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 要】 当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思政课教师,应在自身能力建设上着重把握好四个着力点:政治定力要有新高度,即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政治信念,提高政治能力;价值追求要有新境界,明确育人能力新定位,具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创新能力要有新要求,确立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培养健全人格及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师德建设要有新举措,坚守红线,塑造为人师表的人格形象;用人格魅力示范、影响、引领学生。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4-002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新时代如何加强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怎样做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习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更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为当好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基本标尺和遵循的根本原则。本文依据讲话精神,结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针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建设应着重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一、政治定力要有新高度
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塑造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为此,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头脑清醒,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这块阵地上,理直气壮讲政治,讲大局意识,讲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最本质要求。
列寧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政治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是由讲课人员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一门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特征的课程。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决定了课程的首要任务是要给青年大学生传递输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导向。所以,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定力要有新高度,即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头脑,提高政治能力,才能用崇高信仰去承载知识技能,从而不辜负培养合格者、建设者之重任。那么如何提升政治定力?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真懂、真信、真教、真行才能在面对诸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时不随波逐流,底气十足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自己的责任田,以鲜明的价值观及高度政治定力、教育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真伪,传播正能量,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才能利用三尺讲台,教育培养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信仰坚定、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负责任,把个人成长成才的实践,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另一方面政治辨别力、敏锐性要求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重解决:其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其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其三,关于师德师风的要求。这样就能加深理解“九个坚持”、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自己讲好思政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培养人的方向、任务、目标。在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中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以及“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二、价值追求要有新境界
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学难度相对其它课程更大。这在客观上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更好的育人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教师只有正确看待自己、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才能找准定位,提升教学效果。这一系列关系凝聚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即教师个人的家国情怀及价值追求。
家国情怀既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更是对党和国家、人民忠诚。教师能以民族大义、博大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去教育、培养、引导、影响青年大学生。思政课教师头脑中只有装着党和国家,心中揣着时代与人民,才能既跟上时代潮流又关注社会进步发展,在使命担当中矢志不渝,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守住自己的信念不动摇,甘当人梯,把上好思政课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全身心投入,用献身精神去追求。把热爱党、国家、民族和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融入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关爱青年学生成长,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之情,付诸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的实践,融入引导学生心灵,以较高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把学生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关爱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心灵交流、排忧解难、释疑解惑中感悟、提高。
思政课教师只有立足于家国情怀、在价值追求上的奉献精神,才能把握住当今新时代中华民族鲜明主题,在教学中会以青年学生爱国成才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去教育、培养学生把个人成长梦同中国梦融入一体,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有爱国之志、有奋斗精神、献身精神的时代新人。
三、创新能力要有新要求
高校要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思政课教师面对学生复杂多变的思想,教学对象涉及多学科,更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培养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创新教育理念,确立新时代人才培养观,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创新教育理念。围绕“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这一理念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教书重在育人,青年学生不可能人人成为栋梁之才或社会建设方面专业人才,但一定让所有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因为“教育不是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而是要培养真正的人。”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付诸教学实践。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可以避免发生吴谢宇弑母等犯罪案件,避免因种种原因大学生自杀案件的不断发生。
第二,确立新时代人才培养观。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行之有效的创新工作,去启迪学生思想,开发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既要强调学生的“合格率”,又必须强调“优才率”。“一个学生不可能样样都棒,但很少有人样样都不行”,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教育、培养、引导、帮助青年学生都能“形成一种最佳的智力结构组合,在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大成绩,成为某一方面出色人才”;要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起既适应目标任务要求,又独具一格的智能结构,让学生的创造力特点及长处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中,要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灵感为关键,三者协同作用贯穿全过程,进而达到创新思维的最高层次,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征,创新以讲故事为切入,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模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释疑、师生互动,气氛活跃。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不满足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现实,大胆尝试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教学手段突出一个“新”字,诸如在教学中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基本理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课堂台上演讲、朗诵、表演与课下短视频、微电影拍摄制作相结合,传统授课与翻转课堂、慕课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灵活运用VR等新技术。
教师要转变把思政课当作一般专业课程来对待的想法。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不仅要厚今博古,更要兼知中外,具有学科的前瞻性。专业知识深厚,通用知识广博既能解决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中所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也可以解决好学生所具有的共性、个性问题及切身利益。有利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发挥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作用。这既是思政课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学高为师”必备的条件。
四、师德建设要有新举措
一要坚守红线、树立为人师表的人格形象。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对高校教师为人师表、良好师德的本质要求,而良好师德是教师坚守红线所在。在高校教师中之所以出现个别思想西化、泛化,师德失范、行为不检、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实则是缺乏立德树人的职业道德,脱离了师德红线。作为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铸造学生灵魂,指引人生方向的重要使命,教学实践中深感坚守师德红线尤为重要。一个思政课教师倘若失去这一红线,就没有资格立于三尺讲台之上。为此,以严于律己、人格要正为基础,在实践中着力锤炼自己的良好师德,不断塑造为人师表的人格形象。
为人师表、良好师德是思政课教师最应具备的情操修养,既是保证教师在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中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又体现在对所从事的思想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上。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身的人格魅力彰显出青年学生榜样的力量,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体现在师德上知行合一、言必行、行必果;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对的,反对错的;勇于追求真理,思考探索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敢于直面人生和能经受住各种挫折和考验;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同时,还要求思政课教师坦然无私,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具有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热爱岗位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人格。
二要以人格魅力示范、影响、引领学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行和人格力量。正人先正己,教师身正是人格的基础,它是对青年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关键。文以载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示范,他的处世哲学,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会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只有教师做到了要求学生所做的,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用真情激励学生,用规范言行净化学生心灵,其人格魅力才能变成一股强大精神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智慧与智慧的启迪”。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追求真善美,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靠真理征服人心,靠真心温暖人心,靠真情换取人心,靠真行引领人心。只要教师直面学生说真话无假话,讲真理辨谬论,认认真真做学问,堂堂正正树人格,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自己人格魅力去示范、影响、引领学生去成长,那么学生也就会诚实守信、认真做人,就会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教师所承担的理想信念就会随风潜入夜般地嵌入到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种子就一定会开花、结果。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加强能力建设方面,只要坚持了政治定力的新高度,就为教授思想政治理論课提供了矢志信仰的支撑,提高上好思政课的思想自觉;明确了育人能力新定位、具有自我价值追求的新境界,就会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增进教育人、培养人的行动自觉;创新能力有了新要求,就会以关爱每个学生、写好每份教案、讲好每堂课为基本准则,用心育人,精心育才。体现在教学上就可以解决运用什么样的智慧、掌握怎样的方法去上好思政课;而高尚师德、为人师表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根本保障,是做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冯利伟,马风婷,王丽华.师德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动态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5):129-132.
[2]张桂生.大学生成长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张桂生.浅谈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