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是否不善沟通

2020-09-10 07:22张倩芸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欣赏沟通案例

张倩芸

摘要:高尔基的《丹柯》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名作,被选入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后,有不少感兴趣的学者发表了对此文的解读。其中有几篇文章指出丹柯的悲剧源于他的不善沟通,然而依据文本仔细阅读,却发现这一观点存在问题,丹柯实则是善于沟通的。小说中的丹柯乐观勇敢、无私奉献,值得我们钦佩学习,是族人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丹柯;沟通;小说;欣赏;案例

一、“不善沟通”论的问题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丹柯是否不善沟通,下面引用两则持“不善沟通”论的文章案例,以观作者执此立场的依据何在,稍作讨论。

苏荣华老师的教学实录:

“生10:我觉得造成丹柯这种悲惨结局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他不善于与普通民众沟通,从课本第36页最上面那一段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说:领导我们!我才来领导的!’民众对他有一些埋怨的时候,他们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造成了矛盾的激化,这也造成他悲惨的结局。

师:丹柯悲剧的造成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很好,这是一条新的思路。”1

以上是一段上课场景的切片,学生在课上提出丹柯不善于沟通,老师对此表示肯定。这位同学分析丹柯时引用了他说的一句话“你们说:领导我们!我才来领导的!”,并借此表示丹柯与民众没有很好地沟通,所以最终造成他的悲剧结局。

一方面,丹柯的这句话确实含有一点气愤、一点委屈,然而这都是正常的情感表达,当他一心一意想要解救族人,族人却懦弱、无知,甚至自私到“把怨恨出在正在他们前面走着的丹柯的身上”②。面对这样一群族人,丹柯的内心才燃起熊熊怒火,这是丹柯对于假丑恶的本能憎恨,正因为作品赋予丹柯常人的情感,才显得他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的坚持才尤为可贵。

另一方面,此时的丹柯依旧处于被动领导的阶段,他用这样的话批评族人也是为了想让大家明白要齐心协力,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妥协与埋怨,但是,显然这样的沟通对于自私懦弱的族人没有起到预料中的作用。于是他更换了方法,用一种更加激烈、勇敢的掏心的沟通方式,鼓舞族人继续向前走。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与递进的过程,从最后成功走出树林的结果来看,丹柯的沟通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周康平老师的解读(以下简称周文):

“‘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那儿去的。’这个时候丹柯可以做什么?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沟通?”③

周文也是认为丹柯在沟通方面欠缺,但是作者之后指出他将此看成是“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并不以此否认英雄。我赞同周文的不否认态度,但是丹柯是否欠缺沟通还是值得探讨。仔细阅读文本可以发现,丹柯在危难之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他的心燃烧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他自己对此却并不惊讶,看来他知道掏出自己心脏是能照亮前程、解决问题的,这就是丹柯的想法,是一种直接奏效的沟通方式,是他坚韧勇敢、无私奉献的表现。伴随丹柯掏心行为带来的巨大震撼力唤醒了族人,可以说这就是丹柯掏心的目的,他的毁灭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这就是英雄。

高尚的丹柯知道族人非常自私,他还是牺牲自己拯救了他们,成功地带领他们走出了丛林重获自由,虽然他的行为没有得到被拯救者的感激,但是英雄故事本身的广泛流传和后人对英雄的歌颂,在一定程度上也安慰了英雄高贵的心灵。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并产生对英雄的尊敬与向往。

二、善于沟通恰是丹柯成为领导的直接原因

小说伊始交代了故事背景,有一群族人被敌人赶到林子深处,那里环境恶劣,人们接连死去,大家被恐惧包围。这个时候,丹柯站出来对人们说:“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④因为当时正处于族人思维非常混乱,群龙无首的时候,丹柯的沟通方式简洁明了,而且非常奏效。他的勇敢带给族人一种精神力量,于是族人就要求丹柯领导他们。在看不见希望的黑暗中他像是骤然亮起的明灯,照亮了铺满荆棘的路,丹柯为他们指引了一条前进的方向。

三、沟通方式转变是适应复杂环境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条艰险的求生之路,随着里程的增加,死去的人也越来越多,“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去路”⑤。这时候,人们开始因为周围环境的可怕而渐渐泄气,因为丹柯的年轻而不信任他,抱怨声此起彼伏,民愤逐渐凝聚。而丹柯呢,还是在前面走着,不安慰族人,也不为自己辩解。尽管他自己依旧快乐安详,充满勇气。

此刻,有人忍受不住,开始大声审问丹柯,对他说:“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⑥丹柯就像是善良的农夫被所救的毒蛇反咬了一口,内心的不平和正义让他也挺起胸膛反击族人。他对族人的批评虽然没有说错,但是在那个剑拔弩张的气氛下,就像是一团火,一下子激化了矛盾,加重了硝烟。丹柯望着这些受够了苦的人,心里明白即使再苦口婆心劝说,也难以平复他们的怒火,鼓起他们的勇气,因此,他选择了一个能迅速起效,却也异常壮烈的方法,“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他高举自己燃烧的心脏,奋力向前奔去,这震撼性的一幕使得族人也“像着了魔似的跟着他冲去”,最终,人们离开黑暗危险的森林,回到了美丽的草原。

丹柯的掏心之举看似是他不善沟通的结果,实则正是他另一种沟通方式的表现。在当时的紧急时刻,过去的简单沟通已经难以起效,言语无法激励疲惫的族人,而掏心却能起到强大的震撼力,来平息愤怒的火焰,激起向前走的勇气。事实证明这样的沟通方式是非常奏效的,人们停止了抱怨,不再想要杀死丹柯,而是跟着他向前冲,一口气跑出了黑暗可怖的森林。丹柯完成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带领族人走出了森林,所以他的沟通是成功的。

丹柯的成功背后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历程,他从前期被人们推崇为领导者的被动领导,变为后期自愿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主动领导,他的领导方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成熟。起初,环境较为简单,人们陷于混乱紧张之中,急需一人振臂一呼,出来引领,丹柯就用简洁热烈的语言帮助人们走出了慌乱无助。这是他善于沟通的第一个表现。随后,情况变得复杂艰难,信任的桥梁已经坍塌,人们扬言要杀了这个领导者,丹柯急于想讓族人明白他的心,重新齐心协力走出危险,但族人却像野兽一样越围越紧。丹柯只能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交流的方式,用掏心这个痛苦却能极快奏效的行为来证明他的赤诚之心,以此指引群众继续前行。虽然,走出森林后,丹柯的结局是凄惨的,一个族人踏碎了他的心脏,但作者这样的设置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丹柯的英雄形象深刻印入读者的心中。从沟通上说,丹柯实现了自己的沟通目的,成功带领族人回到了草原,这是他善于沟通的第二个表现。

这两个表现已经可以证明丹柯不是不善沟通之人,他两次成功地用明确有效的沟通方式来帮助族人,可以说有他的不懈领导,才有族人的最终获救。

注释:

①苏荣华,《<丹柯>教学实录》,《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年第15期/B(5),第76页

②周康平《粗暴解读伤害了谁——以高尔基的<丹柯>为例》,《中学语文》,2013年第4期,第43页

③④⑤⑥曹文轩主编《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5、36页

参考文献:

[1]时剑波.细读《半张纸》和《丹柯》——于深入中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J].语文学习,2009(7):116-118.

[2]郑玉涛.内引外联巧对比,聚焦情节探主题--《丹柯》新授课教学课例[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3(12):56-59.

猜你喜欢
欣赏沟通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