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2020-09-08 03:47陈越林孙美霞
医药前沿 2020年16期
关键词:触觉前路椎体

陈越林 孙美霞

(1 淄博市第一医院骨科 山东 淄博 255200)

(2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淄博 25504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5 年10 月—2019 年9 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8 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均为29 例,分别采用不同带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年范围为龄21 ~59 岁,平均(46.39±1.93)岁,其中男性患者35 例,女性患者为2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 观察组29 例患者采用此种治疗方法,患者需进行全麻,并且还需帮助患者保持右侧卧位,然后由患者侧前方开始经胸腔、胸腹联合或者经覆膜外入路,然后需清理骨折碎片,此环节需进行次全切开患者的骨折椎体,进入到患者椎管内进行具体清理。再之后,需要将患者已经被压缩的椎体撑开且复位。后续治疗可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方法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透视之后,判断椎体复位情况,情况满意之后即可将手术结束。

1.2.2 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 给予29例患者此种治疗方法,患者需要在手术之前接受全麻,经俯卧位进患者骨折椎体,将骨折椎体作为中心,由后正中入路,逐步显示出患者的横突与小关节位置,在患者伤椎的上下椎弓跟临近位置,置入弓根钉,减压复位,并且实施固定,恢复患者已经被压缩的椎体,横突间位置进行植骨,植骨结束进行透视,结果满意即可停止。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运动与触觉功能评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进行评价。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与此同时,使用专业测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和触觉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高代表预后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情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情况

在接受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运动与触觉功能评分情况对比表(±s,分)

表2 两组患者运动与触觉功能评分情况对比表(±s,分)

组别 n 运动功能测评分值 触觉功能测评分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42.73±3.19 72.18±3.03 46.28±4.83 72.19±5.84对照组 29 42.63±3.02 52.38±2.82 46.38±4.28 52.28±4.94 t - 0.000 7.969 0.483 7.483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骨科当中,胸腰段脊椎骨折较为常见,随着各种车辆数目的增加,车祸等安全事故数量也随之增加,进而使得此种疾病发病几率也逐渐增加[1]。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方式选择不恰当,那么最终就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情况严重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家庭负担[2-4]。当前,临床选择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包含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根据本文研究表明,前路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治愈率高于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运动与触觉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权威文献结果显示一致[5]。说明,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简之,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于成人胸腰椎脊柱骨折来讲疗效显著,充分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触觉前路椎体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食的触觉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