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王衔探析

2020-09-10 07:22刘亮
外国问题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埃及

[内容摘要]古埃及国王的王衔既用于将其持有人与其他国王区分开来,又承载着政治口号的功能。新君在确定王衔的过程中,虽需遵循一定传统,但更要考虑当时的局势。第二十王朝是新王国时代埃及由盛转衰的关键期,埃及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分析该王朝王衔用词的共性,可以印证现实因素确实迫使该王朝国王较之前两个王朝更加重视安全、秩序、长寿等话题。后期国王的王衔在措辞方面较前任有更多变化,可能体现了各种政治势力围绕王位继承而进行的争斗,并预示了埃及在该王朝结束后的分裂。

[关键词]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王衔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01( 2020) 01-0098-05

古埃及人称王衔为nhbt,该词源于动词“确立”(nhb)。在国王登基仪式当中有一环节是由祭司代神将王衔授予国王,①可见王衔的授受与国王身份的确立有一定关联。由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4942345年)起,整套王衔常由5种名衔构成。古埃及人称名衔为“大名”(rn wr)、“真名”(rn m3、)或“名”(rn),五种名衔依次为荷鲁斯衔(Hrw)、两女神衔(nbty)、金荷鲁斯衔(Hr nbw)、②上下埃及之王衔(nsw bjty)和拉之子衔(s3 r),每种名衔由若干短语构成,以表达一定寓意。各种名衔最初应有不同分工,但在第二十王朝时,前三种名衔的分工已颇为模糊,且多见于官庙、王陵等建筑或御用器物上面的铭文,在日常行文中常被省略。第五种名衔则是国王在降生时获得的本名,虽为今人熟知,但古埃及人也有类似于避讳的传统,较少以此指代国王。仅第四种王衔在古埃及文献中最多见。另外,第二十王朝在金荷鲁斯衔的后面增设一君主衔(jtj),该名衔初见于第十八王朝,但只在第二十王朝形成惯例。

国王在登基时获得整套王衔,除个别国王因重大事件而变更其王衔措辞,多数国王终生只采用一套王衔。王衔除用于区分不同国王,也承载着宣传功能。相较于冗长的官方文献,王衔短小精悍,颇似现代的政治口号。国王在登基时可通过王衔言简练表达统治集团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另一方面,当国王在攻伐、营建等方面取得成就之后,有时会在特定场合勒石表功并采用专门设计的王衔,以增强宣传效果。例如拉美西斯三世就在其葬祭庙的墙壁上以10余套冗长的王衔结合浮雕与铭文记述其抵御外敌和兴建神庙的功绩。但这类王衔不在全国通行,因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王衔既如此重要,每当新王登基时,为王衔选择合适词汇的过程必不能草率。学界目前对此过程虽知之甚少,但普遍认为其应由大官僚、大祭司、新王或其代理人共同参与。③学界已以古埃及各主要王朝或时代为单位,对其王衔進行了对比研究,①但往往侧重于分析国王们在选词方面的继承性,忽视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及其历史原因,仿佛统治集团在决定王衔时只是一味堆砌美好但空洞的词汇,或埋头于故纸堆而丝毫不理会现实。因之,本文试以第二十王朝为对象,以同一历史时期的第十八、第十九王朝为对照,通过归纳王衔的选词偏好,探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

一、第二十王朝的王衔概况

第二十王朝(约公元前1186 1069年)属于埃及最鼎盛的新王国时代,但相较于前两个王朝,其又是埃及由盛至衰的转折期。该王朝经历了由塞特内赫特至拉美西斯十一世共计10名国王约120年的统治,其主要国王的王衔依次为:②

