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研究

2020-09-10 07:22王佳秀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谣言数字媒体传播

摘要:在历史长河中,口传媒介曾是社会交流的最主要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介应运而生,改变了既有媒体的形态以及信息传播的规律,数字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其拥有信息的聚合能力。在数字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影响下,信息传播空前迅速,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非官方的传播媒介在人际中的传播引起社会恐慌,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因此,本文從数字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出发,找出原因所在,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以后的突发事件谣言传播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网络谣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085-02

一、网络谣言的界定

国外权威谣言研究学者卡普费雷提出:“信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大众传播媒介,另一个是在小群体中流传,也就是口传媒介的方式,后者便是谣言”,“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1]而在国内,“谣言”这个词古已有之。《辞海》中解释:“谣,是没有根据的传闻或凭空捏造的话;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或捏造的消息。”对于谣言的认识,自语言诞生之时便已经存在,在文字诞生以前,口头传播是唯一渠道,其传播速度慢,仅限于人际传播。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以“两微一端”为核心的社交媒体异军突起,网民规模迅速扩大,网络谣言也随之不断增加,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数字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主渠道。而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也未曾与谣言的基本特点脱离,正是因为它的公布及传播渠道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被称为“网络谣言”。但网络谣言除了具有传统谣言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新的时空特性,即传播速度快、跨越时空限制、对社群的影响力更大。

二、数字媒体时代谣言的发展现状

网络谣言的一些新特点依托于数字媒体时代呈现出来。首先,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谣言传播的速度比以前更快,媒介平台的多样化使传播的渠道也变得多元化,正是社交媒体的共享性和交互性让公众可以在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体平台即时分享讯息;其次,网络谣言传播的样式不再单一,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多种多样的谣言形式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考验着人们的辨别能力。更重要的是,伴随着UGC(用户原创内容)的兴起,网络用户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深化,人人都有发表言论和传播信息的权利,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用户的匿名性和二次编码实现了传受合一以及双向传播,他们既是网络谣言的接收者,也是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形成了信息聚合,从而迅速传播谣言,并且在热点事件发生后,若别有用心之人刻意将事件解码后改编,借事件的热度,毫不费力便能够骗取公众的信任和转发。

三、数字媒介环境下网络谣言传播原因

(一)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把关人地位弱化

数字媒介环境下,网络拥有了海量用户,自媒体的崛起弱化了把关人的地位,人人都可以成为言论的发起者,微博更是具有传受合一、双向传播的特性,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聚合和扩散。相对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的把关地位明显弱化,无冗杂的审核流程,只需要一个账号,即可公开发表意见与信息,这种环境为网民带来言论自由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信息在网络上被受众进行二次编码、解码,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使信息聚合空前迅猛,突发事件带来的热度若被有心人利用,便爆炸聚合形成新的“意见领袖”,庞大的网民用户跟随“意见领袖”将网络谣言迅速扩散,从而达到传谣者的目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受众的猎奇和趋同心理

猎奇心理使谣言传播迅速,人们总是对于一些常识之外的,或者是颠覆常识的事物格外关注,也正是如此给网络谣言提供了温床,甚至有人标榜“我们不生产谣言,我们只是谣言的搬运工”。而在所有的谣言传播中,其实都少不了“传”字,而这个就是建立在受众的趋同心理上的人际传播,任何一条信息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不经过传播的过程,就永远不会形成洪水般不可逆转的趋势[2]。例如,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造成了核电站核泄漏,有谣言说“碘盐可以防辐射”,这一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直至家喻户晓,引发了大规模的抢盐事件。又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上传播“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就在消息发布当晚,双黄连相关产品在各大线上线下的购物平台遭到了哄抢,然而对于这则消息的准确性,不少业内专家提出了怀疑,说这只是体外实验,并没有给出临床试验的证据。有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谣言,所以在面对谣言时,人们应保持理智,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由此可见受众的趋同心理带来的威力,信息在猎奇心理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下传播,并在传播中不断变异和聚合,爆炸性的聚合最终带来了巨大的趋同行动力。

