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0-09-06 13:57张丽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作用小学语文

张丽芳

【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學生的思维、学习能力都还不是很成熟,而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且很重要的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而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本文主要结合课外阅读的特点,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用

语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但是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需要结合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拓宽视野来说具有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文字基础,而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正因为这样,有不少教师因为归于注重形式而忽视的内容。小学相对来说课业不会很重,有很多课余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重视对这个课余时间的利用,虽然教师有提及到叫学生在课后自己多看一些课外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给出过多的指导,学生也不去重视。学生在课后的阅读大多为教材,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很少,当考试考到课外阅读材料时,很多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做,因而对语文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小学是基础性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课外文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要讲授《草船借箭》这一课,在上课前,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者是网络搜索的方式来了解故事背景,如周瑜和诸葛亮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周瑜会嫉妒诸葛亮?是什么引发了水中交战这件事情?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了了解,教师在授课时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个故事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考试中也常常会拿出其中一个片段作为考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阅读原著,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

第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小学阶段的课余时间比较多,应当好好利用课余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而课外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与新课的写作类型相似的文章,使学生对这种写作方式有了简单的了解,上课时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从军行》这首古诗前,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的形式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送给学生,学生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再去阅读这首诗,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情感,理解诗句的意思。《从军行》一共有七首,教材上所展示的是其四,表现出了战士在面对危难不惧怕,誓死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下课后,教师可以将《从军行》中的其它六首也发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一下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知识在于积累,学生开始先是识字,为阅读打基础,然后阅读文章,为写作积累素材,最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各种素材写成自己的文章,这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学生想要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就需要自己通过查字典或者问教师、问家长的方式,这样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量也会越来越多,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会更加流畅。应当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当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课外阅读的文章或书籍,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四,增强学生的语文语感。学生的语文语感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逐渐形成,最后转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增强学生的语文语感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小学生的年龄小,在选课外读物的能力上有所欠缺,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取合适的课外阅读的读物,因为只有适合学生的才能达到增强学生语文语感的效果。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好,可以推荐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关于人物、动物、景物方面的文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任务传记、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还可以用照抄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可以作为今后写作的素材。也可以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自身的语文语感。例如,教师教学了《它像一颗挺脱的树》,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人物描写,里面具有很多任务描写的细节,类似的文章是朱自清的《背影》,虽说这篇文章学生在初中阶段也会接触,但是文章内容并不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去阅读,可以从中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那种默默的爱。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服务对自己的爱,明白自己要对父母多一份理解,自己少一分任性。

第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审美能力。在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有很多关于人生哲理、道德品质的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受到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现代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成绩,更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课外阅读书籍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著作,有对世界各地名胜古迹的描述,这些优秀的作品中都不乏关于美的教育。通过阅读,学生的品质会得到提高,审美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例如,在教学《威尼斯小艇》这一课前,提前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威尼斯的美丽。也可读一些关于我国名胜古迹或者国外著名景点的文章,例如长城、颐和园、兵马俑,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综上,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因为课外读物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8(009):296-297.

[2]胡马尔汗·苏来曼.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究[C].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9.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作用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