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提升高职学生文化素养

2020-09-10 07:22谭茂玉朱振杰孟宪超陈涛吉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文化素养非物质文化遗产

谭茂玉 朱振杰 孟宪超 陈涛吉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及在校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联合建立传承人工作室、开设选修课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文化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近年来,我校将莱芜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平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既传承和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使学生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文化素养。

一、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根基”。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高职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高职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断层的现状却令人堪忧[3]。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为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支持学校与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艺传承创新等活动[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是延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非文化遗产项目和项目传承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项目都极具专业性,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课堂开展传承,具有先天优势[5]。可见,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既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培养学生的认同感

目前,莱芜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6项,市级项目118项,省级非遗代表传承人9名,市级非遗代表传承人57名。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莱芜梆子”,又称“莱芜讴”是莱芜文化滋养而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莱芜梆子孕育于19世纪中叶,由“徽戏”和“山陕梆子腔”结合演变而来,具有莱芜人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高亢雄壮、激越奔放、奋发向上的特点,2008年,莱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靳氏针绣”起源于清朝末年,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已传承四代。靳氏针绣创始人靳巧凤是清朝年间皇宫绣房的绣徒,每日与针线为伴,自创了一套挑、钩、拢、合等编织技艺,凭借十个手指往来如飞可将一条线编织成人物角色、动物玩偶、壁毯等大家喜欢的物件。2016年被列为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使学生了解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每年我们都与市非物质遗产办公室合作,组织区域内莱芜梆子、锡雕、面塑、木雕、于家布艺、靳氏针绣、剪纸、刘家葫芦烙画、内画、形意拳等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校园内向学生现场展演,传承人熟练的技艺、独特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许多学生主动与传承人交流,表达学习愿望。同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打下基础。

(二)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内容,将其纳入到高校课程体系中,可以大大丰富课程内容,促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6]。根据调查了解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意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学分制管理,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学计划,纳入文化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聘请莱芜梆子、面塑、木雕、于家布艺、靳氏针绣、剪纸、内画、形意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向全校学生每学期开设选修课,每门课程36学时,设2学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修。

为保证教学效果,我们组织本校教师对传承人进行了教学法及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使原来只进行师徒相传的传承人了解面向学生的基本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课件制作、多媒体使用等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开课以来共有2000多名学生选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课堂上传承人利用课件、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蕴含的中国文化,手把手传授技艺,使学生既熟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操作技巧,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又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许多学生制作的布艺、内画、针绣等作品得到传承人及社会认可,深受大家喜爱,其中,内画壶还作为文化交流的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

(三)开展资源调查,了解非物质遗产发展现状

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协调下,我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联合市社科联人员对莱芜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传进行了调查,师生深入山区、街道、村庄调查了解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整理调查资料,编印了《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创新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精神。对于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帮助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政府提出保护建议,并把他们引进校园。如“莱芜剪纸”第四代传人,今年68岁,初中文化程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我校师生积极帮助其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引进校园,在学校建立工作室,给于资金支持,向学生传授技艺,深受学生欢迎。

三、合作建立传承人工作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

为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联合传承人在校内建立了面塑、木雕、于家布艺、靳氏针绣、剪纸、内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配备设备和器材,选拔青年骨干教师与传承人组成团队,共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教师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在传承的基础上提出的工艺改造和产品设计思路往往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能力。同时,吸收课堂教学中发现的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现代学徒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熟练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技艺水平。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与“靳氏针绣”第四代传人董淑梅共同研究认为,“靳氏针绣”只有将中国文化特色与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才更有生命力。于是,共同设计制作了京剧人物、西游记人物等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针绣作品,這些作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欧美国家,受到欧美国家消费者的青睐,既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促进了自身的良性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能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6],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传承人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既需要社会、政府的关注,也需要职教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02.25

[2]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05.04

[3]杨潘升.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 职教论坛 2017(5)

[4]教育部.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Z] 教职成〔2015〕9号

[5]姚翠花.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现实意义[J] 北方文学 2015(8)

[6]王旭等. 非物质文化进课堂的策略研究[J] 理论观察 2018(4)

作者简介:谭茂玉(1965—),男,教务处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2017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院校公共文化素质教育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子课题(项目编号:2017029)。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文化素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