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成因、影响及对策

2020-09-10 07:22陈钢薛莉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贸易结构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价值链

陈钢 薛莉

[摘 要]本文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新形势,回顾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匹配以及经济制度的差异等是诱因,经济不景气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为贸易摩擦提供了重要背景,中国出口市场过于依赖美国增加了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在分析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原因及其对中美和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并推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向价值链上游经济体寻求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结构;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经贸关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先后建立了中美商贸联委会、战略经济对话与全面经济对话等沟通协调机制,并遵守WTO和双边协定等多边规则,通过优势互补和利益交融等互利互惠关系,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全球价值链的效益。但是由于中美的结构性矛盾、贸易逆差扩大以及美国对未来贸易环境的负面预期等原因,全球化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实施关税制裁等贸易保护措施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并在2017年8月18日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后,于2018年7月6日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发动了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如表1)。截至2019年11月,围绕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结构性问题(包括出口补贴、国企补贴)以及贸易平衡等主题,中美两国已经进行了十多轮磋商,在此过程中,中美贸易摩擦也早已超出了贸易的范畴,逐步演化为关税摩擦、投资摩擦、技术摩擦、汇率摩擦以及金融摩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影响着全球经济形势,本文尝试对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厘清这种贸易纠纷背后的深刻影响因素。

二、中美贸易摩擦文献总结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统计(如图1),现有中文文献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在2004—2016年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轨迹,2004年起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显著增多,并在2011年前后达到顶峰,随后在2016年降至谷底。2018年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献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在总量达4094条的中文研究文献中,有1171条是在2018年出现的,占比28.6%。随后在2019年,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此前学术界的大量研究为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提供了知识标准,中国对于贸易摩擦的政策应对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储备性资源。从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的被引用次数上看,被引用次数在20次以上的研究文献为109篇,被引用次数在30次以上的研究文献为53篇,被引用次数在40次以上的研究文献为37篇,被引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研究文献为21篇,被引用次数超过100次的研究文献一共有5篇,都發表于2009年之前,说明中国学术界在很早之前就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有了深刻认识。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是谢建国于2006年发表在《管理世界》的《经济影响、政治分歧与制度摩擦——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证研究》,被引用次数为175次,作者认为中美的贸易状况主要受两国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差异的影响,两国的政治分歧和制度摩擦会恶化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冲突,因此从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中美的贸易政策环境和两国间的政治联系三个方面,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泊松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经济与产业保护是美国对中国贸易反倾销的最主要原因[1];被引用次数第二位的是于铁流和李秉祥于2004年发表在《管理世界》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被引用次数为151次,作者根据三种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中美贸易流动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后指出,只有中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对中国出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才能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美国限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出口的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美两国贸易的不平衡[2]。被引用次数第三位的是曾铮和张路路于2008年发表在《世界经济研究》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被引用次数为150次,作者通过运用贸易附加值指标、顺差以及价格指标对1997—2006年中国的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贸易利得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美国贸易的附加绝对价值在逐年增加,但附加值的比重却没有真正改变,认为贸易争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对贸易利益核算的方法存在差异[3]。总结来讲,商品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匹配以及经济制度的差异等是贸易摩擦产生的诱因,经济不景气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为贸易摩擦提供了重要背景,中国出口市场过于依赖美国加剧了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

三、美国制造贸易摩擦的现实动因分析

(一)贸易视角:两国贸易结构长期失衡

从1992年至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规模扩大了49倍,导致了中国对美国存在长期的贸易和货物顺差(如图2)。赵玉娟和彭剑波(2018)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出口价值最高的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却对中国施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限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低附加值产品以低价格优势被大量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造成了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进而导致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4]。但特朗普认为巨额的贸易差额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此为保护美国利益不惜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不仅大力提倡“以实力保和平”的理念,倡导“美国优先”,还破坏多变贸易体制,实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美国很早就存在贸易保护倾向,2008—2016年之间美国发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2259个,其中有2067个对中国造成影响,专门针对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99个,占比4.4%。相比之下中国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较少,中国发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1776个,其中有1682个对美国造成影响,专门针对美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46个,占比2.6%[5]。长期以来由贸易保护产生的巨大贸易差额使中国面临很大的贸易压力,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的正常贸易,虽然美国政府声称要解决对中国的贸易差额问题,但并不采取能根本解决贸易失衡的措施。

