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同命运,全球联手抗疫

2020-09-10 07:22袁南生
清风 2020年9期
关键词:物资外交抗疫

袁南生

2019年年底开始,新冠疫情迅速蔓延,200多个国家出现疫情。至本文发稿时,已造成两百多万人感染,十多万人死亡,甚至许多国家政要也纷纷中招,而且疫情还在蔓延。可以说,史诗级“抗疫”战役牵动全球。

世界为中国抗疫携手

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中国遭遇了第一波冲击。抗疫过程中,中国始终得到国际社会支持和帮助。其中留下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白俄罗斯第一个向中方派出专机送抗疫物资;巴基斯坦拿出了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用专机紧急运来;缅甸为中国送来了大米,斯里兰卡援助的是红茶,蒙古送来了3万只羊。印度派空军运输机向武汉捐赠了15吨医疗物资;俄罗斯派专家团队赴华联合研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在所有援华国家中,美国民间、侨社积极捐助,因而美国援助数额最大,在中国圈粉最多的国家则是日本。

中国疫情爆发后,日本自民党决定,从自民党所属每位国会议员的三月经费中扣除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17元),捐给中国。1月25日,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将100万只口罩运抵成都双流机场。27日,日本宣布将把新冠肺炎认定为日本《感染症法》中的“指定感染癥”。此举意味着不论国籍,所有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将由政府承担。28日,日本派专机飞往武汉,接回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日本国民,顺道运来一批日本政府捐赠的医疗物资。

日本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向与日本各地结为友好城市的中国城市提供“对口支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很多捐赠城市都是人口不多的小城,类似于中国的县,这样的城市经济在日本也不算发达,即便如此,这些城市在得知消息后都第一时间展开援助,甚至拿出“压箱底”的救灾应急物资。日本第一时间雪中送炭,日本的行动值得尊重与赞赏。

国际上许多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也为中国抗疫伸出援手。例如,在新冠疫情爆发后,170多个国家的物流企业,通过全球物流联盟网为武汉加油!给中国鼓劲!1月27日,该网采购8万个医用口罩捐给武汉。2月6日,全球物流联盟网启动了“全球采购应急小组”,无偿为海内外人士提供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的海外物流资源,第一时间,快速、低成本协助抗疫物资采购和运输。

国际上一些企业家、慈善家也为中国抗疫慷慨募捐。例如,早在1月27日,比尔·盖茨就向中国捐款500万美元,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家支持,更是在不久前宣布再次捐助1亿美元。

病毒无情人有情。正如华春莹在记者发布会上所说,在当前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对其他国家人民给予中国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将铭记在心。

中国为世界抗疫加油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改观的同时,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疫情变得紧张起来。中国逐步从世界疫情中心变为全球防疫专家,中国为世界抗疫伸出援手。

一是与世界分享信息。中国在第一时间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对病毒传染性、潜伏期、重症比例等特征都做出了研究分析,得出的相关信息,中国立即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共享,成为其他国家抗疫的基础性信息。中国对新冠肺炎的诊疗,为全球提供了明确有效的诊断方案。中方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

二是与世卫组织、东盟、欧盟、亚太经合组织、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美国、老挝等相关国家通过专家研讨和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了20多次技术交流,及时分享了中国有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等防控经验和方案。

三是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根据中国外交部信息,中国政府已向巴基斯坦、老挝、泰国、伊朗、韩国、日本等国和非盟交付了医疗防护物资援助,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已宣布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希腊、塞尔维亚、欧盟、柬埔寨、菲律宾、埃及、南非、伊拉克、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古巴、智利等几十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资援助,并支持友好国家在中国市场采购医疗物资。

四是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遣医疗专家组。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首都,随着专机带来的有中国政府紧急筹集的十几吨的呼吸机、口罩、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卫生部长、国防部长等多位政府官员在停机坪等候,武契奇与医疗队成员一一碰肘,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随后,武契奇在五星红旗上献上了他深情的一吻,这一幕使现场很多人动容。

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执委会会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答记者问时说:中国采取了大规模的措施应对疫情,包括武汉“封城”阻止疫情向其他省市、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把99%的发病率完全限制在中国境内,为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中国为遏制病毒做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

外交为世界抗疫助力

战胜瘟疫离不开世界合作,合作离不开外交运作,抗疫外交既是政府外交,也是公共外交;既是传统外交,也是现代外交;既是慈善外交,也是利益外交;既是经济外交,也是科技外交。抗疫外交在人类抗疫史上、外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从外交视角来看,抗疫外交至少有五大亮点。

慈善外交有新境界。传染疾病是人类公敌,各国必须精诚合作,共同应对。互通互报,共享信息,联防联控,联合攻关,中国经验,中国办法,中国举措,第一时间与世界分享。尽管德国自身疫情非常严重,仍然接收大量意大利患者。卢森堡和瑞士收治法国患者,奥地利收治意大利患者,等等。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达成世界共识。这次世界抗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实践。

电话外交上新台阶。战“疫”时期,“电话外交”作为中国元首外交的特殊形式尤受关注。据“第一报道”统计,自1月22日至3月24日两个多月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同22位外方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25次通电话。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美元首第二次通话。习近平主席应特朗普的询问,详细介绍了中方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的举措,表示理解美方当前的困难处境,愿继续“毫无保留”同美方分享信息和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通话中,对习近平主席在G20特别峰会上提出的看法和倡议表示“赞赏”,表示将亲自过问,确保美中两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开展抗疫合作。他还感谢中方为美方抗疫提供医疗物资供应等,表示美方将保护好在美中国公民包括中国留学生。

网络外交有新突破。3月26日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此次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既是元首外交方式的突破,也是网络外交自身的一个突破。这么多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不是面对面,而是面对电视开会,史无前例。而且不知道节约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诗赋外交有新魅力。诗赋外交是指在外交场合通过赋诗言志来表达个人或国家意志的一种外交方式,曾盛行于古代东北亚国家之间。这一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诗句吸引了国人眼球,博得了国人的好感。日本疫情爆发后,中国向日本提供援助物资,也同样在箱子上写上了精心挑选出来的中国古诗词,获得日方点赞。

4月4日,以色列、伊朗、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国和中国一起,为中国新冠肺炎遇难者下半旗致哀,这是中国第一次为公共卫生事件的遇难者致哀,这也是世界外交史上一个永远的记忆。

(作者系外交学院党委原书记,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驻苏里南大使、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驻美国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应本刊邀约撰写专栏稿件)

猜你喜欢
物资外交抗疫
“画”说抗疫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团结抗疫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救援物资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