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基础及培养路径

2020-09-10 22:53陈新刚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培养路径

陈新刚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马列经典作家阐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育人有关政策提出了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要求。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加强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学校创造条件、与专业课相结合等多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双师型”;理论基础;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210-02

基金项目:2018年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2018-KY-06);本文受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项目资助。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思政课要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出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好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有效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加强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思政课“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原指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精湛的职业技能、能胜任实习指导和传技带徒任务的教师。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国家并未对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10月18日教育部等四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的通知并提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1]。从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和思政课教学结合提出了实践育人的要求。有学者对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研究,提出思政课“双师型”教师“为持有教师资格证,职称达中级以上,具有思政课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即既具有双证兼具有双能的思想政治课教师[2]。

现代学徒制要求下的思政课“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三大技能:满足现代学徒制教育条件,适应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掌握学生思政教育技巧;以就业作为导向,落实好企业员工职业精神培训工作;可以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双能力论”更适合用于界定思政课“双师型”教师,就是即能胜任课堂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师[4]。

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列经典作家一贯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中提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指出了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实践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列宁指出“人民群众要从实际经验中而不是从书本中受到教育[5]。他认为实践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成为人们的主观世界,说明了实践活动对认识世界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性。教育学学者阐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美国课程论专家拉爾夫?泰勒指出,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规律,利于学生体验式地掌握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能现实地推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思政课传播科学理论,并通过实践落实科学理论。这里的实践应该既包括受教育者的亲身实践以体会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应该包括教育者的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素材支撑理论,使思政课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作为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政课,理论灌输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通过实践强化理论认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教育学专家关于实践教学的阐述为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三、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

国家有关文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相关要求: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提出,各高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7]。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中提出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的要求。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中提出,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专科思政课实践教学。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专项工作。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案例式社会实践研学、体验式社会实践研修、思政课教师国外研修项目;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赴国外调研,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

通过近年来有关国家教育政策的梳理,可以得出结论,在注重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培养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如何、能否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因素。这使“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成为思政课教师培养的重要目标。

四、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路径

(一)理论层面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教学理论水平

思政课要保持一定的理论深度,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思政课教师组织好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组织学生参观、调研等,而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教育目的,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避免因缺乏严密教学设计和管理而放羊或把实践教学活动娱乐化、庸俗化。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对思政课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学理论,熟练掌握实践教学理论知识。

(二)技术层面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设计能力

上好实践教学课,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精研,提升理论教学水平,还要熟悉社会实践活动流程,善于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力,设计好实践教学具体环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善于把握学生学情和关注点,利用“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网络手段开发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同时要积极协调、调动各种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注重收集挖掘本地实践教学资源,了解本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内涵,结合院校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等。

(三)学校层面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通过完善机制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实践研修机会,除组织教师参与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研修、大型工程项目基地参观等,还应组织思政课教师到社区、企业、农村等进行考察、调研,通过挂职、实践锻炼、培訓进修等形式亲身体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帮助思政课教师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在科研立项中建立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专项,鼓励教师深入社会进行调研;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理论支撑;建立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承担班主任等工作,将实践教学与社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将思政课教师每年进行社会实践研修作为教师考核内容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促进学校和教师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层面加强实践教学水平提升

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推动各院校间实践教学交流;注重听取学生意见,打造符合新时代学生特点教学方式,如微电影、视频制作、VR虚拟教学、社会调查等;探索与心理健康、体育、艺术类等课程结合丰富实践课教学方式,如利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团体辅导课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带动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广阔天地,将社会现实同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

(五)人才培养层面注重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引入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政课实践环节的设计、教学等工作,不仅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思政课教师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通过学生实习、专业实践等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结合。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性成就,结合各专业学生所在行业领域的巨大进步,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四个自信”意识。

五、结语

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借用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基本素质要求,注重提高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来看,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实现“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是不够的,应从政府、学校、教师、理论、技术、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完善培养路径,提高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集全社会之力办好思政课。

参考文献:

[1]高军.德技并修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27-31.

[2]明晶.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4(33):274-275.

[3]杨玳梧.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93-95.

[4]仲小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115-116.

[5]文学国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6]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4):34-36.

[7]蒋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2):60-64.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培养路径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