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过程模型构建

2020-09-10 01:28朱丽丽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扎根编码激励机制

朱丽丽

【摘 要】 在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背景下,构建科学确立山西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过程模型,对更好地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借鉴国家和先进省份能源领域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经验,结合山西省本地科技创新特点,基于扎根理论,利用Nvivo11对14个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科学确立重大专项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组织结构、确立模式、激励机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为此,建议推进产学研融合、实行差异化管理模式、进行风险预警、多样化激励等健全体制机制。

【关键词】 科技重大专项;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4-0056-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山西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随后,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要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需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而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需要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撑。

要充分有效发挥科技重大专项在山西能源领域的作用,重点在于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家和先进省份能源领域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经验,结合山西省本地科技创新特点,从政策层面对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构建过程模型,探究如何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利用Nvivo11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研读、编码、分析相关政策材料,构建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过程模型。

(一)扎根理论

格拉泽和斯特劳斯在1967年发表《扎根理论的发现》,首次系统介绍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laser &Strauss,1967)。扎根理论是以文本、文献、访谈、观测等作为原始数据,通过分析、比较、编码原始数据,构建相关理论模型的一种方法。图1是扎根理论基本操作流程图。

目前,扎根理论广泛应用于很多学科领域,譬如:教育学(Smith et al.,2018)、管理学(Xu et al.,2017)、心理学(Walker et al.,2015)等学科,是最常见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对扎根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理论研究中,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费小冬,2008)、研究步驟(丁鹏飞等,2012)等方面;在实践应用中,现有研究有:公共服务管理(贾旭东,2011)、医疗秩序(王英伟,2018)、突发事件处理(李理,2018)、债务风险(高华、王晓洁,2017)、网约车服务(任其亮、赵子玉,2018)、扶贫(袁树卓等,2018)、城市转型发展(郭鹏飞、周英男,2018)等。由此可见,通过利用扎根理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编码、比较,可以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上述文献中原始数据多以访谈形式出现,本文将政策文本作为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对影响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扎根理论构建过程模型,有利于科学确立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发展方向。

(二)数据来源

本文将政策文本作为原始资料,在选取政策文本过程中,为保证研究有效性,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一致性,根据重大科技专项或科技创新有关的主题进行选择。选取国家和先进省份重大科技专项管理经验进行参考,并且与山西省内其他科技创新文件结合,共同推动山西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二是可靠性,选取政策文本来源于各地区政府官方网站。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最终筛选出了14个相关政策文件,见表1。并将这14个政策文件的文本资料作为原始资料进行编码。

(三)数据编码及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对资料的编码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级编码、二级编码、三级编码,三个部分逐渐深入。下面通过三级编码对有关科技重大专项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编码、模型建构。

1. 一级编码

首先,应用Nvivo11软件对14个政策文件中有关重大科技专项的句子进行逐句编码,共获得145条原始政策文本资料和一级编码。其次,对一级编码进行分类组合,删除个别关联性差或频率低的一级编码。最后得到23条一级编码。表2为部分一级编码。

2. 二级编码

二级编码是将一级编码进行重组得到新的组合。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不同一级编码的内涵进行分类。最后可归纳得出9个二级编码,如表3所示。

3. 三级编码

三级编码是将二级编码进行进一步提炼。将9个二级编码进一步归纳总结可以得出4个三级编码,即:组织结构、确立模式、激励机制、风险管控。由此可以构建在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中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二、对过程模型的解释

从图2可以看出,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组织结构、确立模式、激励机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

(一)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使得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框架”结构。完善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重大专项的确定和实施意义重大。由于科学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关系,使得科技重大专项的运作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和产学研一体化攻关的组织架构。重大专项的运作涉及多个主体:政府部门、产学研各方等。这些主体相互独立,相互没有直接领导关系,所以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完成跨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通过编码政策文本可以看出,组织结构包含两个二级编码概念,分别是参与主体、职责。

(二)确立模式

管理模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直接进行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运用这套体系发现和解决项目全过程的问题,完善管理体制,完成既定目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确保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执行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政策编码,确立模式包括三个二级编码概念。分别是:启动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

