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中的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2020-09-10 07:22孙妤杨逸心
今古文创 2020年30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女性意识

孙妤 杨逸心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变得大众化和平民化,这促使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女性网络小说在网络小说中举足轻重,备受网络文学女性读者和网络文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以网络小说作为切入点,融合当下关于女性意识研究的问题,探究女性作家创作的网络小说中,是否能体现作家们的女性意识,尤其是女性情感独立意识,以及如何体现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关键词】 网络小说;女性意识;情感独立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26-05

一、网络文学与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一)网络文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网络文学已具备空前成熟的运作模式,被赋予相应的概念。学者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本体论纲》中将网络文学分为三种形态:一是传统纸介印刷文本电子化后上网传播的作品;二是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三是利用多媒体电子技术和Internet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以及借助特定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机器之作”。本文即以第二类为基础,以女性网络作家为例研究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以网络作为媒介和手段,其自由性、開放性、隐秘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模式下文学创作具有新鲜的特征。一方面,互联网给女性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与输出观点的机遇与渠道,给女性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栖身之地,女性作家的网络创作逐渐活跃女性网络作家群体不断增长,数量庞大;另一方面,拥有观看言说的乌托邦,网络小说作为欲望生产和满足的最大领域,承担着投射读者欲望的功能,这就意味着,网络小说作为欲望与诉求的输出口,成为传播女性意识的媒介。

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发展,许多女性网络文学的共同趋向就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当代女性的女性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充分体现。而本就在文学中占据重要部分且数量多、受众广的女性文学见证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嬗变。伴随着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女性诉求范围更加广泛,女性意识呈现多种发展模式。同样,网络小说对女性意识的表达也趋向多元化态势。

(二)女性意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女性意识?女性意识其实是女性对自我在男性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的反抗。

自封建制度建立以来,中国女性长期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被“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残害。直到20世纪前30年,中国男性知识分子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发动了一场以思想启蒙运动为核心,以‘人的发现’为前提的妇女解放运动” 。1981朱虹发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介绍了“女性文学”,并围绕“妇女意识”展开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界开始接触到“妇女文学”和“妇女意识”这两个概念。1983年,吴黛英《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第一次在标题中出现“女性文学”这一名词,自此,“妇女文学”和“妇女意识”逐渐被“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所取代。

王政在《“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中从三个维度辨析“女性意识”的内涵:1.自然女性意识,即女性对美和魅力的追求意识;2.女性对成为社会政治经济主体的有意识追求;3.对社会体制结构中阻碍女性发展的因素的警觉。刘钊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批评》在此基础上则更加强调“女性主体角度”和“女性视角”。

本文则将“女性意识”定义为:女性通过一定学习和启发后,自觉产生的确定自我价值和社会定位,追求女性合法权利的意识。对女性意识的研究一般从社会独立、经济独立以及情感独立这三个方面出发,本文着重探究的便是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三)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21世纪以来,受社会分工结构变化的影响,中国对于女性意识的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许多接受过现代教育并参与社会工作的女性,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不公平待遇,她们寻找多种路径来表达自我的诉求。网络小说因其便捷、传播性强和低门槛等优势,成为了女性争取社会话语权,表达内心诉求的巨大平台。

但由于作家们很难彻底摆脱社会带给女性的思想束缚,当束缚与诉求相碰撞,投射到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拉扯。一边是受传统儒家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影响,不自觉地对男权社会天然维护;另一边则是互联网时代女性话语权与女权思想的扩散传播下,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于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激烈较量,这就产生某种内在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更加典型地呈现在情感矛盾上。

受生理构造、历史传统和心理暗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女性与男性常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情感问题。女性的生理结构和身体素质有别于男性,这使女性天生处于劣势。在石器时期,由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挥着巨大作用,女性便能占据社会的主体地位,即我们所谓的母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名女性可以拥有多名丈夫,且无须从事生产劳动,而是将“生育”作为本职“工作”。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再完全依托于人的“数量”,而更在于人的“力量”。“女性的生理结构限制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家庭劳动又被轻视,社会地位就逐步下降,最终男性成为了主导力量。①”在中国男权社会,男性作为社会运作的中心,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女性失去了生理优势,便成了一种卑微的弱势群体。男性通过制定各种制度和思想理念,将女性圈禁在家庭的桎梏中。女性一生的轨迹几乎就是在一个家庭中成长,然后进入另一个家庭孕育后代直至死亡。

