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
所谓牧式教学,是指以体验实践为主的教学操作模式,注重教学对话,强调生活体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更多生活对话中形成学习认知基础。学生面对阅读文本,大多会关注其有趣的环节,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展示,让学生多种感官都能够受到冲击,甚至要接轨生活认知展开阅读感知体验,由此建立起来的阅读认知会更为立体而鲜活。
一、代庖式向对话式转换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代替学生来思考,更不能局限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带来的只能是束缚。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都属于基本的对话形式,教师是最为活跃的因素,需要发挥关键作用,设置对话活动、布设对话任务、组织对话操作,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
新课改大背景下,代庖式教学现象已经得到有效矫正,但教师习惯制造标准,追求趋同性心理还是比较强烈的,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还需要作出更多主观努力。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女郎织女(一)》,教师先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牛郎织女》动画视频片段,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牛郎是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牛郎长大后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学生带上这些问题展开阅读思考,课堂研读气氛渐浓。学生有了观看视频经历,对故事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很快就进入问题讨论环节。在问题交换时,教师没有对学生个性阅读见解给出是非评价,而是肯定学生的思考,并对思考中展现的个性观点给出更多鼓励。学生阅读认知得到教师的认同,其展示热情更高。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思考问题,并给学生播放动画片内容,都从更多角度展开启迪,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目的是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自然进入文本情节,通过对应思考形成个性阅读认知。教师不对学生阅读表现进行是非评价,已经体现出对话意愿,特别是摒弃了代庖式教学模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二、说教式向生活式转换
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为学生做文本解读,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控制不够,往往会将讲解变成了“说教”。学生面对文本材料时,通过阅读思考可以形成自己的认识,其搜集接收的信息呈现个性化,如果教师硬性规定,对阅读结果进行“标准”设计,分明就是说教了。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接轨生活展开思考和内化,这样才能形成崭新阅读认知基础。
教师面对带有历史故事的阅读材料,很容易展开说教,学生对教师说教具有更多逆反性,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在阅读解读环节,对相关历史史料进行集中展示,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结合旧知展开思考:圆明园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遭遇帝国主义的毁灭,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学生开始阅读相关辅助材料,对相关插图和媒体图片展开细致观察,自然进入互动交流环节。面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被列强瓜分,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愤慨,纷纷表示,唯有强大国家,才能不受外寇的欺负。教师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发表了个性演讲,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来自教师的说教,而是在阅读中自然生发的,这当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遇到德育教育机会时,教师让学生自省自悟,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如果教师一味说教,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也不能形成心理触动。
三、填鸭式向体验式转换
教师习惯讲述课文内容,也习惯向学生传授知识,自然形成“填鸭式”教学,无疑会剥夺学生主动学习权利,学生没有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其阅读便会显得空洞。听说读写思是阅读学习基本手段和途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机会,无疑能够有效落实体验式教学策略。
在教学《小岛》这篇课文时,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不知文本要表达什么意图,教师此时常常会忍不住要给学生说道说道,自然容易出现填鸭式教学现象。在这篇课文阅读中,学生初读课文时,对将军的人品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在具体引导时,并没有围绕这个角度展开,而是要求学生对海岛的诸多细节展开研读,由这些细节联系到军人的品质,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刻感悟。为让学生形成深刻感知,教师要求熟悉军人生活的学生讲述相关故事。班级学生中有军人亲属的,都能够自觉展开讲述活动,给课堂带来更多新鲜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点拨和矫正,让学生对军人形象和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为学生设计阅读方向,让熟悉军人的学生讲述见闻,都能够为学生带来鲜明的认知。学生对军人生活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守岛军人更是不熟悉,教师利用可能调动的手段展开辅学操作,让学生有了更多阅读思考的角度,从更多信息归结综合中,对军人有了更多认识。
四、书面式向立体式转换
阅读训练和作业设计时,教师习惯为学生布设书面任务,这样单一的训练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其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由书面式向立体式转换,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自然要求,也是学生阅读学习的主观期望。教师要全面落实听说读写思训练任务,让学生顺利进入媒体观察、社会调查、课外信息搜集、课内课文阅读对比、课本剧创编演绎、主题征文、电子作业等训练环节,都能够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体验。
《松鼠》是说明性文本,对松鼠的特点进行集中介绍,在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任务:其一,根据文本介绍,参考课文插图,利用手中画笔,为大家画一只松鼠,要注意突出其特点。其二,用自己的话讲述松鼠的特点,要求条理介绍,体现主次逻辑。其三,选择熟悉的小动物,学习课文写法,做一次仿写,准备参与班级展示。三個任务任选两个。学生面对多向训练任务,开始了自由选择,很快就进入到训练环节。很多学生选择了绘画选项,虽然这项任务比较有难度,但学生都比较喜欢绘画涂鸦,都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展示,交流训练体验,做自评互评。学生按照教师布设展开相关操作,很快就形成崭新学习认知,课堂学习研读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众多训练任务,让学生自由挑选,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学生训练多元化,其阅读感知也会更为丰富,教师科学设计自然带来丰厚回报,从学生训练表现中能够发现,教师训练设计是成功的。
牧式教学体现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符合学生学习认知成长规律要求,教师要注意做好引入交接工作。传统教学中的代庖式、说教式、填鸭式、书面式,都存在更多局限性,教师成功引入牧式教学,无疑能够增加对话体验机会,让学生在阅读感知历练中形成学科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