,运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专业化团队的管理和运营,高校媒体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需要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以新闻传播类专业群师生作为运营和制作团队,以他们开拓性的观念、创新的理念思路,专业的制作手段方式做好做“活”高校全媒体平台,形成融校园宣传、思政教育、教学实训、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的实践平台,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散发青春的活力,增强时代感、吸引力和生动性。

四、基于磁场理论,构建高校新闻专业群实践新平台

结合磁场理论,打造全媒体实践新平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磁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具有波粒的辐射特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磁场为媒介,磁体间不用接触相互发生作用,这与高校的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和特征。同时,磁场的强弱是由能量、质量、空间的密度共同决定的,能量高的磁场就强,在能量低的地方磁场就弱;质量越大磁场越强,质量越小磁场越弱;密度越大的空间磁场越强,密度越小的空间磁场越弱。高校全媒体平台“能量磁场”作用的多少,也可以由它的能量大小(组合的媒体级别,中央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网络媒体的点击和转发量等;媒介的社会公信力等)、质量大小(媒体矩阵规模等)、密度大小(媒体信息的发布率,粉丝量的多少等)来决定。因此,磁场理论为解决高校全媒体平台自身发展困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提供生动的理论支撑和教学实践。

(一)建立全员参与的全媒体运营体制,形成“4流4力”能量磁场,构建强有力的校园舆论场

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媒体中心,成立全媒体运营管理办公室,构建相应的运营机制。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做好工作整合,建立专业的全媒体学生营运团队。

大学生成为学校全媒体“第一能量磁场”。全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校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舆情引导方面的优势,传递正能量,引导正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优秀大学生朋辈群体进行培训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

教职员工是学校全媒体“第二能量磁场”。充分发动所有教职员工,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实现过程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能量磁场产生共鸣,形成共力,构成强有力的校园正能量舆论场,打造积极的思政教育阵地。

(二)统一全媒体管理,构建“自主运营、集体监管、统一行动”的校内外教育联动全网矩阵

根据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高校全媒体发展方向和目标,统一教学部门、宣传部門和其他职能部门力量,联合成立校级全媒体中心。学校全媒体中心负责各平台的监控,对重大事情进行协调组织,新闻传播专业群具体负责平台各媒体的管理、运营、制作等,形成校内联动全网矩阵有机融合。

同时,整合全媒体教育资源,媒体聚合形成“能量磁场”合力。将各种全媒体平台整合在一起,引导平台的教育导向,监督平台的有效运营,便于学生参与和获取信息。整合政、企、事业单位资源,共同参与全媒体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在实践中进行指导和支持,打造校园全媒体“社会磁场系统”,积极开展互联互动,接力开展正能量传递。

(三)解决社会发展和学校媒体运营的“人才短板”,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学习、顶岗实习、终身学习”四位一体的教育联动全网学习矩阵

根据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人才要求,开设全媒体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多媒体技术》《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摄影》等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全媒体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互联网思维和媒体思维。

提供媒体运营实习岗位。为专业实训和有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实践实习岗位,直接参与到学校新媒体运营制作中来,一方面培养同学们的媒体经营、制作能力,提升其职业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其执行力和实践能力等,为大家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学校全媒体团队的第一梯队,为学校媒体发展提供新鲜力量和智力支持,持续为学校全媒体和专业发展注入新能量。

构建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通高校媒体之间壁垒,整合学校网站、微信、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资源,打造全校师生移动办公、工作、学习、生活、交流、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媒体入口,引入易班、慕课、学习通等管理、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平台学习、顶岗实习、终身学习”的在线学习资源,为不同的学生群体和需求提供细化服务,形成全校信息化资源聚合口,凝聚学校全媒体“能量磁场”,使校园办公、专业建设发展、教育教学实验实训、智慧校园建设等融为一体,强化学校品牌形象,增强学校凝聚力、吸引力。

(四)发挥全媒体大数据优势,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精准化

大数据技术为深入准确了解新闻专业教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受众需求带来极大便利。通过运用大数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洞悉学生对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接受程度,了解专业建设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实现教育精准化,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并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反馈进行分析研判,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有效提升专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五、结语

打造高校全媒体平台,建设专业新实践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手段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发挥师生“磁场”作用,使课程思政工作入心入脑,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使高校新闻专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N].求是.2019(06).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6/c_ 1124241424.htm.

[2]倪宁,谢天武.从两重到双跨: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04):34-36.

[3]徐纪枫.探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传媒论坛, 2020,3(10):10-11.

[4]陈亮.构建高校新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6):97-99.

[5]曲江滨,刘伟.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213-214.

[6]乔婕.融媒时代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革新路径构建[J].传媒论坛, 2018,1(13):124-125.

作者简介:陶必芝,女,苗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媒介素养。

课题项目: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pdjh2020b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