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要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0-09-10 07:22
清风 2020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抗疫命运

本刊记者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却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方肆虐开来。“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人类不仅需要应对一时挑战,而且需要切实着眼、布局人类卫生健康事业。

“不要将疫情政治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表示,不建议各国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呼吁各国应基于证据采取令人信服的措施。但是,仍有一些国家无视世卫组织专业权威建议,采取过度限制措施,这种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做法不仅无助于疫情防控,反而人为制造恐慌,越来越引起人们担忧。

以美国为首的个别国家,面对凶猛的疫情却玩起了“甩锅”给我国的把戏。随着疫情在美国蔓延,美国政府的抗“疫”表现遭到多方批评。据《华盛顿邮报》3月23日报道称,现在州长和市长们都在抱怨白宫对疫情的回应太慢了。纽约市长白思豪日前更是在发布会上直接指责白宫应对疫情不力,没能尽早调动全国资源来及时控制疫情蔓延。

中新社记者报道称,随着美国抗“疫”现状的消息被不断披露,白宫关于新冠疫情多个表述的真实性受到各界质疑。

《俄罗斯报》网站4月15日在《中俄锐评》专栏中刊发《世界应共同抗疫而不是推诿甩锅》的评论文章,尖锐揭批美国借疫情种种甩锅和污名化做法,力挺中国的抗疫努力和国际合作,积极赞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章开篇援引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4月14日的表态称,因新冠病毒对中国提出所谓“索赔”的说法超越了所有底线并且有失体统,是不可容许的,令人惊愕到“头发都竖了起来”。

“当前,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团结一心,共抗疫情。”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而不是政治工具。不要将疫情政治化,不要再继续玩火。”

随着美国疫情日趋严重,美国政府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甩锅侠”。美国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世卫组织攻击抹黑乃至宣布暂停缴纳会费。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抗疫努力和成效,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高度赞赏。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都受到了病毒的攻击,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谋。

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

中国爆发疫情时,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抗击疫情表示理解支持。如今,中国在抗击疫情的局面稳定后,派遣专家团队、运送医疗物资支援有关国家抗击疫情。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同国际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相关经验,向相关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

在3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疫情没有国界,人间自有真情。”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难的时刻,国际社会为中国提供了宝贵政治支持和医疗物资捐助。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在继续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有迫切需要的国家提供援助。对于曾经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捐助的国家,如果有需要,我们一定会投桃报李。对于疫情严重、防控物资缺乏的友好国家,特别是亚洲、非洲、拉美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我们也会尽力提供援助。

以邻为壑,是换不来独善其身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慌不得,乱不得,过度限制措施要不得。以邻为壑、乘人之危之举,最终损害的注定是本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疫情面前,任何不冷静、不理智、不明智之举都可能带来次生挑战。

如今是全球化时代,各国需要的是顺应潮流,面对疫情各国要共担责任,携手应对挑战。正如评论指出的那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慌不得,乱不得,过度限制措施要不得。全球化时代,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做法换不来独善其身,唯有秉持科学、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挑战。以邻为壑、乘人之危之举,最终损害的注定是本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

抗疫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与各国一起抗击疫情,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各国力所能及地伸出了共同抗疫之手。习近平主席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强调:中方愿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一道,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开展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在这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終坚持开放合作、同舟共济,展现出真正的大国道义和大国担当。

比如,中国、中非、法国三方携手抗疫情,是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又一个有力例证。3月20日,中国驻中非共和国大使馆在总统府向中非政府捐赠一批防疫物资,当天,中国、中非、法国三方启动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非总统府方面表示,虽然中国和法国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但仍通过不同方式帮助中非抗疫。中国及时向中非提供防疫物资,而法国通过班吉巴斯德研究院提供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三方合作抗疫体现了共建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中国与海外国家、地区携手抗疫的事例还有很多。“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正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体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当博施济众成为各国共同选择,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道义主导人心,人类战胜病毒的希望之光就会越来越亮。人们当坚信:命运与共,大道不孤;坚守道义,人类必胜。”《人民日报》的评论如是指出。

因此,各国唯有团结协作,着眼长远,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才可能在与病毒的战斗中赢得先机。

3月2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强调,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目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仍然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全球抗疫传递了强大信心,引发国内外热烈反响。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等倡议,对于全球抗疫具有重大意义。多国人士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之际,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大国担当,对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全面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体抗疫命运
“画”说抗疫
爱的共同体
团结抗疫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