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

2020-09-10 07:22张增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本化课程整合生活化

张增

摘要:慈溪市徐福小学所处地域有慈溪地名之源,汲水奉母的孝子董黯之墓;有“海上闻人”之称,情怀家国商人虞洽卿的故居;有纪念英勇抗击日寇,壮烈牺牲的三北革命烈士墓……这些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党带领人民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为此,学校组织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少先队活动等整合实施,形成德育课程校本化、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关键词:校本化 生活化 课程整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我校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情况,将德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三级课程进行整合,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切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八个统一”具体要求的有效落地。

一、落实德育课程,推进三级课程整合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點,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统整

目前,我校除国家德育基础课程《道德与法治》外,还有《人自然社会》《小公民》和《爱我慈溪》等多门地方德育课程。以德育课程标准为核心,进行目标统整;以国家德育教材为主线,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2.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统整

基于统整目标和关联内容,我校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传统文化、节庆日、纪念日、主题日、共建单位进校园和研学旅行等校本课程协作联动,整合优化教学方式,构建系统的生活化、课程化、校本化德育课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德育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1)结合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文化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国家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的统整重视知与行的统一。学校通过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整合实施系统性、综合性的德育教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如清明节前后,我校大队部倡议全校师生“弘扬革命传统,破除祭扫陋习,重视森林防火,保护环境卫生”。一年级学生走出校门踏青,了解家乡变化;二年级学生与家长学校共同开展保护环境卫生活动;三年级学生以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清明节来历和习俗;四年级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五年级学生追忆革命先烈事迹;六年级邀请家委会指导学生采艾青、制艾青饼。

(2)利用重要节日,加强主题教育

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校利用国庆节、学雷锋纪念日、禁毒日等重要节日开发节庆日课程、纪念日课程和主题日课程,通过开展植绿护绿、承担家务劳动、保护水资源等活动组织爱党爱国、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等主题教育。

3月,基于国家课程,结合节庆日、纪念日和主题日,以普遍开展与重点推进的形式,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一年级开展“你爱耳了吗?”系列活动;二年级开展“我安全,我健康!”系列活动;三年级开展“资助贫困同龄人”系列活动;四年级开展“学习雷锋,从小事做起”系列活动;五年级开展“感恩母亲”系列活动;六年级开展“植绿护绿”系列活动。

国家课程与重要节日统整注重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梳理有机融合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爱他人、自我保护等意识。

(3)基于国家课程落实三级整合

在遵循国家德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解构与重组国家、地方和校本等德育课程内容,我校进行一体化、有教育组织性的统整,形成德育课程体系优化,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如教学六年级《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整合《人自然社会》第四册《识别人民币》。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组织学生走进范市法庭,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感受法庭肃穆的氛围。

二、立足区域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功夫在课上也在课下,责任在校内也在校外,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1.课程联动,落实课程统整实施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育要将生活作为指南针,朝着实际生活走,才不至于迷路。”因此,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整合具有“知识课堂”到“生活课堂”的特征。学校立足区域人文环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基于国家课程,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年级寻访方家河头古村落,感悟家乡之美;二年级走访徐福红木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年级探访虞洽卿故居,赏中西结合虞氏旧宅,听情怀家国虞洽卿事迹;四年级探究徐福东渡遗迹,体验徐福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年级参观爱莲堂,品周氏家训,树廉洁之气;六年级体验范市法庭,触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课程联动,联通课堂教学、德育体验、社会实践,三维协作实施,凸显知行合一、悟道践行的德育实施理念。

2.三方联动,优化教学模式

学校与共建单位开展进校园活动,以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和年段深入体验的形式组织革命传统、紧急救护培训、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确保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有效落地。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时,基于统整的目标和关联的内容,学校邀请消防中队进校园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大队部倡议全校师生和家长一起排摸家中的安全隐患;家委会组织参观消防中队,体验消防员日常生活……三方联动,联通学校、家庭、社会,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整合、优化教学方式,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评价联动,提升实效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德育工作有效性的体现,因此有效的德育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基于“启航好少年”和“启明星”评价体系,以摘“习惯星”和“学科星”评价为基础,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德育过程评价。

“习惯星”的形成性评价建立了一套多元评价体系。班主任根据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家长通过上传德育作业照片进行评价;学生根据校、班两级管理岗位工作中突出事迹进行陈述性自我评价……评价联动,联通教师、家长、学生,打破时空,多维度联动实施目标评价,优化德育,提高时效性。

“学科星”的形成性评价细则不以成绩高低为标准,而以每天学习习惯养成为准则,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细则简洁明了,指向明确,易操作。

德育类课程整合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只有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组织内容整合,多方联动实施,提高德育实效,凸显教学做合一,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真正回归完整的生活,更好地提高德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校本化课程整合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