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舰上中国人罗森对日本的自信式观察

2020-09-10 07:22胡天舒
外国问题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森

[内容摘要] 1854年,美国“黑船”再次驶向日本,并与之签订了日本近代第一个国际条约《神奈川条约》,从此宣告了德川二百余年锁国时代的终结。在此次佩里的舰队上,中国人罗森以翻译者的身份随之前往,见证了日本开国的最初过程,并将其在日见闻整理成《日本日记》发表。从罗森的游记可以看出他面对日本人时的自信,这种自信一方面表现在他对中国礼教的传统自信,并以此作为评判日本风土人情的标准;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国时间早于日本,而罗森又是美国赴日签约的随员,遂不免有率先开眼看世界人士的近代自信。罗森的自信中折射出的清廷托大情结,给东亚地区的“落差一权力”结构赋予了延续性的想象。他的日记试图证明,中国虽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但依旧是“天朝上国”,对西方文明也未尝表现出过多的青睐;但与中国相比,长期锁国的日本,却依然草昧未开,不足道焉。

[关键词]罗森;《日本日记》;传统自信;近代自信;国势逆转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01( 2020) 01-0050-05

罗森(1821 1899年),字向乔,广东南海人。1854年曾接受其美国友人传教士卫三畏(S。W.Williams)的邀请,以翻译者的身份随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M.C.Perry)所率舰队远赴日本。因此,在《大日本古文书>所收录的关于1854年日本开国的史料中,人们可以从《米利坚人应接之图>上看到众多美国官兵之间有一个拖着长辫子、头戴瓜皮帽的中国人,并被标注以“清朝人罗森”字样。①可以说,罗森不仅是日本开国的见证人,目睹了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的整个过程,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正式出访日本并与日本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过文化交流的第一人。

正如黄遵宪所言,中日之间“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②中日之间的历史交流虽源远流长,但由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及士大夫们有强烈的中华文化优越感,从未对日本加以详细研究,并且即便有,也只是将其描绘成蔑视有加的“蕞尔岛国”,所以,直到1848年福建巡抚徐继畲在编写《瀛环志略>时,仍然把日本说成是由对马、长崎、萨峒马三岛组成的弹丸之地。③这意味着,直到近代初期,中国人的对日认识仍然是十分模糊的;而罗森赴日前对日本地理的基本认知,亦大体未出其左右。1854年1月17日,罗森随佩里舰队从香港出发,途径台湾海峡、琉球群岛,于2月11日到达日本江户湾。在日滞留期间,罗森随佩里一行赴下田、箱馆等地巡视,在见证了日美两国签订《神奈川条约》的全过程后,于6月底离开日本,经琉球、浙江、福建等地,八月初回到香港。回国后,罗森将在日期间的所见所闻整理为《日本日记>,并于1854年11月、12月、1855年1月分三期发表在香港英华书院主办的中文月刊《遐迩贯珍>上,成为近代中国人亲历日本的最早见证。

一、中华文化比对下的日本初印象

鸦片战争发生后,仍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日本却十分关注堂堂“儒学大国”何以会在与“英夷”的较量中惨败。唯此,中国知识分子所撰写的关于世界舆地和鸦片战争情况之类的书籍也随之被引进日本并广为流传。然而,这个阶段中日两国人士之间的直接交往很少。由于德川幕府于1633年起陆续颁布了系列锁国令,致使中国赴日人员仍以商人为主,且活动区域仅限于长崎一隅。作为近代中国正式访问日本的第一人,罗森的《日本日记》虽只有区区数千字,其记载亦不甚丰富,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他亲眼所见之日本的鲜活状态,同时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罗森本人的激动与骄傲。

