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0-09-10 07:22成凤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德育

成凤

摘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更多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教师应摒弃刻板施教理念,不仅需重视学生的显性学力提升,更应在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扩充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故此,本文展开对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传统文化

引言新时代为教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对育人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到“应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充分汲取民族智慧[1]”。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在培养学生关键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能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在此,笔者依据教学经验,谈谈自身感想:

1、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为学生构建生动而富有活力的课堂[2]”。在实施创新教学,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毕竟,小学语文具备推进德育教育的天然优势:首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这些道德理念对古人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具有适用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带领学生感受经典,在经典中提升素养、陶冶情操。其次,为了给小学生构建优质课堂,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雕细琢的文章,大都是秉承着教育性、人文性精选出来的,且传统文化的教学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渗透给学生,并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将赋予语文教学新的内涵。最后,在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也明确指出应重视对学生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在促进学生拜读经典的过程中,只有发掘文本价值、促进德育教育,才能将语文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

2、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1重视教学的引用,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文质兼美,更具人文色彩的特点。为此,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应深挖文本内涵,促进其与传统文化向融合,在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使其受到德育教育。例如:在部编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教师便可运用微课进行生动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教师可引出传统文化中较为经典的内容——《淮南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加以说明,促进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让学生展开诗词赏析,使他们意识到人与自然互观互赏是怎样一番美景。

2.2引导多样性阅读,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合理、富有人文精神,也其考虑教学时长,很多都是节选内容。发挥语文德育作用,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仅从教材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去涉猎教材以外的内容,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则需为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国学经典。

为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意识,使其亲近传统文化。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语文课外阅读材料时要坚持教育性、趣味性及民主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课外阅读材料、阅读主题的推荐上要选择符合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积极向上的,挑选那些能对学生品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的文章或书籍。例如: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青少版读物,其既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又有助于使学生在光怪陆离、曲折离奇的故事中感受什么是济人所困、忠孝仁义。而《儒林外史》、《论语》虽极具教育意义,但对小学生而言略显晦涩难懂。在推荐方式上应坚持民主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即尽可能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而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式阅读探讨,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引导与介绍的方式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2.3组织丰富的活动,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需具有科学性与适宜性。传统教育模式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在德育中渗透传统美德,应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以便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促进其进行知识积累、塑造小学生美好的品格。那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呢?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例如:在学习完《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情节以自己的语言、感受和动作演绎出来,使学生自主编排人物台词、突出其人物性格,并设计,一定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在剧情表演中认识到应具有“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促进美德内化。此类教学活动能将“文”中之“道”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不断揣摩中深化理解[3]。达到在语文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3、结语

总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在教学中促进德育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这便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发掘教材内外之“道”,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坚毅品格和正确是非观的重要助益。从而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便使语文教学提质增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5):7.

[2]马清林.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9):28.

[3]徐顺子.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2019(7):1.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