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06 13:46努热斯力·哈毕别克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中职教育建议

努热斯力·哈毕别克

摘    要: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有必要针对当前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优化,确保中职教育阶段更加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通过笔者对于新疆某地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发现,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喜有忧,存在一定问题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而对其其中存在的问题而言,有必要深入分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关针对性对策加以解决,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化。本文主要对此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

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有必要根据相关的政策展开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新疆某地的中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情况展开分析,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展开了进一步的追踪调查,针对新疆某地的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展开了分析总结,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本地区中职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逐年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新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逐渐走向正规,包括各种制造业、生物科技产业、新能源行业、农产品保鲜业、旅游业也日益成熟,则为当地中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岗位。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显示,新疆本地区的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突破了新高,达到了96.3%以上,且这一数字也在不断提高。

二、首次就业专业对口情况好转

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新疆某地的中职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严重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专业对口率仅仅只有30%。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4%,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专业对口率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新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当地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岗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展。再加上企业与中职学校之间展开的合作,实现了对中职院校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最终为市场提供了一批合适的技术型优秀人才。

三、本地区中职毕业生工资待遇总体偏低

新疆地区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且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当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情况相比较于全国水平而言,居于中等偏低水平。

四、多数就业毕业生未签订劳动合同

最后就是大部分中职院校毕业学生在就业时并没有签劳动合同。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企业为了最大化的降低成本,避免法律风险。其二,学生自身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以希望能够确保职业流动性;其三,学校方面出于担心学生被企业合同诈骗而教育学生谨慎签订劳动合同。

但是,尽管新疆当地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但是这种背景之下却依然存在着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差、流动性高等情况,直接导致就业稳定性十分差。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以下五点:其一,职业针对性不强,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不对口;其二,就业起点低、工作压力大、环境恶劣;其三,工资待遇差;其四,存在社会偏见;其五,中职院校宣传时存在偏差。主观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工作内容;其三,缺乏稳定意识,频繁跳槽导致工作越来越差;其四,抗壓能力差,无法承受工作压力;其五,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因自身的不良习惯而被企业辞退。

五、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分别是: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以下展开详细的分析。

1.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转变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观念,例如说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科学的技能型人才提升和晋升制度、借助企业的力量提高薪资待遇等等。其二,将职业学院就业工作直接纳入到政府工作计划当中,例如说不断完善市场,为中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服务,优化技能人才配置,发挥职业学生技能优势;其三,拓展中职学生就业渠道。面对当前中职学生艰难的就业形势,学校应该与企业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毕业生就业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全面对接。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展开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最后,加强学生技能教学,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2.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

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主观因素,指导学生展开职业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设置思想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其认识到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引导学生看清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需求和期望;再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尤其是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使学生能够正面挫折;第四,组织校园文化,创建舞台,引导学生充分锻炼展现自身的能力;第五,全面认识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六、结论

总而言之,以新疆某地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可以看出其中仍然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而本文中主要通过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两个方面的对策对此展开了解决,可以说,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更是能够有力的推进中职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革。本文内容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和对策[J]. 王小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8)

[2]水利专业高职壮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田小华.  广西教育. 2016(39)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中职教育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