在罗森的游记中,处处充溢着一个初访异国者的新奇,也时时能看到将这种异域体验与中国境况进行比较时他心情的变化。例如,在看到日本的坟墓时,他认为这“与中国之明冢无异”;在下田参观时,他觉得日本“女人织布与中国无异”,“打铁做木,亦与中国略同”;在日人远藤赠送其两幅绘画后,他认为“所绘亦与中国无异”;在与佩里、卫三畏一同参加日本官员所张设的宴席时,他虽感到“食物多与中国无异”,但看到菜肴中只有鲜鱼、蚝蚬、鸡蛋、萝卜、黄酒而没有牛羊猪肉时,又让罗森觉得其“万不及中国矣”;在箱馆,罗森还记录了那里的店铺模样——“用纸糊,多称野屋、龟屋”,店铺内多有丝绸在出售,“但不及中土”。①可见,在罗森的异域初体验中,处处充溢着新奇与比较,而所有比较与衡量的标准均为罗森所熟悉且长期浸润其中的中国风土文化。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人心目中,中國是一个文化上的先进国家,日本人对中国也普遍怀有深深的敬意。②中国、中国的文明和文化对日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异国的情趣,更重要的还是道德标准、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罗森在日本驻留期间,与日本士人频繁交流,也在此过程中对中国的文化大国身份进行了自我确认。在舰队行至琉球时,罗森指明琉球“自明以来,世封王爵,叨列藩篱”,并在琉球那霸游玩时,“见街上儿童甚多,分以铜钱,各极欢喜”,俨然一派“长者”施舍风范。因日本文人多识汉字,因此虽言语不通,但罗森亦可与其笔谈。在笔谈过程中,日人“叙邂逅相遇,景仰中国文物之邦”,这无疑更增强了罗森的自信。不宁唯是,罗森以为,“日本人民自从葡萄牙滋事,立法拒之,至今二百馀年,未曾得见外方人面,故多酷爱中国文字诗词”,③于是,罗森在日期间频频有日人登门请其“录扇”,在横滨一月便为日人书写扇面五百余柄,而在下田更多达千余柄,日人对中国文化的景仰由此可见一斑。

此时,以孔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在日本仍然拥有较为强势的话语权,多数日本人对“汉意”的追寻已经渗透到生活点滴乃至内心深处。当罗森询问日本的取士之方时,浦贺府的官员合原操藏回答:“文、武、艺、身、言皆取,而诗不以举官”,而且,“所读者亦以孔孟之书,而诸子百家亦复不少”。这样的回答无疑进一步增进了罗森对中国文化在日本有重要影响印象的确认。于是,在日本人反过来问罗森中国的取士之方时,他自豪地告知:“中国读孔孟书,伸明孔孟之理”。那么,在彼时的日本人看来,孔孟之道究竟地位如何呢?罗森在日期间,日本官员平山谦二郎与其交往甚密,平山在返还借阅的罗森所著《南京纪事》和《治安策》时曾附一封长信,在信的末尾,平山嘱托罗森道:“请足迹到处,必以此道说各国君主,是继孔孟之志于千万年后,以扩于全世界者也。”毫无疑问,这样的嘱托无疑让罗森生发出强烈的使命感,亦更增进其用中华孔孟礼教来评判事物的自信。于是,当看到日本“男不羞见下体,女看淫画为平常”时,他自然心生憎厌;听闻“男女同浴于一室之中,而不避嫌者”时,则更会嗤之以鼻。在罗森看来,这些都完全背离了中华儒家传统礼教,均不可取。④如前所述,罗森曾接受过平山的嘱托——将孔孟之志扩于世界,于是,他在与日本官员笔谈时遂称:“我在其船(美国舰队)不过三阅日也,但我不管其事。倘我能言,我必教之以仁义”。①这表明,此时的罗森对于中国文化仍然具有较强的自信,并延续着中国传统观念中儒家思想的仁义观念,认为日本人所学习的中国文化与思想也同样应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和采纳。

罗森的笔触显示,作为日本文化的母国,古代中国的对日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而汲取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对罗森的到来表现出更为欢迎的态度且流露出更多的亲切感,也应该是十分自然的。同时,罗森作为中国近代赴日交流之第一人,其在日本所见所闻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和溢美,也不失正常。

