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0 07:22李定军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有效运用生活情境初中

李定军

摘要:初中学生正好在叛逆期,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或者是受外界影响,形成不正确三观,所以强化道德和法治教育尤为关键。这门课程教学要转变思路,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巧妙运用生活情境,把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样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使其在亲身经历中加强道德与法治认识,建构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提高法治意识,遵法且守法。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分析对象,简要介绍了当下课堂教学问题,针对生活情境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与法治课;生活情境;有效运用

引言:初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等正处于形成和建构期,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法治意识,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且守法的公民,这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从现实教学情况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低效现象严重,最大问题是过于虚空,没有和现实有效结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缺乏践行意识,导致课程教学缺少实际意义。基于这个状况,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全面推动创新,加强与现实联系,巧妙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熟悉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感知道德与法治内容,并进行反思,纠正偏差,在这种正向效应的影响下,形成正确道德观,用核心价值观约束自我行为,遵纪守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传统教学存在功利性,课堂以讲为主学为辅,学生思考空间小,且在过程中经常会划重点,让学生记忆,这样就能通过课程考试,并能获得高分,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在生活中会不会践行。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完全依照教材,就会导致与生活存在脱节的问题,带给学生的感受就是假大空,其会认为在生活中用不上,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课后死记硬背,能够应付考试就行。另外,这门课程教学与生活缺乏有效联系,学生践行意识差,也很少去反思自己行为,虽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在生活中仍然坚持错误行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其影响小,教学目标无法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课堂互动少,学生参与热情低,不能很好内化所学内容,难以触动学生。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生活情境的策略

2.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融合是发展趋势,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实际操作中,生活情境运用必须具有目的性,服务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故而,应把教学目标与生活情境巧妙结合,避免出现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仅仅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情况。生活情境应尽量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这样更易于建立共鸣,形成感悟,从而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教学,增强体会和理解,形成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其联系自身,谈谈想法,明确应该怎么去做。

以“友谊的天空”这个单元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在生活中都做过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激发其珍视友谊情感。紧接着要求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在和朋友交往中出现矛盾,自己如何去处理的?谈谈交友中有什么样的困惑?比如好朋友新认识了一个朋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是初中学生在交友中常常会遇到问题,学生积极加入到讨论中,有些会说感觉朋友疏远自己,非常难过,关系变得逐渐不太亲密;还有些学生会说无所谓,因为人会不断认识新朋友等。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既能认识到交友的好处,也可在引导下具备处理交友中各种不同问题,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感受友谊的力量。

2.2再现生活情境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再现生活情境,不仅能形成吸引力,使其身心融入到课程中,用心去思和学,还能使其在体验中感同身受,明确应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别人去告知该怎样做。再现生活情境中运用多媒体,提前拍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课堂上播放。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中,熟悉感扑面而来,一下子拉近教学与学生间距离,其仿佛置身于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遇到此类事情会怎么去做。也可直接运用多媒体,播放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这些事件讨论度高,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其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以“生命的思考”这个单元为例,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因为遭受教师的批评,或者是与家长有冲突,就选择自杀的案例。学生在观看中受到震撼,这时让其结合这些事件思考:为什么这些学生如此漠视生命?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悲剧?这个话题一下子增强带入感,有些学生说可能是家长不理解孩子,也有些说是因为这些人的承受能力太差等。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环节说出观点,师生共同总结,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去做,让其明白生命的宝贵,学会珍惜生命。另外,运用多媒体播放热门事件,比如学生因为扶老人反遭诬赖、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使其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培养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

2.3组织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只说不练,因为口头说得再好,不付诸于行动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或者让其进行模拟,在具体的情境中增强感受。比如涉及到法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入公交车抢方向盘或者殴打司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通过真实的演绎,学生会对这些人的行为感到愤慨,明确这种行为已经威胁到其他乘客生命安全,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类活动之中,不用教师多说,学生知道如何去做,加强了法治意识,生活中也就不会犯类似错误。也可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法庭,有法官、原告、被告、律师等,以这种形式来分析案例,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法治与每个公民之间的关系,使其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公民。另外,社會实践活动也不可缺少,比如慰问孤寡老人、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劳动节走上街头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等,亲身体验中构建正确三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育人为目标的,也是初中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形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入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内容,增强认知和理解,受其熏陶和影响,并反思个人行为,实现自我教育,构建正确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促进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荣霞.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智慧,2019(7):32-32.

[2]朱先兰.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师),2019(8):0175-0175.

[3]陈墨.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19,000(005):29-29.

猜你喜欢
有效运用生活情境初中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