在市场的自发运行下,两国之间存在合理的贸易差额是跨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结果,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发生的正常现象,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无疑加剧了两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失衡程度,进而使差额扩大到了不合理的区间。

(二)政治视角:中国挑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张晓磊等人(2018)经过分析认为,美国此次挑起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多的是带有政治目的,此次美国向中国挑起贸易争端的原因是特朗普为获得下一任美国总统连任机会的政治竞选策略,由于美国低端制造业企业大量外迁,美国存在许多因此而失业的选民,为获得这些选民的关键选票,特朗普在竞选中做出实行“美国优先”政策的政治承诺,并声称会让美国制造业成功回归[6]。从更深刻的国际政治视角分析,美国担心中国会抢走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因此试图压制中国的崛起(高祥、刘道纪,2018)[7]。陈继勇(2018)把此次贸易摩擦放到中美两国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认为美国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的发展,此次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美国与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贸易地位上主导权的争夺[8]。

以非经济逻辑视域来看,中国具有优越的体制保障,在很多领域中能用较短的时间赶超别国,这是在一般市场经济下较难达到的效果,因此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的赶超方式,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争端正显示出中国迅速崛起造成中美实力对比失衡引起的美国朝野恐慌。

(三)科技视角:中国的部分技术已经赶超美国

2017年,特朗普前首席战略顾问Steve Bannon指责中国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在过去10年中通过强制性技术转让从美国拿走了3.5万亿美元的技术(李文,2018)[9],美国认为是中国的法律和政策存在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才使得美国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因此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发展(马治国、秦倩,2018)[10]。萨缪尔森曾假设,一个老牌国家周边的国家崛起后,那么这个老牌国家就会在技术上失去领先地位。随着中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增加,国内技术研发的平均成本一直在降低,持续推动着技术的创新,因此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都有超越美国的势头。杨飞等人(2018)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得出结论:中国的技术赶超使得两国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11],进而导致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丧失(邓仲良,2018)[12]。同时数据也显示2018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9%[13],的确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构成了巨大挑战。

在中国技术创新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美国表面上是针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实则将矛头指向《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正是中国制造业强势升级和美国制造业弱势回归之间的冲突激化了两国的贸易矛盾,使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四)利益视角:美国国际贸易利益占比下降

张帆(2018)通过研究指出,美国为维持全球霸权耗费了大量财力,并且美国政府认为其过于“慷慨”的对外开放了市场,导致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搭便车”现象,因此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在下降[14]。余振等人(2018)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与美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越接近,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和数量越高[15]。实际上,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确实在不断提升,2015年“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规定“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所有的投资和交易需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2018年3月26日人民币原油期货挂牌上市交易,直接对石油美元造成了冲击。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霸权地位确实不断地受到冲击,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度的增加以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产生了“催化剂效应”。

四、贸易摩擦对中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美国的战略焦虑:牺牲利益换取霸权地位

黄志刚(2019)指出,中国在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已经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战略焦虑使其对中国的战略从战略接触变为战略竞争对手[16]。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是美国对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重要举措,黄鹏等人(2018)从全球价值链对贸易摩擦具有缓冲作用的视角出发,选取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模拟中美贸易摩擦的效应,认为美国税改作为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基石,可以增加全球价值链对美国的依赖并增强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7]。但樊海潮和张丽娜(2018)从中间品贸易的角度对两国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后得出结论:贸易争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降低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可当美国提高进口中间产品的关税时,其国民福利水平会发生恶化[18]。同样,倪红福等人(2018)在美国加征关税的情境下,利用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表和分行业关税率数据进行测算分析,也得出结论:中美两国互相增加关税的行为会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的幅度大于中国,美国人民因贸易摩擦遭受的福利损失也大于中国[19]。2019年5月22日,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一项最新联合调查显示,高达74.9%的美国在华企业称关税的增加对其业务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应对负面影响,这些企业不得不实行“身处中国,服务中国”策略,即将产品制造和采购在中国本土化,并主要服务于中国市场①。由此可见,贸易摩擦不仅损害了美国国内人民和企业的利益,也极大地伤害了美国在华企业的竞争力。