二、西方文明下的对日再观察

中国因鸦片战争而被迫开国,时间上早于日本十余年。罗森赴日前一直在香港居住,与欧美传教士接触颇多,还会说一点英语。卫三畏曾评价他是“具有良好造诣的老师”,“罗先生通过为日本人写诗而与当地人相处融洽,虽然日本人不会说汉语,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笔谈交流,正是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以及罗森个人干净利落的礼仪与举止使他获得了日本人的尊敬”。②正因如此,他作为美国人赴日签约之一员,又不免有作为率先开眼看世界人士的自信。日人明笃在笔谈时询问罗森“子乃中国之士,何归鴃舌之门?孟子所谓下乔木而人幽谷者非欤”的话,显然对罗森为美国人充当翻译这一低下工作而感到惊讶与不解。罗森遂以诗作答日:“东夷习礼终无侣,南园多才自有真。从古英雄犹佩剑,当今豪杰亦埋轮。乘风破浪平生愿,万里遥遥若比邻。”③

不难看出,罗森对自己在日美签约中所起的作用十分肯定,同时又认为,世界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已然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人们应当勇于走向世界,这表明,其眼光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话语之间似乎暗藏了某种弦外音,即这种胸怀世界的开放态度,不单单是他罗森一个人如此,还反映了罗森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于是,其笔触可以理解的走向,便自然铺展于让日本人自惭形秽的相关描述中。罗森之所以在游记中不时营造出一种日本落后、野蛮、愚昧和无知的氛围,原因亦在于此。这一点,在记录那霸的风俗时,罗森似尤显如此。

自认为是近代人的罗森,执拗地将那霸比拟为“上古之世”,这千余年的“穿越”显然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更是罗森心目中文明与野蛮的落差。当看到日本人将代表其文化的纸扇、烟包、布帛等物品作为礼物馈赠与美国人时,罗森面露轻蔑,认为这些物品做工粗糙,美国人亦未必将其放在眼里。而日本人面对美国军舰的来访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做法则更让罗森感觉愚昧可笑。在横滨,罗森看到,“日本官艇亦有百数泊于远岸,皆是布帆,而军营器械各亦准备,以防人之不仁”。而在箱馆,罗森“不见一妇人面”,且“铺户多闭”,原来是当地人民不知道美国人来访的意图,因此“先逃于远乡者过半”。④卫三畏亦记录了此类情况:当他到函馆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人十分惊慌,他们把妇女和孩子送到乡下避难,以至于在城镇里几乎只能看得见男人,诸如此类的举动在罗森看来,是一种只有与外界长时间隔离后才会发生的无知的表现。

那么,当时的日本人究竟是如何看待美国舰队的这次来航呢?日本又是否真的如罗森在日记中所述的那般闭塞、无知和落后呢?罗森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美国向日本展示其馈赠礼物的场景:

亚国以火轮车、浮浪艇、电理机、日影像、耕农具等物赠其大君。即于横滨之郊筑一圆路,烧试

火车,旋转极快,人多称奇。电理机是以铜线通于远处,能以此之音信立刻传达于彼,其应如响。日

影像以镜向日绘照成像,毋庸笔描,历久不变。浮浪艇内有风箱,或风坏船,即以此能浮生保命。耕

农具是亚国奇巧耕具,未劳而获者。大君得收各物,亦以漆器、瓷器、绸绉等物还礼。①“人多称奇”表明,日本人对待美国所赠物品是充满了好奇之心的。不仅如此,佩里亦在其日记里更为详细地描述了日方如何配合其赠送礼品的展示活动,以及对其所赠礼品的围观与兴致:

日本当局提供了一切可能的设施:他们的工人搭建了若干棚子以保护物品免受恶劣天气的影

响;一块水平的地面用来铺设小火车头运行所需的圆形轨道,并为延长电线架设了柱子,在所有的

工作中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日本人怀着天真和孩子气的喜悦,看着机器布置和组装的结果。