(三)激励机制

创新激励机制是针对一国或一地区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和鼓励科技创新行为、健全科技创新系统的政策总和。激励政策的主体是立法部门和政府科技创新主管机关。激励对象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激励机制的手段主要是指推动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激励手段的角度,通过编码政策文本可以看出,激励机制包括两个二级编码概念,分别是: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通过科技项目的配套措施、税收优惠等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非物质激励是通过荣誉激励、事迹宣传等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有机统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激励机制要充分尊重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减少政府干预。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如项目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时,政府要通过激励机制进行调节。

(四)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减少在能源科技重大专项执行的各个阶段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因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1)决策风险,决策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风险加大。2)技术风险,技术攻克的时间和新技术的不确定性都是技术风险。3)管理风险,管理手段和方式会对管理效果产生巨大影响。4)道德风险,违约和违规行为可能导致项目损失严重。

政府主导下的能源科技重大专项包括发布项目计划、项目论证、立项、实施、验收、评估等阶段,每个阶段特点不同、风险不同,进而风险管控不尽相同。通过政策编码,風险管控包括两个二级编码概念,分别是:管控手段、管控工具。

三、科学确立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模型建构可以看出,科学确立山西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要侧重组织结构、确立模式、激励机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应围绕这四个方面加强重大专项的过程管理。

(一)完善组织结构,推动产学研融合

建立统筹机制,完善组织结构,确保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效率。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划分。重大科技专项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需要采取全功能的复杂组织管理架构。政府参与重大专项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多个相互独立的机构、利益主体进行组织和协调。要保证重大专项顺利运行,需要一套有别于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架构,可以建立行政、技术两条线。以各级工程师、各级技术负责人为主体构成专项技术指挥系统,主要进行技术协调、现场试验等工作。以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指挥系统的主体,主要完成项目管理、日常行政等工作。

“产学研”结合需要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连通,共同发展。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而学校虽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却不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在进行重大科技专项时,从市场出发,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队伍,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一方面,可以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优秀科研人员进入企业,或成立联合研究机构,共同进行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企业资源入高校,使高校科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

(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差异化管理

从重大专项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不同能源科学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也不同,有的目标是研制新型产品,有的目标是突破关键技术,有的目标是构建重大系统工程。同时,不同项目风险不同、成果转化方式不同。应根据不同能源科学技术项目所处的阶段、目标、产业化特征、技术路线等,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并适时进行调整。如对于风险较大的能源技术项目,政府可以进行非竞争性招标等,并且要严格进行预算评审,严格进行经费管理。而对于财政资金比例低的项目,政府可以鼓励开展公开竞标,经费管理相对宽松。

(三)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是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与政府协调联动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提升市场作用。在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促进项目有效实施方面,应建立多样化激励机制,弥补激励机制不健全。除了项目辅助和保障措施到位,还需利用更多市场友好型激励政策完善和弥补市场不足。如江苏省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口物资将享受税收优惠,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完善监督机制,进行风险预警

政府对重大专项的潜在风险应加强监管,进行适时预警。定期审查或抽查节点是否按计划完成,如有执行偏差,应及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发出风险预警,并持续关注,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首先,对重大专项的实施单位建立第三方监督考评,进行动态评估与监督:中期检查、评审打分、绩效评价等。其次,对重大专项指南、评审、立项及监督评估等信息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最后,对实施单位建立信用档案,若在申报、实施、验收等过程中出现失信行为,将影响后续申报重大专项,并且对重大专项实施中的不良行为进行责任倒追。

【参考文献】

[1]伊彤,王涵.北京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10-14.

[2]汪涛,安暄.科技政策文本编码体系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扫描[J].技术经济,2011(5):10-14.

[3]冯身洪,刘瑞彤.重大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模式分析及对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1(11):82-91.

[4]丁鹏飞,迟考勋,孙大超.管理创新研究中经典探索性研究方法的操作思路: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229-232.

[5]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6):23-43.

[6]朱巍,陈慧慧,安然.科技重大专项的内涵、实践及启示[J].科技中国,2019(6):39-46.

[7]吕盛槐,王芝芝,任军.浅析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管理要点[J].山西科技,2017(4):4-6.

[8]王芝芝.山西科技重大专项跟踪平台的研究与建设[J].山西科技,2017,32(6):71-73.

[9]张宇.基于四维分析框架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内涵与外延探讨[J].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8(10):65-76.

猜你喜欢
扎根编码激励机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扎根学生心田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扎根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