这种女性本身难以抵抗的命运轨迹,潜移默化中使女性在情感上完全附庸男性依附家庭,而这种依附,恰恰“成就”了男性在性别上的优越感。我们不难发现,即便在当今社会,男性更倾向于将事业成功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将家庭视作男性“传宗接代”的家族责任的体现,爱情则是人生的调味剂,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存在,更是部分男性炫耀的资本。与男性相反,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仅仅就是单纯的“嫁出去”,是“相夫教子”。也确有不少女性,将“嫁人”视为人生目标,称婚姻为“第二次投胎”。

但是,随着女性走入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事业及财富后,她们渐渐开始摆脱家庭的束缚,脱离对男性的依赖。这类尝试建立情感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将爱情视为一种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女性的生命或信仰。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要求自我在情感领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建构在心理秩序、文化秩序之上的“亲密关系的转型”是现代性的重要命题之一。“剔除了权力的控制性因素,它使双方——无论是异性双方还是同性双方——在性和感情方面处在平等的位置,双方都获得了一种自治能力。这种个人的自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在关系中的个人空间界限,同时也能对对方保持尊重,并意识到对方的发展潜力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 ②

总之,女性这种要求在情感领域上获得独立人格,试图摆脱男性依附,自觉、自立、自强的意识特征就是本文所谓的“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下面将以女性作家的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具体论证网络小说中女性情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表现。

二、网络文学中的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在传统文学中,象征理想和完美的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由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掌握决定权:温柔、美丽、奉献、相夫教子,女性将情感寄托于男性身上,话语权逐渐被剥夺、消解,无疑失去了自我。这种故事体系真正吸引读者的是男性角色,女主为男主量身定制,所谓天作之合,不过是男主的附庸。她只是见证他光芒的人,存在愚蠢、软弱、浅薄等现象。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女性的魅力被选择性忽略,都不过是為了男性角色的塑造让路。在这种被动压迫下,女性最直接的反抗方式就是自己发声,于是,重寻女性自我就成为了网络女性作家创作的共同趋势。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作者笔下女性角色的塑造发生显著变化,不难发现其中女性对自我与情感二者关系处理时态度的转变。需要明确的是,女性情感独立并不是不需要他人,而是女性不依赖,有足够的能力和强大的内心构建独立的生活,能够留有一份自我的坚守。

(一)从“男强文”看女性自我欲望的表现

早期言情网络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诉求多体现在作者对男性角色的塑造,典型代表就是“霸道总裁文”,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男强文”。学术界对“男强文”并没有概念的定论,这只是一种网络上的习惯分类,通常是指居于高位,且外貌、能力、财产等方面都出类拔萃的男性主角,不仅如此,男性的“霸道”还意味着在男女双方关系中把握主导权,处于强势地位。在这种故事框架下,男女主角之间等级差距明显,女性主角平凡自卑,男性主角虽痴心专情,但多骄傲自私,而女性角色在情感与自我之间无疑是选择将情感全身心投入在男性身上,女性角色在感情甚至生活状态里往往受制于男性角色,甚至为了男性角色改变自我。那为何这类“小女人”能被广泛接受?作品无疑是大众生活的映射或渴望,无非因为它象征着部分女性梦寐以求的幸福:被完美男人宠爱。

以江苏女性作家顾漫为例。顾漫凭借其2005年创作的《何以笙箫默》一举成名,成为晋江的人气作家。《何以笙箫默》这部作品讲述了女主角赵默笙在大学时期对男主角何以琛一见钟情,穷追猛打之后与何以琛展开了一场美好的校园恋爱,经历了误解而分手的两人在七年后相遇,在各种误会及现实考验中了解并确认了这些年来彼此的爱。但透过小说的叙述可以发现,女主角赵默笙在与何以琛的感情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大学时期,赵默笙将自己所有的时间用在何以琛的身上,她的生活围绕着何以琛一个人转。七年之后,在作者笔下,何以琛已成长为事业型成熟男性,而赵默笙仍是一个“傻白甜”人物,无规划,没心没肺,随遇而安。其实,能在异国他乡艰难发展的赵默笙肯定很出色,但是,作者似乎没有看到,也并未对女主的这一高光点进行着重刻画。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实质上是“校园初恋”与“总裁文”模式的叠加。在顾漫早期作品中,《杉杉来了》是总裁文的又一力作,女主角衫衫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特征:单纯、善良、小鸟依人,这是一类典型的服从式的“小女人”形象。《何以笙箫默》也仍保留这样一种叙事模式的残存,在作者笔下,七年之后男主角何以琛成长为事业型成熟男性,而赵默笙仍是一个“傻白甜”式人物,无规划,没心没肺,随遇而安。赵默笙回国后,另一位男性人物应晖登场,这又是一个典型的“霸道总裁”角色,他多金深情又帅气,对女主情有独钟,替赵默笙摆平了许多困难。这一类男性角色完全与女性向往的、而现实又并不存在的美好想象匹配。

