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课结束部分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07:22冯仁娇
体育时空 2020年9期
关键词:健身气功体育课

冯仁娇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17-02

摘  要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安排适量的整理活动,能够逐渐使体温下降,松弛紧张的肌肉,预防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促使血液流回心脏,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帮助人体机能恢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课结束部分的重要性以及健身功法的特点和功能,认为缺乏放松活动的体育课是不完整的,学生无法在运动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健身气功练习中以意念引导放松,呼吸与动作相配合,注重“身、心、息”全面调节,使机体放松,达到快速恢复机能的目的,内容简单易学,是非常适宜的放松活动内容。

关键词  体育课  结束部分  健身气功

体育课通常由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开始部分是课堂常规,准备部分主要是进行热身活动,为基本部分做准备,防止激烈运动对身体的损害;基本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最基础、最主要的环节;结束部分是在基本教学内容结束后做一些有利于加速身体各部位及精神状态恢复平静的整理活动,使人体由运动状态渐渐进入相对安静的状态。但结束部分因为是体育课的尾声,时间很短、内容单一,常常被忽略。正确认识结束部分的重要性以及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是实施教学与训练、促进疲劳消除的基础。健身功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练习时强调放松,意念与呼吸活动相互配合,通过吐故纳新配合动作行气导引,达到放松机体,恢复机能的目的。在结束部分安排适量的健身气功练习,对上好体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结束部分的重要性

人的机体经过一堂课的运动会产生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工作能力下降,运动肌产生不同程度的酸痛。结束部分是体育课的尾声,时间很短,只占一堂课10%左右的时间,主要用于在基本教学内容结束后做一些比较轻松的整理活动,有利于加速身体功能恢复到安静的状态,便于机体排出代谢产物,消除疲劳,恢复机能,防治延迟性肌肉酸痛。另一方面,缺乏放松活动的体育课会让学生感到戛然而止的唐突,是一节不完整的体育课,课堂上没有正面的引导,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会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养成不科学的锻炼习惯,适得其反。

高校体育课运动项目众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各自的能量供应系统,运动产生的疲劳具有不同的特征。如100米、200米、400米及部分田赛项目,肌肉工作时间短但强度达到最大,主要由磷酸原系统供能,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CP耗竭引起ATP转化速率降低,神经冲动频率减慢,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使机体产生疲劳感;而800米、1000 米田径中长跑项目、足篮排等球类项目、武术体操等难美性项目,运动中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降低造成机体机能下降,进而产生运动性疲劳;由氧化能系统供能的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如田径长跑项目,运动中大量消耗机糖原和肝糖原,血糖浓度下降、内环境稳定性失调、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等导致运动性疲劳。

人体在运动时生理机能有一个上升—稳定—恢复的阶段变化,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做好热身活动,为基础部分的学习与训练做好准备。同时重视运动结束的整理活动,以免由于突然停止运动,引起脑部暂时性血液供应不足,以及剧烈运动后造成的肌肉延迟性酸痛,为生活和学习带来不适。因此,结束部分与基本部分一样,是体育教学、锻炼和比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当予以重视。

二、健身功法的特点与功能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延年益寿的养身之道,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所说的“养生”就类似于狭义的“体育”。与西方体育活动的超越极限、挑战自我不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体育活动健身方法,旨在通过自身的身体形态和意识状态的调节,影响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机能,并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遵循道法自然的思想,练习时要求心静体松,身体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一)健身功法套路特点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根据健身气功的源流、特点和习练要领创编了一系列套路,其中最早推行的是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简称“易五六八”。各种功法套路都有其形成、发展、成熟的历史渊源,有各自的健身特色。

易筋经是通过改变筋从而改变全身气血的经典健身气功,“来源于典籍增补,形成于融摄出新,成熟于传编并进,”整套功法共十二势,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在刚柔之间相互转化,张弛有度、升降有序,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力求伸筋拔骨,充分体现了功法名称“易筋经”之“易筋”的特点[2]。

五禽戏由东汉大医家华佗所创,是仿生导引的代表功法,通过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以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健身气功五禽戏以“五禽”配“五脏”:虎戏对肝、鹿戏对肾、熊戏对脾、猿戏对心、鸟戏对肺,通过模仿练习五种动物的核心动作,达到锻炼人体五脏的目的。如熊戏,通过模仿熊的呼吸和神态,像熊一样行走,以调理气息、舒活筋骨、安神养血。

六字诀通过六种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人体气息的升降出入,借此起到内壮脏腑、外练筋骨的养身康复作用。嘘、呵、呼、呬、吹、嘻六种吐气方式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以及三焦,強调以意领气,以动作为辅,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作用于相应的穴位经脉,以调节内脏器官。

八段锦总共八个动作,每一式功法名称就包含了功法的动作要领与主要作用两个方面,并且每一式动作紧扣一个中医理论,围绕身体的“调”与“衡”,完成对人体的健身作用[3]。练习中注重气血的自然流通,经常练习能够起到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效,还能改善人体筋骨的柔韧度和气力。

无论哪种功法技术都要求在起势时达到“入静”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练习。健身功法动作舒展大方、轻柔缓慢,呼吸均匀、自然,简单易学,练习时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单独动作或整套动作。于体育课的结束部分进行适量练习,有助于机体消除疲劳和机能恢复,非常适合用于体育课结束部分时间短、运动量不大的整理活动。

(二)健身功法套路的放松机理

健身功法的练习强调放松,意念与呼吸活动相互配合,要求心、神、意、气、力相合,与形体动作和谐统一。如果用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的配合方式来分析现代体育项目,其多数重视的是动作,呼吸次之,而意识训练则很少,表现在体育课中就是对基础部分的情有独钟,而忽视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

健身气功强调调心的作用,调心即调节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是与人的意识活动密切相关的,意识活动决定了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调心其实质就是调节人的“意识活动”,也就是“用意”[4]。通过意念的引导,使大脑进入安静的状态,即“意念入静”,大脑进入安静状态时能够诱导全身各部位逐渐松开,也就是大脑对身体不断进行调节,配合着呼吸,有意识地调节身体姿势,使肌肉、骨骼、关节等各身体部位放松。试验证实,当大脑处于安静状态时,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随着放松地逐步进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会出现相应的协调变化,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呼吸均匀、柔和、缓慢、深长,皮肤电阻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5]。因此,经常使用健身功法进行放松练习,不仅能够消除疲劳、放松肌肉,还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三、结论

人的机体经过一堂课的运动会产生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工作能力下降,运动的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酸痛。没有适当的放松练习不仅影响学生生理机能的恢复,也不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使学生养成不科学的锻炼习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基础上的健身功法,由意念引导身体肌肉达到入静的放松状态,通过吐故纳新配合动作行气导引,使机体经络畅通,阴阳平衡,达到放松机体,快速恢复机能的作用。在结束部分进行适当的健身气功练习,能够提高体育课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习惯,对上好体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鸣浩.健身气功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04):101-104.

[2]范铜钢.养生典籍功法技术挖掘整理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3] http://www.sport.gov.cn/qgzx/n5407/c840284/content.html.

[4]王桢.健身气功调心的生物学心理学诠释[D].北京体育大学,2017.

[5]王耐.從运动生理学探讨简化太极拳操的健身效果[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03):117-119+122.

作者单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健身气功体育课
体育课上的“炎锡秀”
体育课
快乐的体育课
习练健身气功对缓减大学生压力源的影响
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久坐不动人群的保健机理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社区老人终身体育的促进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