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2020-09-06 13:57麦马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6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麦马灵

【摘要】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资产。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古诗词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便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深化对小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是提升小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一科,古诗词中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促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但由于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并不重视,导致古诗词的教学只为考试而教学,学生无法从中学习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提高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需要教师改变思想,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出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从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任课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也要服务于这一宗旨。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同样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任课教师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对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不重视,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对于古诗词的讲解基本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无法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从而无法用情感带动学生学习,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古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学习到的也只是对古诗词字里行间表面的解释,无法真正了解古诗词的内容。

第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处于知识积累期,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古诗词的精神感悟不足。在学习古诗词时,情感的投入是必须的,只有深入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才可以抓住古诗词的内容。但由于小学生掌握能力有限,很多小学生只具备背诵以及默写的能力,无法独立进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很多品格还处于养成阶段,对于古诗词的情感认识较少,加上自身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很难掌握古诗词的精髓。小学生由于平时功课多,课余时间少,很少花时间对古诗词进行阅读,这就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量减少。学生学习古诗词最佳状态就是自主进行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会进行思考,才会深入地分析古诗词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

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第一,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诗词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进行烘托,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平台,教师要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营造出历史背景画面,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魅力。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容易触发心灵,引起精神共鸣,从而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与教材进行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从军行》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为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将诗歌的背景资料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展现,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实际地了解到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结合视频阅读古诗词,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学生在视频展现的景象下,可以快速地捕捉到作者抒发自己昂然向上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古诗词中所蕴涵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我国古代的生活,要想让小学生亲切地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感情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结合生活为学生进行讲解。古诗词本身来源于生活,最终必须是要回归于生活之中。学生学习古诗詞,同样是为了学习其中良好的精神品质,然后激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生活下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别有风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古诗词中所蕴涵的内容充满欲望,同时用来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掌握古诗词。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语文《枫桥夜泊》时,向学生指出,这是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但结合实际进行考虑,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可以看出,学生要想真正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体验作者的情感,就必须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生活,做出正确的点评。

第三,强化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知识积累不足,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欠缺,对于古诗词往往不能深入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以增加学生的记忆,进而强化感情的投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熟读,当学生对古诗词熟读到一定的地步,就会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教师在讲解《已亥杂诗》这首古诗词时,这字里行间描述的是古代生活以及鸦片战争背景等。如果学生经过反复阅读,对古诗词中的词语进行推敲,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作者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作者当时的忧国情怀。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中蕴涵了我国丰富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古诗词,用简短的言语,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代的人生哲理,是非常值得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同时强化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古诗词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2017(8):213.

[2]周健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猜诗词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