表面上看,在这些小说里,吸引读者的是男性角色,出风头的是男性角色,被读者和作者爱着的是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仍有其依附性,并保留了将爱情视为女性生命的灵魂的观点。但这其实是女性情感独立意识的一种进步,是现代女性情感欲望的一种真实反映。女性们直面自身的欲望,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迎合自我需求的男性形象。即便这类作品依旧存在大量的“慕强”现象,男女在一段感情中的关系以“男强女弱”为主,非议良多,但不能否认,这是象征作者对建立女性自我迈出的试探性的一步。

(二)从“女强文”看外部因素与女性情感独立意识的冲突

如果说以上是女性网络文学较温和的转型,所有的设定依然是为爱情服务,男女主之间的情爱仍是核心,那么“女强文”则是对传统观念——女主得到男主的宠爱便是圆满这一观点的激烈反叛。和“男强文”一样,“女强文”也没有精确的文学定义,只是网络中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分类。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学者邵燕君认为“当爱、尊重、归属的需求被设定一劳永逸地解决后,专注点就会自然转向‘自我实现’”。③ 在此类权谋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主角往往有智慧有野心,甚至可以为了实现自我追求而放弃爱情、出走家庭,背景叙事的架构也不再局限于家庭及内宅后院。

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随之改变。她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岗位上发挥才能,不断缩小与男性之间天然的差距。“女性在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方面变得更加自信。” ④她们不再认同男性一定强于女性的论断,不再将自我的价值完全寄托于情感价值上,而是更关注社会地位及经济能力的追求,进一步强调女性在情感中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但是她们往往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这种美好的愿望,于是便将期望融入作品,通过网络小说进行精神补偿。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女强”的模式。

“女强文”中的女性角色,摆脱了“傻白甜”式的角色框架,作者赋予她们理智、冷静、机智、坚韧、谋略等美好品质。她们试图通过走入社会,进入职场来挣脱爱情、家庭的枷锁。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和成长过程,表现出作者寄托在她们身上的,为了实现情感独立而造成的各方面矛盾和冲突。

1.女性自我追求与情感独立意识的冲突

以江苏籍作家袖唐为例,其作品《江山美人谋》与《琅琊榜》被并称为“权谋经典之作”,是新兴“反言情言情文”的典型代表。女主角不具有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的外貌特征,甚至她连普通美人都算不上,让她熠熠生辉的是她的谋略与智慧。遭遇背叛后,从自我选择的角度,女主角坚定地了却情缘,决心不再寄情于男女之情,空耗自己一身才学。学者刘慧英在《走出男权的樊篱》中尖锐指出,“爱情确是一种激发人奋进的力量,而对女人来说激发的则是牺牲自我多于确定和肯定自我。女人在爱情中发现的是作为妻子,情人的自我,而非真正自立的自我。” ⑤

当情爱与自我追求产生冲突时,女性逐渐找回主体的思考与选择。网络女性作家这种对自我意识的强调,表现了期望在男权社会中获得话语权的愿望。

2.家庭、职业与女性情感独立意识的冲突

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是除男性以外,女性的另一情感纽带。甚至到了现代社会,部分女性在结婚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将对男性的情感依赖转移到组建的家庭上。家庭事务便成了女性一辈子无法避免的“工作”。王小波在《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中认为家务劳动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一种剥削,且正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衍生出“女人的价值是通过他人完成”的错误观念。可以说女性进入家庭后,就进入了“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模式,这种模式让男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被女性超越,则强者的尊严丧失。这导致许多男性排斥女性进入职场。然而,尽管部分女性走出后顺利进入职场,她们也无法摆脱家庭的重负。“虽然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心理上依然依赖他人,工作中不能积极进取,或者即使事业获得成功,成为一位‘女强人’,在社会压力与他人的舆论中认为自己‘作为人是成功了,作为女人却是失败’。” 职场女性,并没能如愿地以与男性平等的女性的身份参与社会分工,而是承担了女性和男性的双重责任。

面对这种暂时无法摆脱的社会困境,网络文学中出现了带有强烈诉求的极端的“女强”小说——女尊文。女尊文改变我们观念中男性权利为中心的社会,将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职能进行转换,建立女性为中心的政权。这同时也调换了女性和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阿琪的《蒹葭曲》中,将整个社会两性角色和身份完全颠倒,形成“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这充分表现当代女性,对现存社会制度下的两性关系极度不满。

