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科技为县域发展赋能

2020-09-05 08:21四会市科学技术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粤港澳科技建设

文/四会市科学技术局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已融入珠三角1 小时经济圈,属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四会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玉器之乡、广东著名侨乡,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成佛之地,是著名侨民彭泽民的故乡。四会市作为肇庆“东大门”,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便利的区位交通、优良的生态本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四会市积极推动县域创新,构筑重大科技产业平台,夯实产业承载基础,推动县域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四会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核心动力,赋能四会县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四会市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四会市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从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等五方面全面系统推进创建工作。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快速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成效进一步凸显。2018~2019年,四会市连续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019年,分别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中国数字政府特色案例评选50强”称号,并获得政务服务创新奖、中国专利奖3项,县域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2019年,四会市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以50%的增幅达到755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51.6%;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究开发机构数量大幅增加达到4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创新密集区快速增加达到7个;高新技术企业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86件,获中国专利奖3项;承担省科技专项16项获1680万元,引育西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个获450万元,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41名,建设院士、博士工作站4个。

特色经验:加强顶层设计 聚焦优势资源

四会市先后调整出台了“四会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母基金”、《四会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母基金管理办法》《四会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四会市专利申请费用补助办法》《四会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近20项相关创新创业政策,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高新技术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县域科技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产业创新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四会市推进创新平台构筑和创新资源汇聚,创新创业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一是构筑重大科技产业平台,夯实产业承载基础。打造四会产业园、四会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等产业主导园区,加快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主阵地,加快推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夯实珠三角创新圈创新资源外溢承接基础。加快建设广佛肇科教新城,打造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提升“四会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科创服务水平。同时,打造涵盖“深圳引进-四会孵化-加速-产业化”链条的科技孵化产业园,打造提升“中国玉器之乡”活力的翡翠产业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以再生金属、玉器加工、兰花种植,打造升级版省级专业镇,推进江谷镇精细化工产业和地豆镇搪瓷产业发展成为省级专业镇;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省级高新区;以沙糖桔产业园区为核心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二是加强科技招商,汇聚引入创新资源。2019年,成功举办四会市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之星”大赛。吸引了“5G电子电路基板用特种树脂的国产化研究与应用”等来自海内外158家企业和团队项目的参赛,16个优质项目意向落户四会。新华网、人民网、腾讯、《南方日报》、网易等30多家主流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宣传报道,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高潮。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有新突破。围绕“三网一车”项目,建设“三网一车智能网联产业园”;建设“四会中集智谷总部研发基地”项目;建设“中南高科•智汇城”项目;建设“潮人科技(四会)新兴产业园”项目。

主动参与科技部“百城百园”“1亿元科技投资”国家科技专项计划行动。四会市在“三网一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精细化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玉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柑桔产业品牌复兴重振乡村经济发展技术、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等特色产业经济方面提出了发展需求,经省科技厅推荐申报了科技部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创新型县(市)科技投资项目— 县域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四会市开展科技抗“疫”— 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实施项目,“引入创新资源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人才第一创新资源,建立院士、博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人才驿站;加快高企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创新主体培育,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面实施肇庆市“西江人才计划”,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向企业、园区集聚。推广政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赋能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骨干龙头企业通过深度实施产学研合作,承担“肇庆市西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发动骨干龙头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人才集聚载体,以多元化科技服务提升企业整体科技竞争力。

推动“互联网+玉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新时代下,如何推动翡翠文化产业提质发展”主题,推动翡翠产品在生产与设计、艺术、美学、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搭载5G网络,加快完善四会市直播创业孵化园建设,引入“5G+玉器直播”等互联网新销售模式,打造淘宝、京东、对庄、快手、抖音直播基地,推动玉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解决玉器从业近万名年轻人稳就业问题,整体赋能玉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和品牌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聚焦特色花卉、优质蔬果、互联网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挖掘和打造以花卉为特色的“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级兰花产业技术创新专业镇;二是以沙糖桔复种技术示范、现代园艺花卉、高技术养殖为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是以“互联网+渔业、鳄鱼、黑鬃鹅”等特色养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蓝子”基地。2019年,全市拥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或涉农龙头企业30多家。

聚焦未来:明确县域发展目标 继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四会市将继续优化科技创新政务环境,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倾斜,提高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市政府和企业同步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服务工作;市政府将继续加大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企业科研专项资金扶持,推动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快速成长;强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大型产学研活动,用好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支持政策,推动实现因企传技、量身定做、精准对接,提高合作项目落地率与成功率;谋划好国家、省、市科技创新资源承接平台和项目,以国家科技投资项目和“百城百园”项目为抓手,加快精细化工产业省级高新区、沙糖桔核心产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省级专业镇、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密集区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方面,推动一批创新密集区建设,具体抓好“一镇一园一区一基地”建设,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外溢承载能力。设立中集(四会)冷链与物流产业投资母基金,依托母基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和引入社会资本10亿元基金总规模,用于投资成长性好、在关键节点上需要扶持的冷链、智慧物流产业等,吸引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聚焦优质蔬果、特色花卉、互联网+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挖掘和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级专业镇、星创天地;以沙糖桔复种技术示范、现代园艺花卉、高技术养殖为特色产业,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互联网+渔业、鳄鱼、黑鬃鹅”等特色养殖,打造粤港澳澳大湾区优质“菜蓝子”基地;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引入人才机制,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到专业镇、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等基层一线开展种养技术指导。

实施“1+1+N”企业服务机制。在创新主体建设方面,紧盯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够大的短板,深入园区、企业一线开展多元化创新服务工作,提高创新主体综合竞争力,实现高企认定大突破。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实施“1+1+N”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企业信息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行“一门式一网式”“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开办企业全流程审批压缩至最多一天,便利度与深圳、广州等同属全省第一梯队。推进审批事项跨城通办改革,实现“异地办理”。全面推行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先建后验”直接落地,率先实行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

布局5G新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创新环境方面,持续推动粤港澳“创业之星”大赛影响力,并积极申办化工、机器人、搪瓷等多场次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吸引各路行业产业人才汇聚四会、宣传四会,全面提高四会科技招商引资竞争力。聚焦5G产业新技术,推动“5G陶瓷滤波器及性能陶瓷”“应用于5G滤波器表面低温固化粉末涂料”“应用于5G 覆铜板涂料”“应用于5G 印刷电路板PCB”等高技术项目加快研发落地转化,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引入“5G+玉器直播”等互联网新销售模式,打造淘宝、京东、对庄、快手、抖音直播基地,推动玉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创建水平。结合创新型县(市)建设的主题,四会市将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积极对标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外地经验+四会实际”决策模式,提升创建综合水平,进一步拓宽视野,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水平。

引进深圳创新资源,孵化技术成果和科技企业,加快一批先进适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建设“鸿观(四会)数字产业园”,打造省级孵化器双创基地;建设四会中集智谷总部研发基地;共建“中南高科•智汇城”“潮人科技(四会)新兴产业园”等协同创新产业承接平台;引入与发挥第三方科技信息资源,运营包括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基地以及创投基金等一系列双创实体;举办“四会市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之星大赛”,拟吸引海内外100家左右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新兴企业和团队项目报名参赛,以吸引30个左右入孵项目。

下一步,四会市将围绕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先手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机遇,打造一流的亲商创新创业环境、诚信服务环境、文明法制环境,塑造出“开明政府、开放地区、开发宝地”的良好城市形象,开启四会发展的全新篇章。

猜你喜欢
粤港澳科技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