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0 00:37向德进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意义小学数学

向德进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采取有效的途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意义;对策

1.前言

素质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数学教学又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学科。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

2.1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出现自主学习意识的一种动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认知世界和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小学生人格形成和健康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塑造小学生人格,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引导下,是在与同学长期接触的互动中,而逐渐实现的。如果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和同学间的互动,由数学教师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进而逐步引导小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以简单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数学知识。

2.2可促进小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身心健康获得有益发展。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组织更多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用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热情与兴趣。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其中之一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活跃度也较高。当数学教师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施以数学课堂教学,则会给小学生带来愉快的学习情绪,令小学生身心愉悦,在轻松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形式,向小学生展示出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等几种图形,要求学生用这些图形拼出一个“房子”图形,看看都能用到哪些图形。以这样的趣味性教学方式,让小学生亲自感知一些图形。

3.提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3.1抓住关键,培养习惯

就像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与其他人相比,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学习这种事情可以取得明显的稳定和有效的结果。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甚至更为重要和必不可少。对于小学生,必须学习许多习惯。显然,在短时间内养成如此多的习惯是困难且难以实现的。考虑到小学生的现状,特别需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实际上,在数学课上,学生只有真正思考才能真正发现并从心底得到体验,真正得到学习效果的提升[1]。

3.2营造氛围,悉心呵护

自学活动模式要求根据特定过程执行相关活动。相对而言,此类过程通常相对固定,可以帮助学生独立进行相关活动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但是,在检查学生的学习状态时始终会出现“意外”情况。必须谨慎处理这些意外情况。这样,就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学氛围。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时间表问题”的教学可能是一项重大挑战。无论如何教授此内容,有些学生仍然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但是有时候不同的学生行为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态度是关键。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观点。相反,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并让他们得到充分表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在轻松和开放的氛围中发展,我认为学生喜欢这种气氛。

3.3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整理能力

要引导学生针对数学知识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注重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理能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数学教师要将教学任务作为依据,并结合数学教材,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框架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对数学知识脉络的全面把握,并通过顺序图串联数学知识体系,实现对数学知识框架的完整架构。要引导学生基于课堂教学知识脉络,适当结合课外数学知识,对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促进学生有效提升其数学认知水平。

3.4设计操作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感知

操作活动以其直观性和操作性的优势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借助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来加深對数学知识的感知,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借助操作分析教材中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在操作中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2]。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时,教师设计操作,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位置,当他们学习平移时,仅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必须相同。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图形翻译活动,进一步体验图形翻译的运动过程,加深对平移特征的理解,发展他们的观察和比较等思维能力,并初步具有空间概念。

3.5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充分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和特点以及教学具体需求,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其中涉及到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教师就可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对轴对称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而后组织学生在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积极踊跃的发言和讨论,最终向老师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总结和分析。学生在组内互相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表达和探究,让学生自主思维、认知、思考及创新能力获得有效培养和提升,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6运用游戏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游戏方式组织实现课堂活动,既可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又可有效帮助小学生更好理解与运用相关数学知识,为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逐渐积累,达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渐积累,才能较好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运用的游戏教学方式,既是积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方式,又是帮助小学生积累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式。

4.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实现对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彪香.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8):25

[2]黄德概.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师,2019(6):3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意义小学数学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