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

2020-09-10 07:22曾靖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

曾靖

【摘要】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教育的愈加看重,学校教育已经成了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极其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世界观对于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学校教育,而是迫切的希望了解和参与孩子在学校的相关教育活动,家校共育作为目前提倡的一种较为流行的学生教育方式,收到很多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其精髓就是对学生进行无空白点的全方位跟踪教育,单纯的教育不足以达到教育的一致性,这就需要家长协助和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辅助教育,尤其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在缺少家庭关爱的状态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论证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

一、家校共育的特征和优势

家校共育区别于传统校区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便捷性,使用统一的平台软件,所有家长和教师都通过这个平台软件,时时对孩子的一切进行观察和了解,老师无需在逐一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这就间接的形成了家长也作为老师的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来,传统的家长教育实际上在孩子的校区教育中作用不不是很明显,往往因为缺乏渠道去对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的管控,在教育中属于被动状态,只是一味的接受校区的通知和信息,按照建议和要求去执行,而现在的学校处于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考虑,往往是封闭性的,即使有开放日也是不足以满足家长的迫切心理的,而电话和见面等沟通方式一方面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达不到持久的效果,因此家长很少能够与学校形成合力教育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家校共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情感上处于缺失状态,具体表现为不自信、渴望被关注等消极性格因素,有些学生出现自卑、不合群、学习欲望低等情况,这是由于缺少陪伴和温暖导致的,这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安全感,出现了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自身的生活狀态不满意,自身不快乐,甚至因此产生了对于父母的憎恨,孤僻、冷漠、逆反和敏感等等都是留守儿童现状的具体表现。并且由于以上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如果没有人去关注和爱护他们,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未来成长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心理障碍后果,同时父母也没精力与学校方面进行沟通,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轨,不利于合作教育模式的健康开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途径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物质生活基本实现极大满足,但是在农村一些孩子的现状中,存在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长关爱,导致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偏差,精神生活匮乏,而我们看重的就是精神生活,孩子从小的世界观需要引导,一个积极正能量的世界观,会给孩子带来自信,爱国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必须要有正确的爱国精神,一个校园如果没有良好的爱国氛围,也很难给孩子进行健康的教育,所以在校园管理中,爱国主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向孩子展示和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并从中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例如在党的重大节日组织汇演,带孩子多观看爱国主义视频,号召学生收集爱国相关的物品等等,这些都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形成爱国主义认知。

爱国主义是我国光荣的传统,对孩子的爱国培养可以锻炼其正确的价值观,家长与孩子的亲缘关系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的现状,家校共育中利用互联网沟通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是极为适合的,同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这种思想教育可以温暖孩子,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同时有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使人格逐渐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确实关爱,并且在经济上紧迫,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孤独和自卑的心理,对生活的失去热爱,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具体表现在责任感、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劳动创造幸福观念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节日和活动,如班会课、七一、八一等爱国节日进行相关活动的举行,还可以进行一些爱国演讲比赛,如和国旗、新中国等元素有关的主题演讲,在活动过程中,穿插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爱国氛围,进而留下深刻印象,这对于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热情有极大帮助。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关爱活动,在一些团圆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可以与留守儿童一起进行包粽子和制作月饼活动,然后一起分享成果,让留守儿童真切的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一份温暖。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在可利用资源和家庭氛围熏陶方面,都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家校共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颖有效的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德育教育方面的一种策略,在学习上、抗压能力和健康精神世界的构建方面着重进行培养,让留守儿童重拾自信心,从而达到让其热爱生活的目的,对于关爱留守儿童以及关注农民工子女弱势群体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书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26-27.

[2]谢王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84-86.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