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视域下高校舆情的传播特点及治理建议

2020-09-10 07:23蒋昊君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

摘 要:危机传播作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一种,目的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现象,采取相应手段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高校輿情传播也展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尝试将高校舆情置于危机传播视域下进行探索,分析其传播的现状及特点,并针对这些现象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危机传播;高校舆情;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218-0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且在职业结构上学生占比最多,超过2.22亿,达到26%。[1]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产生、发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手作用。研究高校舆情不仅能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供方案,更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将高校舆情置于危机传播视域加以考察,试图厘清高校舆情的特点,并为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校舆情传播现状

本文将高校舆情定义为涉及学校、学生、教师等一切与高校相关的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舆情面临着“把关人”缺失、“水军”泛滥、制造谣言求热度、贩卖焦虑引共鸣的媒介环境,高校舆情也有了相应的传播现状。

(一)高密且隐蔽的传播主体使舆情发酵的态势难以把握

高校舆情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学生,他们通过班级共处于相对较小的物理环境之中,而人口的密度又相对较大,频繁的接触使信息在此环境中的传播格外迅速。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准入门槛低、信息来源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广大学生成为用户,他们活跃在其中,又通过互联网的隐蔽性藏匿在其中。在人人都能成为事件发声者的环境中,基数庞大的学生群体让危机事件呈裂变式传播,不同的声音使舆情发酵的态势难以准确把握。

(二)丰富且畅通的传播渠道使舆情扩散的速度难以掌控

与传统的突发事件舆情线性传播或扇形传播不同,如今的传播渠道更为丰富和畅通。危机事件一旦上网,即呈病毒式扩散,负面舆论也在极短时间内传播开来。新媒体平台大多支持类似开放性的转发及评论功能,这就赋予了用户对危机事件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这些言论涉及的不仅是学生、教师等,还会牵连到家庭、社会组织、教育制度甚至社会秩序,往往被互联网上的多数人关注。这样一来就刺激了舆情的扩散,甚至改变舆情走向,引发次生舆情。

二、基于危机动态过程的高校舆情特点分析

史蒂文·芬克将危机动态过程分为危机的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和恢复期。他的危机阶段分析理论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循环往复的危机全过程。危机传播则是对此过程的一个具体处理措施,旨在对危机发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最终消除危机。高校舆情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具备了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在危机传播视域下也有着独特之处。

(一)危机潜伏期——“对抗式解读”

在危机潜伏期,高校舆情的传播主体大多是事件的知情人士或组织,表现出的特点即信息真实和受众的“对抗式解读”。信息真实的原因是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初期,舆情的传播者对事件始末相对了解,所发表的言论相对客观,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一定保证。但在充分了解事件情况以及信息字面意义、内涵隐义的情况下,受众也可能以对抗的立场去解读信息,形成与传播者初衷完全相反的理解。不同观点聚少成多使舆情发生一定程度的质变,后来的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怀疑甚至反感情绪,有意或无意地以相反态度进行理解,也就导致了“对抗式解读”现象。

(二)危机突发期——“爆发式裂变”

危机突发期是4个阶段中时间最短、变数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高校舆情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爆发式裂变”,大量舆论同时出现使得真相与谣言并存,且有较大概率引发次生舆情。“速度”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不仅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舆情裂变的速度也快,更是要求相关组织以极快的速度给予回应。例如,在一起催生高校舆情的危机事件中,初始舆情只存在一个焦点,但经过一系列的传播动作后,会出现多个焦点。别有用心的传播者、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受众是否得到了所期盼的回应等因素都能刺激高校舆情在这一时期发生“爆发式裂变”。部分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无法客观对待危机事件,容易在应对舆情时表现出不满情绪,致使“爆发式裂变”更加严重。

(三)危机蔓延期——“情绪式扩散”

在危机蔓延期,虽然危机事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舆情爆发的狂潮也在逐渐消退,但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随时都可能爆发新一轮的舆情。在此阶段,高校舆情表现出“情绪式扩散”的特点。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人们身处网络空间,若某件事件触及个人利益或个人情绪时,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甚至被操控,从而使舆论偏离真相。[2]在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环境中,高校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负面情绪的表达更是层出不穷,通过传播关系的网络,每个传播节点都能将一套情绪推向下一个传播节点,情绪亦开始蔓延,即“情绪式扩散”。

(四)危机恢复期——“手术式修复”

进入危机修复期,危机事件得到解决,舆情基本得到控制,传播者与受众、事件当事人及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对高校舆情带来的恶劣影响进行修复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作,“手术式修复”也是最显著的工作特点。修复的过程是复杂的、困难的,也是不容闪失的,就像是做手术的过程,只要某一环节没有做好,就一定会带来更加消极的影响。一旦发生回应内容避重就轻偏离公众所期待的主题、回应时间错过“黄金4小时”“黄金72小时”等最佳时机等情况,就会引起公众不满,无法达到消除误会、化解危机的目的。

三、危机传播视域下高校舆情的治理建议

在危机传播视角下,高校舆情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需要从根源上治理。从软实力的层面讲,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政觉悟及媒介素养,从硬实力层面讲,加强管控工作、制定科学的回应机制等方面都应得到重视。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舆情监测系统

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采集舆情的渠道是多元的,想要准确、及时地收集到这些信息,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舆情监测系统。这需要系统开发者灵活运用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技术,如把智能算法和人工研判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分类清晰的高校舆情数据库,并做好时刻更新系统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下的技术发展已比较成熟,但在高校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即便有了完善的系统支持,人工研判依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重大节假日、开学期和放假期等信息传播较为频繁的时间段对模糊信息进行筛查,及时发现舆情苗头并加以控制。

(二)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媒介素养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發,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走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方向走”,只有以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坚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航向。[3]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出发,如何利用媒介获取信息,如何选择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信息,如何理解存在一定争议的信息,如何甄别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

产学研相结合、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结语

在危机传播视域下,危机伴随着高校舆情传播的整个过程,如若处理不当,就无法实现危机传播的基本目标:消除误解,化解危机,建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引发高校舆情的危机事件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危机处理与危机应对也只是在事件发生后短期内通过各种策略性技巧把事件发展向积极的方面推进,深入探索并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2] 古斯塔夫·勒庞(法).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17.

[3] 杨维东.“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3(04):36-42.

作者简介:蒋昊君(199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新闻媒介与新媒体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
网络自制节目传播特点对传统电视节目发展的启示
微信的传播特点
弹幕视频的传播与发展探究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
微电影在课堂外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