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出生48h 内和48h后对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的影响

2020-09-04 08:39
智慧健康 2020年20期
关键词:通过率筛查剖宫产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韶关 512000)

0 引言

听力损失而临床新生儿常见出生缺陷之一,听力严重障碍极易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特别是2-3 岁儿童,其无法开展正常的语言学习,同时也对儿童性格塑造及智力发育造成影响,出现注意力缺陷、语言障碍等,有些则发展成聋哑人[1]。因为正常的听力是保证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所以,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特别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半年内检查出听力损伤,及早开展相应干预方法,不管听力损伤状况如何,都可以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2]。及早发现、诊断听力障碍期间,听力筛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语言发育障碍及聋哑预防中具有一定作用[3]。传统筛查往往于新生儿出生后72 小时内进行。随着医学技术及人们理念的改变,听力筛查时间逐渐缩短[4]。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出生48 h 内及48 h 后对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7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本院接收的350 例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分为剖宫产组(n=170)和自然分娩组(180),其中,195 例男性,155 例女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胎龄超过37周;②由新生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新生儿评分在9分-10 分。排除标准:①存在听力异常家族史新生儿;②伴有耳道畸形新生儿。

1.2 方法

1.2.1 测试时间

以研究需求为依据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或者72 小时时开展首次听力筛查,具体对应时间为48 h内和48 h 外,筛查过程中,保证婴幼儿处于自然睡眠或者安静状态,所以,往往在婴儿喂奶或者沐浴后30 分钟开展。

1.2.2 环境测试

为新生儿听过专门的听力筛查环境,保证测试环境安静,噪音在45 dB 以下,为了确保检测期间无噪音及环境干扰,则需要控制双耳检查时间,使其低于10 分钟。

1.2.3 测试设备仪器

AccuScreen,通过畸变耳声发射方法筛查所选新生儿。

1.2.4 测试部位

帮助新生儿选取侧卧体位,保证其处于向上姿势,以便操作。首先,利用棉签对新生儿外耳道内残留物清除,然后对与新生儿外耳道相吻合的耳塞选取并测试。

1.3 观察指标

分析听力筛查结果。判定依据:①首次听力筛查通过:只有双耳全部通过筛查;②听力筛查不通过:单侧耳不通或者双侧耳不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是(±s)(t值检验)和率(%)(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对比首次听力筛查结果

剖宫产组中,有134 例通过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为78.82%;自然分娩组中,有155 例通过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是86.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9;P=0.380)。

2.2 对比自然分娩组48h 内及48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

自然分娩组新生儿48h 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较48h 后略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比较自然分娩组48h 内及48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n(%)]

2.3 比较剖宫产组48 h 内及48 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

剖宫产组新生儿48 h 内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相比于48 h 后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对比剖宫产组48h 内及48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n(%)]

2.4 对比两组新生儿48 h 内首次听力筛查结果

在新生儿48 h 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方面,自然分娩组相比于剖宫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比较两组新生儿48h 内首次听力筛查结果[n(%)]

2.5 比较两组新生儿48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

在新生儿48 h 后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新生儿48h 后首次听力筛查结果[n(%)]

3 讨论

听力障碍在诸多残疾疾病中占据首位,此类发病率在所有出生缺陷中占据达到20%,被视为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先天性出生缺陷疾病。正常的听力在接受到外界语言刺激并进行检测、模仿及矫正自身发音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及形成[5]。利用父母观察及常规体检等方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现儿童听力障碍,通常需要在幼儿2 岁后发现,但是,0-3 岁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快速阶段,所以,很容易导致儿童语言发育延缓,导致最佳听力损伤康复时间被延误[6]。据有关资料显示[7],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及3 天后开展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超过90%。所以,新生儿首次听力施啊查被视为听力障碍早期诊断相对有效方法之一,及早诊断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治疗,同时也与最终语言能力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并不是只关系听力受损程度[8]。利用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可及早诊断出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相应的干预,予以其语言刺激治疗环境,目的是缩小其与正常儿童语言发育距离。大部分研究显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不仅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且客观性显著,其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方便、无创等特点,可及早诊断、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害,同时也被视为发现听力损失的主要方法[9]。

相关研究表明[10],新生儿分娩方式与首次听力筛查测试通过率存在紧密联系,自然分娩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较剖宫产高,原因如下:①自然分娩期间,因为产道挤压新生儿耳道及口鼻,使得分泌物快速排出,从而使的中耳积液发生率降低;②同剖宫产相比,自然分娩产妇饮食正常,所以,分娩后乳汁分泌量多,有助于新生儿在短时间内排出鼻咽部分泌物;③同剖宫产新生儿相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肺容量大,哭啼过程中,鼻咽位置肌肉有力,加快了中耳分泌物排出速度,所以,具有较高的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自然分娩组新生儿48 h 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较48 h 后略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自然分娩新生儿来讲,不同筛查时间并未显著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率;剖宫产组新生儿48h 内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相比于48 h后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针对剖宫产新生儿,应及早筛查新生儿听力状况;在新生儿48h 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方面,自然分娩组相比于剖宫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48h后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分娩方式并未显著影响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对于自然分娩新生儿而言,不同筛查时间并未对其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对于剖宫产新生儿来讲,影响明显,所以,应及早进行首次听力筛查,通常在48 小时后进行。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较多,所以,需深入研究、探讨,从而明确操作方法,制定相对完善的听力筛查制度,及早诊断、发现听力障碍,并实施治疗,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听力障碍影响儿童。

猜你喜欢
通过率筛查剖宫产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