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020-09-10 22:23陈媛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崇尚一些洋文化,过洋节。忽略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被太多的人们忽略。传统文化是我们代代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有传统文化在近些年高考中占比越来越重,所以说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是迫在眉睫的,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才开出来这么一朵文化之花。是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今精神支柱受到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消失在历史长河,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遭到人们摒弃,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遗忘传统文化。这种种现象是不是告诉我们了一个信号,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正在步步走下坡路。高中是一个人成长最主要的时间段,更是接受文化的最好时间。所以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历史的沉淀,诞生了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正确的理解与每一个中国人对此的骄傲,更是与人交往的哲学。学生通过学习与理解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发展方向,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促进传统文化对每个学生的引导。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是传播者,更像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新时代的学生对外来的文化与知识接触更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我在此产生深深的担忧,并希望与各位一道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广泛的传播与引导,能使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通过教育一批一批的学生来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使学生明白传播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中一步一步融入。

2.推行汉语的思维方式

汉语是我们五千年的语言,包含了代代中国人的心血,更是一笔无形的巨大宝藏。告诉学生了解汉字从文言文开始,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学习文言文一定按照其严谨的文化理解进行理解。重申句式、关键词等,多方面去教育渗透,明白传统的严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自己的一些理解,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汉语的思维方式对我們每个人都是会多多少少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影响,但是对于学生来讲正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我们还是要更加细心的教育他们。现如今,越来越多课堂都使用教辅材料,大多数学生教师都依赖教辅材料以及一些辅助书籍。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了解透彻才能给学生授课,过多的依赖一些教辅材料去教学,会使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的发展与传承。更理解不到一些文言文的精华文学部分,缺乏自主思考。这种风气我希望各位能够制止,还给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给他们自己学习的空间去思考,希望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

3.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高中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各种兴趣活动和各种的爱好培养的关键时间。首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课堂多对传统文化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对古诗,小说,散文等等举例说明。例如:《史记》中有“如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俱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都可以感受到一种迫切为国立功丶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高尚情操,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更多的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比赛,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娱乐中记住传统文化,在课堂听听故事更加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积极性。

4.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教师依据手中现有的教材和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修改。重点在突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更好的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使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各位教师首先熟练掌握和熟练的应用传统文化,并举一反三,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修改自己教学进度,来达到教学任务等等。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每次课堂教学,可以创新课上课下对学生有意无意点播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或者趣味知识。更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在课堂时间来一些特定的角色扮演朗读。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加深了解,并学以致用。教材是每位教师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是教育学者对一篇篇文章筛选加入教材中的,尤其是其中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每一篇都能代表我们的历史,更像是沙漠中的一口水井,就是传统文化的标杆。以《陈情表》这一内容教育为例,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我发现,该文本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忠”和“孝”来进行论述的。而忠孝自古就是我们坚持传承与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们要以此为例进行设计思考。传统文化与生活结合,碰撞的火花使学生更好的受到熏陶。

结语:近些年来教育的改革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求我们进行更正目前的教育方式方法,并且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不断拔高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比重,使其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帮助每一位学生来更好的走入社会,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更多的帮助,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已经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郑丽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20(02):33-34.

[2]陈志琴.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及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18.

[3]王兆瑞.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04):52-53.

作者简介:陈媛(1988,03)女,籍贯:福建省宁德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专业技术十二级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