(二)中國面临挑战:就业和现代化进程受到影响

仅在2012年,中国每1000美元货物出口的增加值就有621美元,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对中国就业的拉动为59人次,中国出口贸易领域产生的就业岗位接近1.2亿②,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无疑会对中国的就业、出口和制造业产生负面影响(谭青山,2017)[20]。美国将持续通过操纵汇率以及贸易制裁等手段打压中国,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仍然在可控范围内,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但从长期来看,此次贸易摩擦意味着中国计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面临很大挑战。尤其是在贸易摩擦逐渐升级为技术摩擦的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刘薇(2019)在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同等条件下美国对高技术出口管制宽松国家的科技创新影响程度是中国的3.93倍,即美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确实会阻碍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21]。中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美国继续提高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封锁程度,中国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进军的现代化进程无疑会受到影响(朱珠、李松梁,2019)[22]。

本文参照郝宇等人(2019)[23]使用情景分析预测贸易摩擦对中国主要能源相关行业影响的方法,依据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后中国GDP增速的走势,对未来中国GDP增速受到的影响做出预测:此次的贸易摩擦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外部压力,从短期来看,如果中美能达成贸易协议,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将会变小,GDP很可能会以6%左右的增速稳定持续增长;如果中美不能达成贸易协议,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会变大,GDP增速将受贸易摩擦的影响进一步下跌(如图3)。从长期来看,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后,美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压力会释缓。

(三)世界经济受损:贸易摩擦带来的弊大于利

贸易摩擦虽然减少了部分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但作为间接维持中美贸易关系的东盟、欧盟和加拿大却获得了因两国贸易摩擦所损失的部分利益,如2018年7月,日本与欧盟签订日欧EPA自贸区协定宣布99%的商品互免关税、中国和德国签署高达300亿美元的商业协议等。这种贸易转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高层次的合作,但从整体来看,贸易摩擦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利益损失要远远超过因贸易转移而得到的利益。21世纪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美国挑起的贸易冲突不仅破坏了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还会对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这种负面影响会通过国际价值链传导至多个国家,最终增加全球贸易壁垒,影响新技术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传播(赵瑾,2019)[24]。林克明(2019)经过研究指出,美国增加10%的关税会造成大部分经济体GDP降低1%—4.5%,但如果美国增加40%的关税,那么全球经济将很快步入“大萧条”[25]。OECD和IMF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短期内将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长期内将导致全球的生产率降低和福利的减少。

五、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的外部对策分析

(一)合理利用并推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

WTO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164个成员国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8%,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石(刘志昌、邓纯东,2018)[26]。根据WTO条款,签约国利益受损时如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应向WTO提交争端解决申请,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坚定自由贸易的立场,利用WTO提供的多边贸易规则约束贸易保护行为,发挥中国作为WTO核心会员国作用,加强谈判博弈(王泽君,2019)[27]。但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WTO的多边贸易体制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当前世贸组织存在着三大危机: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受到挑战;个别WTO成员滥用世贸规则中的安全例外条款;个别WTO成员采用单边措施,无视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与世界各国一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贸易自由化的主渠道地位,坚持多边贸易体制非歧视和开放的核心价值,保障发展中国家成员为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空间和灵活性,积极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以增强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积极向价值链上游经济体寻求合作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已经从原来遵循WTO规则逐步转变为“美国优先”和以美国为主导的单边贸易模式,从美国退出TPP并主导北美自贸区协议修订谈判、美韩自贸区协议更新谈判等行为可以看到美国的贸易对象正在转变为处于价值链上游的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比重从2013年的25.8%提高到2018年的28.3%,对自贸伙伴出口比重已提高到35.5%,对新兴市场出口比重也从1991年的23%提高到2018年的57.7%④,但是与处于价值链上游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并不频繁,那么中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要积极地与发达经济体以及处于价值链上游的经济体建立健康稳定的贸易关系。从两方面来讲,一是要继续坚持“向东开放”,通过广泛接触美国各州中小企业和高层次磋商等多种渠道,争取美国社会与民间的友好关系,维持向美国出口的份额;二是要积极推进“向西开放”,通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加强与欧洲贸易合作,如与欧盟等经济体构建自贸区等,形成新的价值链闭合来巩固与大型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借以缓解美国再平衡战略带来的压力(黎峰、曹晓蕾、陈思萌,2018)[28]。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加入WTO初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但随着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重大成效,2018年中国支付的外国专利许可费和技术使用费超过300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4倍,每年平均增长13.2%⑤。中国的创新活力让美国感受到威胁,美国认定中国存在使用低成本复制美国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的行为,借此理由实施技术封锁,压制中国的竞争能力(余永定,2019)[29]。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⑥。面对美国的技术出口管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大力提高在高技术行业十大领域⑦的研发投入,并提高企业原始创新的兜底政策保障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向高技术价值链环节延伸,努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根本上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杨飞、孙文远、程瑶,2018)[30]。