荷鲁斯:强健公牛、体魄强壮;两女神:如塔彻嫩般升起之形象;金荷鲁斯:屠戮九弓、王国美丽;君主:体魄强健、武备之主;上下埃及之王:拉之升起强大、拉所选;拉之子:塞特内赫特;荷鲁斯:强健公牛、王国美好;两女神:如塔彻嫩般有盛大塞德节;金荷鲁斯:寿数绵长、如阿图姆般;君主:守卫黑土地、驯服异邦;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强大、阿蒙所爱;拉之子:拉美西斯(三世);荷鲁斯:强健公牛、因秩序而生;两女神:守卫黑土地、驯服九弓;金荷鲁斯:寿数绵长、武备强大;君主:众神所生、使两土地出现;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强大、阿蒙所选;拉之子:拉美西斯(四世);荷鲁斯:强健公牛、秩序持久;两女神:[无考];金荷鲁斯:寿数绵长、如阿图姆般;君主:守卫黑土地、驯服异邦;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强大、拉使之显现;拉之子:拉美西斯(五世);荷鲁斯:强健公牛、力量强大;两女神:武备强大、抵御万敌;金荷鲁斯:寿数绵长、如塔彻嫩般;君主:塞德节之主、守卫黑土地;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之主、阿蒙所爱;拉之子:拉美西斯(六世);荷鲁斯:强健公牛、身为国王而俊美;两女神:守卫黑土地、驯服异邦;金荷鲁斯:寿数绵长、如阿图姆般;君主:塞德节众多、如阿蒙拉般;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强大、拉使之显现;拉之子:拉美西斯(七世);荷鲁斯、两女神、金荷鲁斯、君主:[无考];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强大、拉所选;拉之子:拉美西斯(八世);荷鲁斯:强健公牛、升起于底比斯;两女神:武备强大、使两土地复生;金荷鲁斯:寿数绵长、如安捷提般;君主:王国广大、镇压九弓;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灵魂美好、拉所选;拉之子:拉美西斯(九世);荷鲁斯:强健公牛、向拉敬拜;两女神、金荷鲁斯:[无考];君主:[无考]、使两土地复生;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显现、拉所选;拉之子:拉美西斯(十世);荷鲁斯:强健公牛、拉所爱;两女神:武备强大、抵御万敌;金荷鲁斯:体魄强健、使两土地复生;君主:安享秩序、使两土地安定;上下埃及之王:拉之秩序持久、普塔赫所选;拉之子:拉美西斯(十一世)。

总体而言,除首代国王之外,其余国王的王衔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模仿前朝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王衔的措辞,尽管此人的直系子孙并不以此方式表达对其的景仰。另外,除拉之子衔外,每种名衔均由两个短语构成,短语之间为并列或偏正的关系。

荷鲁斯衔均以“强健公牛”(k3 nht)作为第一个短语,此做法始于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一世。由于此人在古埃及历史上最先进军至幼发拉底河流域,后世国王纷纷以“强健公牛”作为王衔的第一个短语,以示效仿,直至第二十二王朝中期才放弃这一传统。但该名衔的第二个短语在主衔的全部短语中最具个人特色,因而笔者将在下一节结合该王朝的历史择要分析,本节着重归纳名衔中的共性。

两女神衔在新王国时代强调国王在世俗层面上的职责。君主衔与之虽隔有金荷鲁斯衔,但内容却与之互补。同一短语既可被这个国王用于两女神衔,亦可被那个国王用于君主衔。从第二任国王开始,两种名衔的四个短语当中必有两个用于强调国王的军事职能,即御敌和卫国。表示御敌的短语仅笼统地以外邦(h3swt)、九弓(pdt psdt)或万众(hfnw)泛指敌人的国土、部落、人口,未明确表述敌人的身份。而在强调卫国的职责时,第二至第七任国王均借用拉美西斯二世王衔中的“守卫黑土地”( m'k kmt) -语。最后三任国王放弃该短语,改而表示要使两土地(t3wy)复生(snh)或安定(shtp)。无独有偶,第十八王朝最后两任国王也曾以类似短语在金荷鲁斯衔中表示要使两土地复现(shpr),所谓“两土地”指尼罗河两岸,亦为古埃及人对其固有领土的称呼,与“黑土地”的所指并无不同。但由空泛的守护埃及到具体的使埃及复现、复生和安定,其转变恰恰反衬出王朝末期的没落、凋敝和动荡。这一巧合说明两个王朝末期的统治集团对于局势恶化具有清醒认识,并赋予国王扭转局势的使命。尤其拉美西斯九世的其他名衔也一反几名前任的传统,同样蕴含改弦更张的志向,但可惜其实际行动已不可考。

在御敌和卫国之外,“塞德节”(H、bw sd)与“武备”(hps)两个话题在这两种名衔中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共有三名国王在此表达了对塞德节的渴望。该节庆原则上首次举办于国王登基后第三十年,此后每三年举办一次。尽管学界对其用途有不同看法,但其在古时无疑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①第十八王朝有多名国王虽未在王衔表达对该节庆的企盼,却敢于打破原则提前举办。第二十王朝的国王对于举办节庆满怀期望,却在原则面前缩手缩脚,唯独拉美西斯三世如愿以偿。另外,从拉美西斯六世开始,“武备强大”(wsr hps)-语频频出现。但正是此人放弃了埃及在西亚的全部据点,其后的国王更是毫无对外用兵的迹象,②可见该短语并非陈述事实,而是表达对强大武备的渴望,反衬出武备废弛的事实。反观第十八王朝,埃及处于对外扩张时期,国王却不在王衔中谈论武备,威严( nrw)、声望(f3w)、法律(phw)才是国王所关心的话题。总之,第二十王朝两女神衔与君主衔虽蕴含浓烈的战争意味,但反衬出该王朝对于安全问题的焦虑。前期几位国王尚有闲暇对塞德节有所期待,但多不能如愿,后期的国王则只能祈求武备强大,尤其最后三任国王无疑已察觉其王朝正走向末路并表达了扭转局面的愿望。

