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9-10 07:22卫功俊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卫功俊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当下社会对学校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层次化的增长和提升,不再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本位,而是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变化要求相应的学校教育也应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要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具体需求。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就高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为出发点,重点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叙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办法

引言:核心素养是随着素质化教育不断发展而衍生的产物,也是当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建设培养的主流趋向。而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积累经验、取得知识质变的黄金时期,其数学教学也应意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导向性作用。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要体现便在于让学生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模式和逻辑引导实践的良好习惯。

一、立足整体,分析意义

当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倡导核心素养教学的主要意义大致可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向引导

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倡导并不仅是就教学流程的改革进行指引,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对我国高中整体教学方向的引导和辅助。核心素养从微观上讲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从宏观上讲是对教育体系布局的探讨和研究,是顺应国家建设和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转化的重要进展和突破,符合国家对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的未来需求和标准[1]。

(二)综合完善

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够将不同的学科教学串联起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更多问题,取得更高的成绩。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将德行、人文、礼节等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倡也是顺应素质教育的鲜明体现。

(三)提升水准

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帮助高中学生提升自身的水准和能力。核心素养倡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倡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育能让高中生养成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互相转化的意识,让学生养成深入挖掘知识和理论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正确理念和思维。

(四)改善模式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实践,让教师更精准的反思自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转换传统的思维模式,让教师更依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非自身的历史经验。并且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能帮助教师更紧密地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进行融合,更科学的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能从侧面激发教师自觉优化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寻找途径,深入实践

根据上文中叙述的当下核心素养对数学课堂发展所起的意义,可以大致将其具体的实践途径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结合

当下高中生身上所肩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都是较为沉重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被动且消极。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成绩的要求和考试的训练,而并非来自于自身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这种心理状态也会阻碍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吸收和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兴趣引导,让学生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接受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例如,对先进数学家事例的援引和讲述便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重点要突出数学知识对苏步青的启发和引导,同时也要着重强调苏步青在求知过程中的精神品质,让学生理解我国先辈对知识上下求索的坚毅精神。在故事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就事例中的人物形象和气节进行总结和升华,并将其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联系到一起。这种方法不僅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探求的不易和艰辛,也能带动学生对优秀品质与核心素养的共情力[2]。

(二)引导思考

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要强化对学生的自我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不要过于固步自封和循规蹈矩。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就《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小节为学生布置当堂任务,让学生就同样的问题按照自身的思路进行解答。平行的判定方法多种多样,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思路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要按照既定的理论解决所有问题,若学生有更简单和易操作的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三)规律总结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具有十分明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遇到难点和瓶颈。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阶段性总结和重难点突破,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必修二《圆的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抱有疑问。教师应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型总结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指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策,也是推动教师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方针,要在课堂上更突出学生的地位,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价,以此作为自身改革方法的参考依据。教师要始终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贯穿整体课堂教学中。实际培养的过程是发展性的,应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张勇.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29):150-150.

[2]林明琼.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9(12):171-171.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