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艺术院校工科学生学风问题与建设路径研究

2020-09-10 07:22郭小拓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建设路径学风

摘要: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艺术类院校中工科专业的学风建设有了新的尝试。通过构建学风建设的“三模式”——完善专业建设调整模式、健全学风育人体系模式、打造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风。

关键词:新工科;艺术院校;学风;建设路径

“学风”是一个群体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它是指学习风气和治学精神的总和,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文化价值的体认[1]。学风建设的成效是反映一所高等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来,高校学风建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形式上有思想教育、榜样示范、朋辈互助、个性帮扶、行为管控等举措[2]。近年来,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强调建立更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培养更多的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这必将对工科专业尤其是艺术类院校中的工科专业的学风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一、艺术院校工科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个性更加鲜明,感性思维较强,纪律意识相对薄弱[3],因而艺术院校的学风建设既有其他高校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在艺术院校中的非艺术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受到这种影响最为直接。工科学生在艺术类院校大环境中也崇尚个性,向往艺术类学生丰富多彩的专业生活。以Z省的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为例,在学风方面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有:专业意识较为淡薄,对本专业前途了解不多;專业忠诚度不高,转专业的申请率较高;学习内驱力不足,存在到点进教室、上课玩手机和睡觉现象;思想引导不够,受宽松自由的艺术氛围影响,眼高手低的现象较为明显;功利性学习心理较强,考前临时突击,在专业学习的深度和高度上追求不够。等等。

结合艺术类院校特点和自身专业的基本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教和学双方供需存在不匹配。

学校教育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者往往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与研究领域的前沿保持一致,而后反哺教学来消除或减少这种滞后。当前,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种革命和变革完全颠覆现有的很多产业的形态和组织方式,实现了多领域的交叉和融通,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行业的技术支撑专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传统意义上的工科专业,对跨界整合和跨学科融合的要求更高。这一切,在艺术各个领域所属的新兴行业更为突出。艺术类院校中的工科学生对这些新兴技术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有些学生甚至自发投入这些“科学+艺术”、“技术+艺术”的领域中进行学习。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艺术结合的特色不够明显,与那些综合性大学或理工院校的传统工科专业没有差异或者差异不大。导致学生产生了这样的专业教育不喜欢学、学会了也没法和人家竞争、学不学无所谓等严重影响学风的错误观念。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经过12年的教育,尤其是经历后6年的应试教育再通过高考进入的大学。原来“考上大学”是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不愿意及时或者没有办法及时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很容易就出现学习目标空档期状态。同时,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在这种自主学习状态下迷失。对理工科来说,基础缺失后又进一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终导致了学习兴趣的丧失。另外,一部分老师的授课方式陈旧,仍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加上课程内容滞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不可能得到发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获得感不强,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度很低。

二、新工科建设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新思路

新工科的概念是在2016年首次被提出。它是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需要、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响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需要的背景下而提出的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方式。在一年的时间里,从2017年2月的“复旦共识”到4月的“天大行动”再到6月的“北京指南”,新工科三部曲的依次建立,其内涵越来越清晰,就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4]。

新工科建设在本质上就是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5]。就是要立足于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设置发展一批新兴的工科专业,培养一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同时,对于已有的工科专业,树立新的理念,积极应对变化,推动“三教”改革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并探索实践多学科交叉复合、多主体协同的工科教育新模式,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和未来变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对不同高校而言,各个学校办学定位、类型、层次都不相同,新工科的建设也不应“千校一面”,也应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发挥自己学校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结合自己学校的服务面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融合不同学科,甚至跨越学科门类,培养面向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种工程技术人才。

三、学风建设路径的新探索

目前,学风建设中见效最快的手段就是严格管理,这也是现在很多高校的首选手段。但由于没有解决学生的思想根源问题,其作用很难持久。从根本上说,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就是改变目前学习中的不良状态,从各种角度、维度着手,形成一种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新工科建设为这种改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契机,对艺术类院校内的工科专业而言,其效果更加明显。同样以Z省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为例,该院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这个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学风建设路径主要就是构建学风建设的“三模式”,即逐步完善专业建设调整模式、健全学风育人体系模式、打造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

1、完善基于新工科的专业建设调整模式。

首先,是每年基于新工科理念开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新工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即解决现有培养方案与我国新经济、新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与学生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如信息学院的电科专业,及时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需求,调整了专业方向,设置了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专业方向,融合了机械、声学、光学等其他学科,甚至还要结合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其的专业认可度。

其次,利用工程教育认证加强课程建设。近年来,学院几个专业陆续开始申报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或者《华盛顿协议》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以生为本”“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3个方面[6]。在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所有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实现原先的目标达成度。同时,结合国家、省、校各级各类一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积极打造金课,消灭水课。通过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最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再者,实施专业分流实时调整计划。由于信息学院实行的是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为了防止或避免某个或某些专业出现大面积学业困难的状况,也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来吸引优秀学生。如电科专业,原来一直是学院专业分流中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但实施新工科建设后,第二年马上就迎来了大逆转。另一方面,我们还实施各专业分流计划人数实时调整计划。学院在專业分流前根据教学资源、上一届各专业人数等因素确定各专业拟录取人数。但学生报名后,将根据各专业的报名数以一定比例对其录取计划数进行增减,人数不足10人后,暂停该专业的招生。2019年,通信专业就因此暂停招生。这一做法完全体现“以生为本”,并以此促进各专业的建设力度。

2、健全相对完整的学风育人体系模式。

学风育人体系的构建,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优秀做法。其核心是应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高校工作的全方位[7]。信息学院根据学院办学特色,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学风养正计划”系列活动,明确学风建设的主要价值导向,健全学习激励机制、纪律管理机制,发挥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作用,并与学生思政工作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体系等衔接,探索建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学风育人体系。具体的做法主要有:通过各种渠道营造加强学风建设的舆论环境,宣传优秀学习典型。完善教师课堂考勤制度、学院联合学风督察制度、探索打造家校一体的学风教育通报制度。加强考风教育,规范学生学业预警制度,完善惩罚机制。开展党员学风示范岗,同时还在高年级聘任优秀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辅导高等数学等课程,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定期开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分享会或交流会,积极落实无手机课堂,组织优秀文明班级成果展示以及主题团日活动等等。

3、打造以竞赛为载体的学生创新教育新模式。

创新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参与度较高、获得感较强。学科竞赛是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展示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舞台[8]。信息学院主要是以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教育。通过“卓越人才”提升计划、多年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科技文化节”等专业素质拓展类活动,组织工程师启航计划系列讲座,举办各类学科竞赛、专业大赛,如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蓝桥杯以及物理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组织申报新苗计划等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现在,学院每年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均能获得百余项省级以上奖项。2019年,学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79项。

通过构建学风建设的“三模式”,一方面在源头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吸引力;同时,在环境层面上浓郁学习氛围,在制度层面让学风建设有章可循;再者,利用各类学生创新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真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效巩固了学风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钟凯雄.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103-106.

[2]余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创新研究——基于对理科生学习学业的考察[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1):116-120.

[3]王耿衔.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9):118-119.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5]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7+61.

[6]陈涛,邵云飞.《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8,6(01):56-64.

[7]王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76-78.

[8]柳蕾.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135-136.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Y2018401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小拓,浙江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智能技术、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建设路径学风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