该王朝的金荷鲁斯衔高度雷同,仅初代和末代两名国王与众不同。其余国王均以“寿数绵长”(wsrrnpwt)作为第一个短语。该短语出自拉美西斯二世的金荷鲁斯衔,且此人乃古埃及最长寿的国王之一,拉美西斯三世借用该短语显然包含了祈求长寿之意。同时他将太阳神阿图姆当作比拟对象,也是希望其寿命如太阳般永无止境。其后的国王纷纷效仿,比拟对象则另有地神塔彻嫩与重生神安捷提(、ndty)。然而,拉美西斯三世之后的国王大多仅在位数年,绝嗣情况比比皆是,他们对寿数绵长的执着反而凸显了其对长寿的渴望。与之相较,前两个王朝的金荷鲁斯衔具有更广泛的取词范围,秩序、声望、威严(sfyt)、威慑力(snd)都可以作为话题。而且,那些国王更加自信,时常在王衔中自称为太阳神拉之化身(hprw),自然具有太陽般的寿命,无须再祈求长寿。

上下埃及之王衔亦比较雷同。有半数国王沿用拉美西斯二世的“拉之秩序强大”(wsr m3、t r)作为第一个短语,另有三人亦以“拉之秩序”作为第一个短语的中心词。与之相较,第十八王朝的该名衔普遍把国王称为“拉之化身”(hprw r),具有更大的格局,第十九王朝的该名衔则有较广泛的取词范围。第二十王朝的措辞表明统治集团所关心的话题缩小为秩序,亦反映出他们已不复先前的自信。该王衔的第二个短语则大同小异,无非表示该国王受到了阿蒙或拉的宠爱或青睐。

拉之子衔是国王在降生之时所获得的本名。由于国王在出生之时即获得,而当时无人能预见其未来会登上王位,取名过程与时局无关,因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该王朝有九名国王在拉之子衔中把“拉美西斯”冠于真正的本名之前,成为该王朝王衔最鲜明的特色。

一、王衔与第二十王朝社会状况的关系

以今人的视角观之,该王朝较之前两个王朝需面对三大长期危机。首先,外部安全形势恶化。其安全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上民族沿地中海东岸的迁徙,二是利亚比游牧部落由撒哈拉沙漠对尼罗河谷的窜扰。海上民族向埃及的迁徙在该王朝初期即被挫败,未对埃及本土造成实质损害,但导致埃及放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已掌握三百余年的霸权。而且,埃及与青铜产地叙利亚、木材产地黎巴嫩的联系被切断,刀剑、战车的制造应因此受到影响,并导致该王朝在中后期再无对外用兵的记录。利比亚人早在第十九王朝就已开始袭扰埃及,但在第二十王朝初期遭受埃及两次重大打击,首领亦被擒获,此后各部陷人群龙元首的状态,其中一部分在沙漠中游牧。埃及国都底比斯因毗邻沙漠而频遭袭扰,但埃及军队不擅于深入沙漠作战,不能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边患。两女神衔与君主衔的战争韵味无疑体现了统治集团对外部安全的焦虑。

其次,国内秩序出现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由于气候影响①以及祭司集团侵占大量土地,该王朝需长期面临粮食短缺和粮价高企的问题。底比斯地区由官府支给口粮的工匠因口粮被拖欠而多次罢工游行,②甚至铤而走险盗掘王陵。③这些事件的社会危害性虽有限,但因发生在国都与王陵而显得意义重大。而且,古埃及王权观念赋予国王捍卫秩序的责任,秩序失控的事实会危及国王的合法性。因此,上下埃及之王衔中频频出现的“秩序”一词无疑表达了统治集团对国内秩序的持续关注。