但是,多数作家创作的女尊文,也只是通过极度夸张的想象来发泄不满,沉浸在她们的乌托邦世界。然而,她们笔下的世界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三)女性在“冲突”下的抉择

1.坚定地选择“自我追求”

当“女强”模式成为网络小说的一种普遍潮流后,作家们开始逐渐明确在“冲突”下的抉择。他们纷纷于作品中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坚定地抛弃“爱情”选择“自我”来表达内心对情感独立意识的强烈渴求。天下归元所创作的《凰权》极具代表性。

《凰权》作为一部非传统意义的女尊文,有其独特之处。作者通过作品对女性情感意识进行了克制而真实的探究。

天下归元为女主凤知微安排的身世背景,决定了她坚韧、隐忍、不屈的性格。她不甘于命运的安排,面对困境,从没想过依靠哪个男人改变现状,爱情和异性从来都不是她的目的。作者塑造的这个女性角色,一直冷静而理智,哪怕后来与男主宁弈产生感情纠葛,她也没有想过为了爱情停下自己的脚步。“虽然世上大多数女人都是菟丝花……与其等到将来被命运抛落,不如先学会如何依靠自己和爱自己。”凤知微清醒地知道这个世界上女性的处境,但是她的性格却不允许她向命运低头。她的骄傲并不在于感情上的成功,而在于她利用自己的才华和男性一样控制时局的动向,掌握自己的命运。

小说中当然不可避免的产生感情线索,文中确实有多名男性围绕凤知微展开感情生活并对多次对女主施以援手,而小说的真实在于,这些人并不是格式化的“情感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无论是女主凤知微,男主宁弈,还是顾南衣、赫连铮,他们身上不仅有对待爱情的柔情,更多的是对责任的担当,对自我命运的探索。诸位男性角色对凤知微的援助并不能掩盖她的主动意识,她主动尝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主动参与政治,主动谋篇布局。这个女性角色彻底挣脱爱情的牢笼,坚定地追求自我目标。

如果说凤知微的觉醒并不是因为真的意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平等,而是在命运压迫下不得不实现情感独立,那么作品中另一位女性角色——华琼,在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自发地完成了意识觉醒。华琼作为凤知微的知己,出场时间并不算早,但却是全书中情感独立意识觉醒最彻底的人物。她身为普通百姓,生于男权社会,长于男权社会,社会长期以来对她的压迫却没能污染她的思想,磨灭她的骨气。“喜欢,也要有自尊的底线。”这是她对爱情清醒地认识。她可以不顾性命,救所爱之人于水火,却不愿委曲求全答应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作者在这里体现的女性爱情观值得众多女性同胞深思。爱情并不应该以牺牲女性自我意识而存在,也不应以婚姻为终点。不愿意在婚姻中掺杂报恩、感激的因素,则是她坚守爱情的底线。华琼有爱,但没有受困于爱,没有在爱中迷失自我,而是选择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女人不同于男人,男人动心只会更加奋发昂扬,在自己要走的路上走得更远,女人動心,却往往一退再退,丢城失地。”华琼对爱情的正确认识源于她对女性思维的深刻剖析。她清楚,是女性自己将自己锁在了用情爱装饰的笼子里,想要摆脱笼子,唯有自己走出去。华琼面对燕怀石“不爱”的现实,果断地走出对爱情的幻想,毅然离开,跟随凤知微参与军营,在军队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从此刻起,女性不再是爱情的附庸,而是爱情的主导者。女性的价值冲破爱情的束缚,在国家责任和民族担当上闪闪发光。小说中有一处情节异常动人。华琼作为女将,在面对丈夫孩子被掳,敌军以此要挟退兵的局势,华琼没有选择家庭,而是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求家庭和责任的双重保证。相比华琼,丈夫燕怀石却期望妻子为了家庭,放弃责任,华琼为此与爱人决裂,坚守军中。

在这里,女性不仅在情感层面,在思想层面、社会层面都是以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女性在不依靠男性的情况下,自主做出了对命运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以牺牲爱情为代价的。

天下归元通过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在大批作家尚为寻找实现女性情感独立意识的出路所困时,大胆地提出解决方案,赚足了眼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太过绝对化。

2.女性自我与情感矛盾的统一

继天下归元“非黑即白”式的抉择后,作家们又开始思考:在女性世界,爱情与自我追求之间是否存在调和的可能?随着思考的展开,女性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逐渐尝试转变为追求平衡的理想模式,女性们最终发现成就自我不一定要割舍情感,女性意识也并不意味着女性与男性的对立。甚至,当女性的自我追求与情感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时,这种矛盾也是能够进一步调和的。

