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09-10 07:22廖俊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培养路径

摘 要:媒介融合对传媒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之相应的传媒教育领域也应积极调整以适应传媒生态的变革。高校新闻院系可通过树立学生的媒介融合观念、构建复合型与融合型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体系、重视新闻业务实操的教学和实践等环节,积极培养融合型新型新闻传播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45-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JGA293

一、媒介融合与传媒生态环境变革

媒体融合是指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数字媒体等传播介质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再通过各种平台传播给受众与用户。[1]

当今全球传媒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正由传统媒体逐步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转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传播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正在进行全方位融合,媒体形态的界限正在被逐步瓦解与消融,这种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18日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深刻分析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科学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明确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要求。[2]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是传媒行业还是新闻信息的传播特征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一是新闻信息实现了多平台同步传播。同一条新闻在被媒体人员采集后,根据不同传播平台的特征以及各类用户的需求,进行多平台的同步传播与分发;二是新闻信息在采集方式上实现了“融合”。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多种信息采集能力,成为采、写、编(包括平面媒体与视频编辑)、播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媒体要想在传媒行业的国际化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更有效地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需要从传播理念、内容、方法、技术等层面进行融合,同时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型,以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型新闻传播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一)适应多媒体平台信息发布的实务操作技能

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院校培养熟悉多种媒体信息传播特征、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介工具综合处理信息的人才,具体来说,新闻事实和现象出现之后,新闻工作者要能独立运用文字、图片、图像等多种表达方式,开展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现场直播等,采集与制作适合各类媒体平台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融合就是新闻工作者综合能力的融合,这些能力包含平面媒体的采访、写作能力,广播电视媒体的摄影、摄像、现场直播、非线性编辑能力,以及互联网媒体的网页制作、超文本写作、信息可视化呈现、“两微一端”熟练运用的能力。

(二)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体系

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适应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复合型能力要求,尤其是身处信息技术变革时代,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传媒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掌握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能力的同时,也要对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大数据信息发掘等数字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新闻学教育早已不仅仅是为媒体培养后备力量,更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了与信息传播相关的企业、公司等从事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因此,在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与知识,将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树立媒介融合观念

为适应当今媒介融合的传媒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不少新闻院校首先从人才培养理念上加深了学生对媒介融合的理解。在入学之初的新闻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方面,教师可将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与新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相融合,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课程之初就树立媒介融合的观念,从理性层面认识新型传播时代下多媒体融合的传播特征,樹立全息媒介观,而不是局限于将媒介划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类型。

(二)构建复合型与融合型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体系

针对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结构体系要有相应的变革,除了要打造复合型人才之外,更应该强调融合型人才的打造。一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原有一些课程名称的提法,如报纸编辑、网络新闻学、电视摄像,这些课程从名称上反映的是以往的媒介分割的观念,类似的课程可替换为体现了媒介融合理念的名称,如平面编辑、融合新闻学、新闻摄像等。二是要添加一些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基础处理、移动电子信息技术等与信息自动化相关的课程,未来的新闻从业者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掌握变得比以往更为必要。三是整合传统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拍摄等课程(尤其是实训课程),用一两门课程统摄,让学生将采、写、编、播、摄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以尽早进入媒介融合的媒体业界工作状态。

(三)重视新闻业务实操教学和实践

无论传媒行业的现实环境如何变迁,新闻传播学永远都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媒介融合虽然增加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新闻实践工作的难度,对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应更加强调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打通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争取使新闻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拿得起,用得上”,尽可能使教学有效衔接实际工作。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知识传入”转变为“能力输出”。因此,实践教学过程更宜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教师针对实践主题布置任务,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都由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项目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是起指导和把关作用。

学生的媒体实践环节可尝试采用浸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共同参与媒体的具体新闻业务,主要任务由学生在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校内教师可从旁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媒体实践中的成果与表现应作为校内相应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

五、结语

在传统媒体逐步向数字媒体转化、单一媒体逐步向媒介融合转化之际,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需要从理念转换、课程体系更新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教学培养体系,培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传播趋势。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45.

[2]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9-01/25/c_1210047714.htm,2019-01-25.

作者简介:廖俊玉(1978—),女,广西桂林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信息传播,对外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培养路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