注释:

①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us.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905/20190502867677.shtml.

②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

③商务部召开世贸组织改革有关问题新闻吹风会,http://us.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811/20181102810560.shtml.

④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us.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903/20190302841844.shtml.

⑤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us.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906/20190602869526.shtml.

⑥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讲话。

⑦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0个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谢建国.经济影响、政治分歧与制度摩擦——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8-17,171.

[2]于铁流,李秉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9):67-72,80.

[3]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36-43,85.

[4]赵玉娟,彭剑波.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成因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6):40-43.

[5]吴光宇,李曌宇.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3):42-45.

[6]张晓磊,张为付,崔凯雯.贸易利益分配失衡与贸易摩擦——兼论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思路[J].国际贸易,2018(10):52-57.

[7]高祥,刘道纪.中美贸易摩擦的趋势及其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4):121-130.

[8]陈继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5):72-81.

[9]李文.中美贸易摩擦尖锐化的深层客观原因[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6):19-29.

[10]马治国,秦倩.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评价与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29-38.

[11]杨飞,孙文远,程瑶.技术赶超是否引发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99-117.

[12]邓仲良.从中美贸易结构看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10):80-92.

[13]高建来,曹文建,崔婷婷.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机制及路径分析——基于扩大进口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9(9):4-7.

[14]刘建丰.加快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第二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专家视点[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4):5-21.

[15]余振,周冰惠,谢旭斌,王梓楠.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7):24-42.

[16]黄志刚.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经济形势[J/OL].企业经济:1-13[2019-10-28].

[17]黄鹏,汪建新,孟雪.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与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56-174.

[18]樊海潮,张丽娜.中间品贸易与中美贸易摩擦的福利效应:基于理论与量化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9):41-59.

[19]倪红福,龚六堂,陈湘杰.全球价值链中的关税成本效应分析——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J].數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8):74-90.

[20]谭青山.特朗普执政下的中美贸易探戈双人舞[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3):112-121,206.

[21]刘薇,张溪.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9):35-43.

[22]朱珠,李松梁.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启示[J].新金融,2019(2):23-29.

[23]郝宇,赵明远,高尚.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2-19.

[24]赵瑾.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中国方案:开放、协商、平等、合作、共赢[J].国际贸易,2019(6):41-47.

[25]林克明.贸易摩擦下中美贸易依存度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4):146-148.

[26]刘志昌,邓纯东.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的原因、影响及中国应对策略[J].当代世界,2018(12):56-58.

[27]王泽君.中国参与贸易全球化的法治路径——以中美贸易摩擦解决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17):134-137.

[28]黎峰,曹晓蕾,陈思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影响及应对[J].经济学家,2019(9):104-112.

[29]余永定.中美经贸摩擦的再评估与展望[J].新金融,2019(8):4-10.

[30]杨飞,孙文远,程瑶.技术赶超是否引发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99-117.

(责任编辑:董玥玥)

猜你喜欢
贸易结构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应对措施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浅析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浅析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