在《何以笙箫默》发表三年后,顾漫再次推出新作《微微一笑很倾城》。从主角设定来说,与前一部作品明显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贝微微是一个计算机出身,专业能力很强的系花级人物。在作者的刻画下,贝微微最大的亮点不在于身材或是外貌,而是她那一颗强大的内心。她有自己的装备和武器,她有自己的骄傲与原则,男主角肖奈对此也是理解并尊重她的。例如,当面对朋友对贝微微情感忠诚的质疑时,肖奈选择相信女友。当贝微微手机损坏,舍友提议让她的男友肖奈给她购买时,贝微微毫无疑问驳斥了她,认为男友并没有做这种事情的义务。

与先前作品明显不同,顾漫后发表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中借助贝微微这一角色从正面肯定了现代女性的魅力——这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女性人物。除此之外,作者着更多笔墨关注女性自我的成长,对女性情感与自我的关系做出新的诠释与理解——情感与自我之间不必做出取舍,具体而言,女性自我的实现不需要以情感的让步为代价,女性独立拼搏的同时也能满足情感的需求,表现了作者对于两性关系平等、和谐、包容的理想。就贝微微展现出的大气理性的性格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有意识的摒弃传统的形象,构建反映女性意识的角色。

作家叶斐然的都市言情小说《你被开除了》则进一步展现出这种矛盾的调和与解决甚至还有助于女性自我追求的实现。有别于一般的言情小说,随着人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女主白端端对男主季临的感情经历了一见钟情——看不顺眼——日久情深的过程。而与这一过程同时进行的还有白端端的事业成长路线。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曲折与狗血的三角恋情无关,与原生家庭矛盾无关,与悬殊的社会地位无关,而是女性角色意识到男女双方的价值观、世界观存在分歧,不愿为爱放弃自我原则,继而牵扯出复杂的情感纠葛。这种矛盾从一开始就预示着可调和性。白端端作为一种极富正义感的律师,习惯于为他人着想,对每一个接手的案件都投入全部情感,却因此而受伤。她所鄙夷的季临,是业界人士眼中空有一副好模样,实际不近人情、自私小气的冷血律师。他们在职业观念上的冲突决定了他们势同水火般的关系。然而正是这处于不同职业立场的两个人,却在合作中逐渐发现,曾经自己无法理解的工作作风,恰恰能够弥补彼此事业上的缺陷。随着职业观念矛盾的解决,爱情的圆满自然也水到渠成。

在叶斐然的作品中,情感与事业的矛盾是存在的,但随着情节推进,矛盾因为彼此间的深入认识、了解、理解而逐渐化解,甚至两者还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此时在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中,不再为了彰显自我情感的独立,刻意将情感与女性自我追求置于对立的局面,而是在两者或多者的关系之间找到了共赢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女性意识的研究者意识到网络女性文学成为女性意识的研究重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人们愿意将网络女性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之一,也在思考网络文学对于女性意识的解放有什么推动作用。不过,网络文学对女性意识的研究并不是只有推动作用,在许多网络作品中,一夫多妻的婚姻观,女性附属于男性的人生观,女性“以爱为生”的爱情观仍然大量存在,这类作品的广泛传播会大大阻碍女性意识的发展。

注释:

①唐铭:《波伏娃“他者”思想与现代女性独立》,《新西部》,2019年第1期第108页。

②(英)安东尼 · 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③邵燕君,吉云飞,肖映萱:《2015年网络文学:顺势而为与内力所趋》,《文艺报》,2016-02-19(002)。

④王婉波:《“女性向”网络小说中的女权意识及其悖论—— 以“女尊文”为例分析》,《在线类型》,2019年第61页。

⑤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0页。

参考文献:

[1]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析[J].妇女研究论丛,1997,(1):14-20.

[2]李玮.网文如何表达“女权” ——评天下归元的《凰权》[J].网络文学评论,2019,(3):33-36.

[3]歐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J].文学评论,2004,

(06):69-74.

[4]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4,(6):43.

[5]王婉波.“女性向”网络小说中的女权意识及其悖论—— 以“女尊文”为例分析[J].在线类型,2019:61.

[6]王小波.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58.

[7]华昊.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D].江苏:苏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女性意识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网络小说改编乱象:您有钱买,我却没小说卖了
网络小说纸本化是未来出版趋势
聊天室:我和网络小说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