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培养的影响

2020-09-10 07:22孙佳徐烨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青少年语言

孙佳 徐烨

摘 要:青少年是受网络媒体语言影响较大的群体,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10。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思维,特别是青少年语言思维教育。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培养一直以来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认可,但现阶段,人们对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培养理论核心还有所欠缺,教学实践也差强人意。当下,以网络为主要途径的信息技术,为青少年的语言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为青少年的语言思维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内容,实现了更为自主的思维角色切换。

关键词:网络媒体语言;青少年语言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60-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青少年语言思维实训与课程开发”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A013

一、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阶段性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概括和反应,它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只依靠感知和表现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而思维的形成过程是无限宽广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也正是凭借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才创造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每个人在思维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其表现形式从具体开始变得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虽然阶段不同,但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3岁前,幼儿只会考虑到自己动作能够接触到的食物,只能在动作过程中带来思考。幼儿既不能在动作中思考,又不能预见要发生的动作。此时语言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幼儿无法运用动作之外或可预见接下来发生事情进行语言的传递和表达,处于感知动作的思维阶段,是一种相对低级的行为。

3~6岁儿童的思维开始凭借事物的具象或者表现进行行动上的一些联想。这时候儿童的思维活动已经摆脱了简单动作上的束缚,开始有了自己的计划和行动,并伴有可预见的行为后果。这时候儿童的思维也形成了对事物的概括和对抽象事物以及语言词汇的建立。

7~15岁的儿童开始逐步掌握准确的概念阶段,并且能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形成合乎逻辑的思维链条的行为和文字。

16~18岁是青年时期,青年开始试图对经验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型,这时候思维已经由幼儿时期的具象思维转化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并由此转向辩证逻辑的初步发展阶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与事物眼界的扩展,通过语言的传递,能够更为合理有效地对青少年的思维进行合理判断。因此,青少年的思维实则是由低级到高级、具体到抽象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机制也在形成理性的判断,青少年语言和思维愈加明显,紧密连接。

二、网络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影响

青少年的语言思维呈现出直觉性、整体性、意向性等,归根结底是由思维的机制决定的。思维是内在表现,语言实则为外在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思维的内因和动力,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如果没有热情,我们便无法理解演讲家、主持人为何能够在舞台之中尽情地表达,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从开始到结束完成所有的演绎,这就说明情感是思维的动因,语言是思维的外在情感表达的方式。[1]

网络时代迅猛发展,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备受青少年推崇,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网络段子成为青少年争相运用的载体。网络词汇以及段子的应用同样也是青少年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之一。“与女无瓜”“不太聪明的亚子”等一系列网络词汇的诞生,青少年在表达过程中又多了一种情感符号的表达。这种语言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受众范围广,运用自如,在任何的语境中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并带来一定的视听影响。可以说,网络媒體环境对青少年的语言思维影响是极大的,这中间不乏一些人们非常熟悉的网络语言,但不要轻易将这些网络词汇、网络段子贴上好或坏的极端标签。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流媒介,当时间流逝,那些随着强大生命力而沉淀下来的文化,在一定的时间,我们便可以对其进行规范并满足我们的需求。

特别注意的是,网络媒体的语言带有随意性特点,句子的结构相对简单,条理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受其影响,青少年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也容易养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逻辑语言的错误运用,词语的使用缺乏推敲,句子结构混乱等情况时有出现;加上网络媒体中大量的词语使用,很多时候言不达意。为此,在运用网络媒体词语时,要选取相对严谨以及语义明确的词语,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将文化发扬与传承。[2]

三、加强青少年语言思维培养的规范对策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网络的交流更为快捷和多元化。受此影响,青少年的语言思维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媒体环境是一把“双刃剑”,人们不能完全不接受、抵制,也不能完全采纳或者吸收。网络媒体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成长过程中青少年在自制力和判断力上相对薄弱,这就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态度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理性引导青少年多元化全面性地了解网络,合理运用网络

这是一个不可以回避的问题,无论好或坏都要理性面对,全面并多角度地了解和运用,公正客观地对待事物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我们更应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能够强制阻止或干涉。网络的诞生原本就带着双面性,网络媒体的流行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同样带有客观原因,如若完全命令禁止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但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当出现运用不当的情况时,绝不可以视而不见,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网络环境、媒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日常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审美上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利用网络媒体环境的语言优势,发挥网络媒体的语言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真正发挥到语言交际过程中。

(二)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汉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也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期间最主要的学习内容,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最为规范和系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明确学生对语言规范性的有力引导,增强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充分调动思维的全面性,自身要动脑筋才能更好地将语言和思维有效结合为一体。[3]转变语言教学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节奏、语气、音韵等感知意识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对语言的结构和音律美的兴趣;推荐学生多听、多看经典作品,让学生充分认同并热爱汉语言文化,从而调动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思维运用的提升。在文化的熏陶之下,养成使用规范汉语思维的好习惯;让青少年无论身处什么样的语言使用环境都能够运用明确且丰富的规范表达和网络语言。

(三)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语言环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语言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努力和关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语言使用环境,在鼓励大家充分运用网络语言的时候,要规范语言的交流和使用。网络环境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要抵制在网络化过程中低俗和不规范的语言,出台相应的政策纠正并清理这些低俗的语言。政府部门要加大相应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建立文明的网络公约,让青少年能够时刻自觉地运用文明的、标准的语言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网络媒体的迅猛前进,也是网络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更公正、客观地去看待它给青少年语言思维培养过程帶来的影响。我们要看到时代的进步、媒体的运用形式的变化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培养的积极一面,辩证地看待网络媒体环境下语言思维的发展和存在,更好地为丰富语言的表达,方便语言的交际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珊.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2] 李玲靖.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 梁杰.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研究[J].语文建设,2014(32):70-71.

作者简介:孙佳(199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新闻播报,播音创作基础。

徐烨(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传播学,语言学概论。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青少年语言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商业新闻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有趣的语言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