(三)媒体职业道德和公信力缺失

网络谣言造成的巨大舆论场域不仅为媒体的公共形象塑造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公关危机的酝酿提供了土壤,这样危机事件通过自媒体平台发酵之后加强了衍生性,甚至有放大效应,更加难以掌控,同时,一则新闻一经报道,便引起其他媒体的效仿,同质化内容大量出现,形成了“复制式”传播。公众对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模糊性和匿名性的媒体特点会使谣言滋生更加容易,如新冠肺炎的暴发,有人传言宠物是病毒携带者,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弃猫弃狗行为,小区内流浪宠物迅速增多。媒体大量集中的报道和耸人听闻的报道方式无疑将事情的严重性夸大了,形成了媒体所建构的“事实”,进而引发社会恐慌。

在马航事件中,由于媒体自身的原因,关于事件的准确信息没有及时传达给受众,导致假新闻频频出现,使网络谣言肆虐有了可乘之机,一方面给受害者的家属带来了严重伤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受到怀疑。

四、数字浪潮中制止网络谣言的对策

(一)增强媒体实力,联动发挥议程设置作用

媒介融合背景下,假新闻一经发出,便会在短时间内被各大媒体转发,同类信息被高频发布,降低了用户体验,假新闻也说明了媒体的审核机制存在问题。因此媒体应该增强自身的实力,同时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完善审核机制,严守媒体人的职业精神;正确发挥各媒体联动的议程设置作用,在假新闻出现之初便能够及时辟谣,正确解读事件,在第一时间掌握可靠信息,到达新闻现场,为受众提供真实的信息,同时减少同质化内容,严格筛选新闻主题与内容,降低网络谣言给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效地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做好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二)发挥舆论重建功能,科学发布辟谣信息

社交媒体延伸出的关系网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但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是消除网络谣言的重要因素。正如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所提出的数字媒介的协调社会舆论重建功能,可利用官方和非官方两种媒体资源,发布真实数据,控制舆论导向。其次是线上和线下两种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有说服力的辟谣信息,全面地向公众公开突发事件的性质。原因。伤亡情况等,满足公众的信息诉求,解释突发的公众危机事件,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主流媒体应该联动起来规范内容的发行,提升把关人的地位,阻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进而消除网络谣言的发布和传播土壤。

(三)“意见领袖”发挥积极作用,受众提升辨别能力

数字媒介的传播拥有高自由度、强隐蔽性,传播的成本低、传播力度大,使受众的参与度高。微博的大号博主以及微信知名公众号的言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交平台也是“意见领袖”的主要阵地之一。这种信息传播机制为“意见领袖”和社群动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信息一经发布,便会引起“意见领袖”身后庞大的社群关系携带着关键信息,能够瞬间引领海量的受众。因此,“意见领袖”应该谨言慎行,发挥自身对舆论方向的推动作用,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同时,受众应该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在关键时刻辨别虚假信息,共同引领舆论导向。

(四)完善网络立法,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一样,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我国近年来在网络谣言治理上成绩斐然,也不乏法律条款予以惩治,但因为网络谣言的渠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网络谣言治理仍存在专门立法不完备、制度内容不健全、惩戒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专门立法,明确网络谣言的含义、适用条件、办案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确保网络谣言治理更有力度。网络立法可以净化网络环境,有法可依是依法辟谣的前提,有法必依是控制谣言的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可依法追究造谣者和传谣者的法律责任,对其进行教育乃至处罚,从而达到震慑作用,不仅让公眾明白传播谣言的行为是违法的,强化法律意识,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也让公众知晓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的严重性。立法不仅是为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更是在违法行为发生之前的警示和约束。

五、结语

谣言是反映社会问题的晴雨表,网络谣言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在谣言出现初期就应该及时处理,不仅能辟谣,还能防止一些问题严重化,不是为了辟谣而辟谣,而是为了解决引发的问题。基于此,应从政府、媒体以及受众层面来抵制网络谣言,政府要完善抵制网络谣言机制,媒体应该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受众要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意见领袖”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各自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共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26.

[2] 杜鑫.关于谣言本质属性及传播渠道的思考[D].辽宁大学,2013:2.

作者简介:王佳秀(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网络谣言数字媒体传播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