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空观念在高考历史试题材料解读中的作用

2020-09-10 07:14赵启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策略

摘要: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对教学与应试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笔者发现时空观念可谓贯穿于每一道历史试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研究时空观念在高考历史试题材料解读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时空观念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亦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历史试题材料的效率。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考历史试题;材料解读;策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

一、时空观念素养与高考历史试题之关系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1]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的观念和历史地理的观念,这两者都是了解、认识、研究客观历史的基本意识,因此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时空观念既是认识历史的标尺,又是对客观历史的定位,任何对历史的认识都要将所认识的客观历史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之下。同时,时空观念也是阐释历史的角度,只有从历史的时间演进和空间范围的角度去进行说明和解释,才能看出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对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

高考命题的立意于 2016 年正式进入核心素养立意时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历史学科也涉及到了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2019年全國卷三的12道选择题中,有9道试题都涉及到了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卷二更是多达11道选择题涉及时空观念;2016 年全国二卷的 12 道选择题中,不同程度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在这 12 道题目中除了 25、26 没有明确考查到时空观念外,其他 10 道题都有对时空观念的考查。[ 2]可见,要提升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考察时空观念素养更加频繁,此观念几乎贯穿于每倒历史试题中。可见高考历史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察力度非常大,也从侧面说明两者的关系很密切。基于对上述认识,我们在必须重视时空观念的两个维度:其一,时序观念;其二,空间观念。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这两个维度在教学与试题中的作用,才能把时空观念转换为处理历史试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时空观念对于处理高考历史试题材料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材料的效率。

二、高考历史试题材料解读策略

在处理高考历史试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时空观念的两个维度:时序观念与空间观念。所谓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所谓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 3]

经笔者研究发现,大量的高考选择题题干材料往往呈现的是一个“陌生时间+陌生事件”的组合结构,即题干材料所述的的是一个“小切口”的碎片化史实,我们不可能见过,也不曾听过。题干材料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题能不能得分、考的好与坏的问题,因此,解读题干材料就是解题的关键。这样的题做的多了,就会发现,时间就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元素。因为根据这个时间,将题干材料所述的“小切口”的碎片化史实,置于一个熟知的大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得出一个可靠的历史解释也就很容易了。因此,把时间作为解读选择题题干的第一基本要素。选择题所给的时间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显性呈现,就是直接给出年月的;另一种是隐形呈现,就是通过专有名词、特殊地名、特定名称等形式呈现实。怎样准确利用时间解读题干材料呢?首先,以题干材料所给的陌生时间(不管是显性时间还是隐性时间)为突破口,认识题干材料呈现的“小切口”的碎片化史实。其次,根据时间联系与题干材料所述的“小切口”的碎片化史实最近的、相关的、熟悉的历史大事件。这样做的原理就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怎么联系?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课本讲的很简略,可在陌生时间上数十数十的加减,然后联系熟悉的时间熟悉的大事件;中国近现代史讲的比较细,可在陌生的时间上加减1或2,联系熟悉的时间和熟悉的大事件。第三,将题干所述的“小切口”的历史碎片化史实,置于熟悉的大历史大事件的背景下分析解读。下面以两道高考真题作说明。

(1)(2018年新课标卷Ⅱ·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此材料中“1836年”“俄国”皆是时间与空间,由此便可定位本题之考点: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俄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及中叶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材料通过引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钦差大臣》,批判当时俄国官吏之腐败,而此正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之一;此小官吏是俄国封建专制的代表,并非资产阶级,相反俄国号称“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一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综上,此题之正确选择项为B。

(2)(2019年海南卷·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B.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此题突破之关键就在于题干材料材料所给的时间“1863年”,通过此年份可以联想到当时中国的重大历史时间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强调的就是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技术;清政府官员此话在于强调向日本学习,派遣人员学习“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故符合题意的就是B项。

随着新高考改革,高考历史试题的文本难度呈现上升趋势,每道试题几乎都会涉及到时空观念。故而我们只有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时空观念素养,培养学生利用时序观念与空间观念处理材料的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当前教育新形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张艳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年第 46 期。

[3]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作者简介:赵启佳(1993—),男,仡佬族,贵州省石阡民族中学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宋史。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