……日本政要们和许多百姓日复一日地聚集在一起,急切地恳求美国人展示如何使用电报,并目不

转晴地看着他们发送和接收通信信息。②佩里的记述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日本人对于美国舰队带来的近代化科技产品的好奇与喜爱,佩里对日本人如何感受所赠火车的描述则更加有趣,因火车按正常比例进行了缩小,所以人们无法进入内部正常感受它每小时二十英里的速度.于是,好奇的日本人直接骑在了火车顶上,他们宽松的长袍随风飘扬,这些人迎着风趴在火车车厢上,饶有兴趣地咧着嘴大笑。③佩里的“黑船”来航,让日本人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许多年轻人主张在本源上查究西方文明的技术优势,④同时也激发了日本人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

与日本人的反应相迥异的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美国代表亦曾赠送几座火炮模型和一些军事技术的书籍等给中国代表耆英,耆英当即表示中国对此类“利器”不感兴趣,并说他相信“中国的和平已经确保无疑了”,⑤其“大国优越感”了然于目。罗森在日记中流露出的优越感,由此也便不难理解。此时的中国对先进的西方文明尚显现出些许傲慢与不屑,更不要说对一直在东亚文化圈中位处下端的日本了。

三、自信遮蔽下的中日国势逆转

如前文所述,罗森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正式访问日本的第一人,其日记的字里行间均透露出来自“大国的自信”。此时的清政府,虽然已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国,初次体验了西方近代国家的坚船利炮,但是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乃“天朝上国”。特别是在对日问题上,正如韩东育教授所言:“‘落差一权利’结构,可以为我们观察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本质,提供分析依据”。他认为,价值取向、政治制度和经济条件这三个要素组合能否形成“落差一权利”结构,往往取决于“高下相倾”的态势是否具备,而此态势需要满足的两个必要条件为:高端事物是否代表了强势、优势和趋势以及高端事物能否准确地反映并回应处于下风者的欲望和需求。⑥显然,此时中日之间的关系还在延续着东亚地区传统的“落差一权力”结构。而这时的清政府自然以为中日两国的“高下相倾”局面依然故态,中国无疑还是东亚的核心,即便不能与欧美西方国家相抗衡,但强于日本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真的是一蹴而就的吗?幕府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真的已将日本完全置于孤岛并与世隔绝了嗎?

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国,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中国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日本影响极大,这一点也毋庸讳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近世以来日本学者的思想变化时就会发现,日本古学派已经开始轻视或忽视理学家所看重的内在道德修养,而选取中国儒学中“经世济民”的实用部分,并重新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也是为何有学者将“古学”称为“实学”的重要原因。①正因为在日本思想界曾占据统治地位的朱子学被学界否定,才使得系统地引进西方学术成为可能。事实上,即便在锁国时代,中国与荷兰作为向日本输送西方文化的两条渠道,亦从未中断。②一方面,许多洋书的汉译本从上海、香港、澳门等地输入长崎,对日本的近世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18世纪的日荷贸易中,书籍也已经成为日本进口商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书籍显然亦影响了日本未来的发展。正因为有了这些书籍,“兰学”才逐渐帮助日本开启了至关重要的知识体系的更新过程。“兰学”创立者之一的杉田玄白认为,用朴实无华和直截了当的语言书写的兰学似乎才更为明晰,学习者的进步也更为迅速。③事实上,荷兰人在与日本人所进行的。兰学”交流中,已隐蔽地裹进了各类西方价值。④而兰学的发展又为日后日本“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进一步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社会的转型,这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日本人了解了近代社会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进步。这其中,日本人对于新科学、新知识的主动性学习可以说曾发挥过极大的作用。因此,虽然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较之中国还要早七十余年,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其落后的程度,也没到罗森所渲染的那种程度。