最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加剧。一方面,国王逐渐丧失对权力的掌控。该王朝国王大多短命,但几名关键的重臣却颇为长寿,④每逢王位出缺,他们便可借拥立新君之机扩大影响,国王却逐渐丧失驾驭群臣的能力。拉美西斯四世尚能在登基伊始撤换宰相和大祭司,其兄拉美西斯六世亦能使其女以神妻的身份充当祭司集团的名义首领。然而,当拉美西斯九世在位时,在底比斯神庙的浮雕中,大祭司与国王的肖像被反常地刻画为相同大小。⑤另一方面,南北隔阂日渐加深。早在前朝,国王就为便于征讨西亚将宫廷迁至北方,南方的底比斯成为名义上的都城,原本在此为神职的阿蒙神大祭司成为底比斯的最高长官。同时该职务逐渐成为世袭,大祭司家族与其他祭司家庭联姻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⑥控制着大量资源与财富,⑦统治集团分裂为北方的官僚集团与南方底比斯的祭司集团。但北方的宫廷档案存世较少,今人对此时的宫廷了解有限。①而且,王衔既然表达了统治集团的集体利益,不会公开宣扬其内部分歧,但难免以隐晦的方式留下痕迹。自拉美西斯八世之后连续四名国王均非以储君身份继位,其王衔的措辞较之几名前任出现了更多的变化,体现了王室、官僚、祭司三方势力在确定新国王人选及其王衔时话语权的变化。可惜拉美西斯八世、十世的存世史料极少,其王衔与事迹难以相互印证。拉美西斯九世以“升起于底比斯”(h'm w3st)作为荷鲁斯衔的第二个短语,该短语虽借用自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三世,但在此应侧重于字面意思,暗示底比斯的祭司为此人上位发挥了巨大作用。末代国王拉美西斯十一世则反常地以“普塔所选”(stp.n pt')作为上下埃及之王衔的第二个短语。由于普塔神的崇拜中心在北方,此短语暗示北方势力在此次王位更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仿佛预见了南北双方即将决裂。

除上述长期问题,一些偶然事件也在王衔中有所反映。拉美西斯三世遇刺身亡后,其子拉美西斯四世以“因秩序而生”(、nh m m3、t)为荷鲁斯衔,以“众神所生”(msw ntrw)和“使两土地出现”(sXpr t3wj)为君主衔。“使两土地复现”曾被第十八王朝最后两任国王用于王衔,而且动词shpr所指的复现并非从视野之外进入到视野之内,而是指从无到有,②因而该短语将国王的登基喻为埃及由毁灭到重新出现的转折点。第十八王朝国王所指的毁灭无疑是埃赫那吞的失败改革,拉美西斯四世所指的毁灭则必不是其父晚年的工匠罢工、利比亚人袭扰等小问题,而是针对其父的宫廷刺杀。可见上述短语意在宣告拉美西斯四世为正统而神圣的国王,将其挫败宫廷行刺的功绩上升到使埃及免于毁灭的高度。

拉美西斯六世因兄长和侄子相继早逝而意外地继位。他将“力量强大”(03 nxtw)作为荷鲁斯衔,应意在强调其体格健壮,能够长久统治。在两女神衔中使用“武备强大”一语亦始自此人。而且,此人在登基后确实曾试图扭转局面。他一方面放弃西亚以腾出兵力讨伐利比亚人,另一方面则使其女获得阿蒙神之妻的身份,以加强对阿蒙祭司集团的控制,③但其过早去世使其努力付诸流水。

结论

总体而言,第二十王朝的王衔有以下共同特点。首先,由于前两个王朝的辉煌历史,该王朝总是从前人的王衔中有选择地借用现成的短语或以之为基础再创作。其次,在该王朝后期,王位继承陷入无序状态,王衔中出现南方的地名和北方的神名应体现了特定势力在确定国王人选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语语权,同时也表明南北矛盾开始激化。再次,两女神衔与君主衔较之以往具有浓厚的战争意味,反映了统治集团对于外邦安全的焦虑。第四,金荷鲁斯衔祈求长寿,反映了国王对寿命的焦虑。最后,上下埃及之王衔大多以“拉之秩序”为核心词,反衬了该王朝内部秩序逐渐走向失控的事实。

作为比较,前两个王朝处于埃及最强大的时期,其国王更加自信,并具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泛的兴趣追求。他们在王衔中自称为太阳神的化身,强大、圣洁,自然无须再祈求如太阳般的长寿。无论对外征战或举行塞德节,他们付诸行动却不在王衔中声张。第二十王朝处于埃及的衰败期,国王已无魄力自称为太阳神的化身,只得退而祈求长寿,虽一再声称要征服异邦,却有心无力。总之,该王朝基于衰败动荡的现实,通过王衔较之前两个王朝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于社会安定与个人长寿的理想,但终因无力摆脱民族迁徙、生老病死、气候变化、粮食减产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不能将其理想转变为现实。另一方面,对今人而言,解读王衔是了解古埃及历史的另一条途径。

(责任编辑:郭丹形)

①C. J. Eyre, "Society,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ss in Late Ramesside Egypt," p. 106.

