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20-09-10 07:22史经布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生物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地位不断提升,而传统生物教学往往将教育重点集中于教学大纲范畴,教师重点关注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对生物的理解与认知,未能引导学生有效融入课堂并获得更好地学习感受.部分初中学生认为生物学科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成为了课堂的旁观者,生物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参与度明显不足,这也使得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缓慢,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将教育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这对于初中生物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策略;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98-02

课堂教学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技能,更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特别是生活实践能力保持了高度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建立生活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提升奠定基础.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学生通过生物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窥探生物的奥秘和生命的神奇,生物学科本身充满了魅力,但初中生物教育现状及其暴露出的问题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1.部分学生与现实生活脱节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使得学生家长给予了学生们更多关爱,很多初中学生依然处于家长的全面包办之下,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自然环境,同时也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他们在生活经验积累方面存在巨大空白,教师讲解的内容于他们而言较为难以理解.

2.生物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当前依然影响着很多初中教师,他们将教学重点集中于理论知识教育方面,迫切期待学生能够在各类型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却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将教学目标集中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生物教学出现了发展偏差,自始至终围绕理论知识展开教育教学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未能有效联系的情况较为显著.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很多科学现象的发现和生物发展的规律都是从不断的研究和观察发现的,这要求发现者充满发现的眼睛和不断思考探究的意识,创新性地研究和分析,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应用于探索过程.例如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地上而思考这种现象为何会产生,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科学家往往是从小细节入手,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发现了科学的真理,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育往往使得学生墨守成规,很少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意义分析

1.激发和调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

当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生活经验后,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这也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利用起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很多学生已经对自己身边的食物形成了基本认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知识生长点,丰富知识积累.

2.构建生物教学课堂的新模式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更加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得学生在充满浓厚兴趣的状态下探索和思考,特别是能够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认知.

3.关注学生们的未来成长发展

知识来自于生活,而知识的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生物课堂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活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积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命.

三、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现有生活经验与生活知识基础上更好地探索生物世界.符合学生生活环境与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他们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之中,在观察与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积累.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某些生物现象,或者通过实验方式将生活情景还原,这都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推进.

2.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能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生物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深度挖掘,有效发现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生活化的内容,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生物实践之中,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将学生们严重较为枯燥的生物知识转化为他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转化为知识内容.这也将使得原本复杂的生物概念能够与生活更好地结合,让生物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趣.

3.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和探究活动,利用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功能,使得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优化提升,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活动参与兴趣,教师在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入多种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优势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隐藏的生物知识,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奠定基础,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贵莲.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6.

[2]韩旭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47,149.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史经布(1967.5-),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生物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