虽说闭关锁国的日本确曾因缺席世界历史舞台两个世纪而显得有些“无知”,但是,日本人对于中国政治的状况与发展的关心似乎从未停止。罗森在与日本人士笔谈期间,屡屡被问到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而罗森将其所著的纪录太平天国事宜的小册子《南京纪事》借予平山看后,更是引起了平山的关注与重视。他不但对该书进行了仔细研读,与罗森探讨其中利害,还将其做成抄本流传起来,且不久后便被做成名日《满清纪事》的木版活字本。曾欲随佩里舰队“周游五大洲”的吉田松阴将《南京纪事》翻译成日文版本《清国咸丰乱记》,刊行后还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⑤相比之下,此时的中国对日本却是一无所知。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可如此重大的事件也未曾立即引起中国朝野的关注。当日本政府1871年派遣大藏卿伊达宗城与李鸿章商议中日两国签约问题时,已开始尝试依照中国与西方国家签约的惯例,来索取“一体均沾”的特权了。如此做法自然遭到中方的反对,尽管在日方的竭力要求下双方最终还是签订了形式上平等的《中日修好条规》。至此,中国一直延续的封贡关系体系,开始了被推翻的过程。清日建交后,中国派遣的驻日使臣似乎并没有看得起日本,并依旧以一个上国人的姿态陶醉于与日本汉学者的诗词唱和与觥筹交错中;而黄遵宪所苦心著述、里面充满了日本维新巨变内容的《日本国志》,完成后竟被总理衙门束之高阁八年,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才被刊行。以至于马关约成后袁昶慨叹,若该书早行流布可省去2亿两白银赔款;而不了解该书遭遇的梁启超还怪罪黄遵宪说,“知今中国之所以弱”,乃在于黄氏“成书十年久谦让不流通,令中国人寡知日本,不鉴不备,不患不怵,以至今日也”。⑥这意味着,罗森在日本问题上的许多看法,特别是那些先人之见,不过是对总理衙门日本观的一个投影;而这种偏执的投影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甲午战败的伏笔。

(责任编辑:郭丹彤)

①董灏智:《儒学经典结构的形成及其在近世日本的变迁——以“四书体系”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第172页。

②冯玮:《对日本“锁国时代”吸收西方文化状况的历史分析》,《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③马里乌斯.B詹森:《19世纪初的日本》,《剑桥日本史>(第5卷:19世纪),马里乌斯.B.詹森主编,王翔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9、91页。

④韩东育:《德川幕府后期日本财政改革的正当性悖论》,《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⑤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人物研究》,第11页。

⑥李长莉:《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第38页。

② Matthew C.Perry,Francis Lister Hawks,Lambert Lilly,Narrati-oe of the Er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Performed西1 the Years 1852,1853 and 1854,Washington: Beverley Tucker,SenatePrinter,1856,p.357.

③ Matthew C.Perry,Francis Lister Hawks,Lambert Lilly,Narrative of the Erpeditiono,an American Squadron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Performed in the Years 1852,1853 and 1854,p.358.

④平川佑弘:《日本转向西方》,《剑桥日本史》(第5卷:19世纪),马里乌斯.B詹森主编,若林正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18页。

⑤钟叔河:《日本开国的见证》,《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26页。

⑥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0期。

①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人物研究》,第11页。

②卫三畏:《佩里日本远征随行记(1853-1854)》,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第107、386页。

③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第45页。

④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第32、33、34、44页。

①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32、41、45、33、34、44页。

②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徐静波、李建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4页。

③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第32、34、38页。

④罗森:《日本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三),钟叔河编,第37、45、36、40页。

①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人物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15年,第2页。

②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人境庐诗草》卷3,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③徐继畲:《瀛环志略》卷一,台北: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第63页。

[收稿日期] 2019-07-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日游记的‘自 他’审视结构与两国政治互疑的见闻来源研究”(编号:19BSS050)。

[作者简介]胡天舒(1982-),女,吉林舒兰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罗森
救命
妈妈,我爱你
一对好朋友
罗森中国成功背后的21条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启示
丢失了两块钱的车
武汉市便利店发展策略研究
这家只有2%直营店的日本便利店为何被推崇?
摄影师“与狮子为伍”
丢了两块钱
丢失了两元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