②A. Erman and H. Grapow eds. , Worterbuch der Aegyptischen Sprache , Vol. 4,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71,p. 240.

③T. Schneider, Lerikon der Pharaonen , Dusseldorf: Artemis &- Winkler Verlag, 1994, p. 369.

① F-J. Yurco, 46End of the Late Bronze Age and Other Crisis Periods:A Volcanic Cause,”in Gold of Praise: Studieso Ancient Egypti们Honor of EdwardF.Wente,ed. by Emily Teeter and John Lar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1999, pp. 456-458.

② J. -C. Antoine, "The Delay of the Grain Ration and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at Deir el-Medina in the TwentiethDynasty:A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V01.

95,2009,pp. 223-234.

③ C.J.Eyre, "Society,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ss in Late Ramesside Egypt,’’in Ramesses III,the Lifeand Times of Egypt's Last Hero, ed. by E H. Cline and D.O'Connor,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MichiganPress, 2012,p.136.

④例如拉美西斯四世在登基伊始任命的宰相一直任職至拉美西斯九世统治第十三年,参见W. Helck, ZurVerwaltung des Mittleren und Neuen Reichs,Leiden:E.J.Brill, 1958,p.464.

⑤ J.van Dijk, "The Amarna Period and the Later New Kingdom,”in The Or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ed. byIan Sh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p.301.

⑥ M.L-Biebrier, The Late New Kingdom i以Egypt (c. 1300~664 B.C),A Genealogical and ChronologicalInvestigation, Warminster: Aris&Philips Ltd.,1975,p.11.

⑦根据官方文献“哈里斯草纸”的记载,早在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时,全国就至少有6%的人口和10%的耕地被神庙占有,参见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08页。

①郭子林:《古埃及的塞德节与王权》,《世界历史》2013年第1期。

② R.G.Morkot,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Egyptian Warfare,Oxford: The Scarecrow Press,2003,p.xix

①V. Dobrev, "Considerations sur les titulatures des rois de la IV dynastie egyptienne, " Bulletin de l'Institut FranCais d'Archeologie Orientale du Caire , Vol. 93, 1993, pp. 179204; K. ScheeleSchweitzer, "Zu den Konigsnamen der 5. und 6. Dynastie," GottingerMiszeILen, V01. 215, 2007, pp. 91-94; R. J. Leprohon, "The Programmatic Use ofthe Royal Titulary in the Twelfth Dynas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Center in Egypt , Vol. 33, 1996,pp. 165-171; M. -A. Bonheme, "Les designations de la 6 titulature' royale au Nouvel Empire, " Bulletin de l'InstitutFranCais d'Archeologie Orientale du Caire , Vol. 78, 1978, pp. 347-387; R J. Leprohon, 46The Royal Titulary inthe 18th Dynasty: Change and Continuity," Journalof Egyptian History , Vol. 3, 2010, pp. 7-45; K. A Kitchen,"The Titularies of the Ramesside Kings as Expression of their Ideal Kingship, " Annales du Service des antiquites deIEgypte, Vol. 71, 1987, pp. 131-141; M. -A. Bonheme, Les noms royaur dans lEgypte de la troisieme periodeintermediaire , Cairo: Institut Francais d'Archeologie Orientale, 1987.

② 本文所涉及王衔均依据 Jurgen von Beckerath, Handbuch der Agyptischen Konigs'namen , Mainz am Rhien: vonZabem, 1999, pp. 132-177.

①郭子林:《“继承神秘剧”的展演,古埃及王权继承仪式探析》,《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

②关于该名銜最初的寓意以及今人称之为“金荷鲁斯衔”是否恰切,李晓东曾撰文进行论述,但“金荷鲁斯衔”之称谓在国内外沿用已久,本文仍按习惯称之,参见李晓东:《法老第三王衔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 R.J.Leprohon,“The Royal Titulary in the 18th Dynasty: Change and Continuity,,,JournaL of Egyptian History,Vol. 3,2010,p.9.

[收稿日期] 201806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行政文献整理研究”(编号:18ZDA206)。

[作者简介]刘亮(1982-),男,河北衡水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古埃及
打开历史,探索奥秘
新年伊始“元旦”
《埃及四千年珍宝》
古埃及艺术
Super Science走进科学
探索古埃及人的生死奥秘
“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特展记
源于“古埃及三角形”,终于“黄金比”
扇子的发展史
画错的捕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