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

2020-09-10 22:21郭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节处理流浪地球家国情怀

摘 要:《流浪地球》的胜利在于它不是对好莱坞式大片的简单复制,不是冰冷科技画面的堆叠重合,而是以中华之视角和情怀建构了饱含中国价值观的爱恨别离,正式结束了中国科幻电影漫长的“流浪”之旅。它选择硬磕技术,所以收获了宏大而精美的视觉效果;它选择坚守类型,所以保住了剧情的持续动力;它选择直面崇高,所以站上了行业最高的竞技场。

关键词:《流浪地球》;细节处理;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23-02

有这样一句话:“美国电影是看不到过去,中国电影是看不到未来。”而当笔者走出《流浪地球》的放映厅时,这句话便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流浪地球》作为我国首部硬科幻电影,以其宏大的构架、逼真的画面以及极富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在2019年的春节档势如破竹、磅礴而出,成为了春节档最大的票房黑马,打破了中国科幻电影在世界赛跑中长期“缺席”的局面,被无数国内外影评人赞誉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领军之作。

一、好莱坞式框架与中国式家国情怀

科幻、灾难、创造再毁灭世界所带来的独特视觉体验,后启示录死亡废墟、赛博朋克地下城、烟波浩渺的末日想象、绝处逢生的孤胆英雄,一直是好莱坞科幻概念中最有传播力的内容。“突如其来的灭亡危机,被家庭问题烦扰的主角,承包笑料的队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峰回路转,亲人的和解,重要人物牺牲,主角在绝境中存活”,这一切框架都会使你误认为这又是一部经典好莱坞式的科幻新作。[1]但纵观故事内核、情节设定以及画面变换,你又不难发现,《流浪地球》才是一部国产科幻大片该有的样子。

相比好莱坞式孤胆英雄,《流浪地球》描绘的是一幅全人类共同抛洒热血的集体救援,每个人都置身其中,没有一座孤岛。无论是太空中对“莫斯叛逃”的反抗,还是地面上各个国家运输车齐齐掉头回援控制中心的壮举,都不是一个人的胜利,也不是一个国家的胜利,而是全人类的重生。

相比好莱坞式末日想象,《流浪地球》的整体气质多了一份真实与安静以及难以淡去的悲伤。它虽身着好莱坞工业流水线式的大衣,却建立了自己独有的精神内核,没有开辟新的适居地,而是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当末日阴霾散去,冰封化为湖水,后代们依旧可以看到曾经美好、繁华的北上广。延续千年的家园和故土,展现了专属于东方文化的深深扎根于灵魂的家国执念。

二、心有猛虎,蓬勃而出——“疯子导演”郭帆

上一部还在拍青春偶像片《同桌的你》的导演,转头涉足中国的荒漠领域——科幻片,还能做得如此优秀,令人吃惊。但其实郭帆心里的方向从未偏移,哪怕是在青春偶像片中,他也多次“生拉硬塞”无数科幻设定在其中,只可惜“小疯子”打不过大资本。如果不是科幻这个“烫手山芋”在各个大导手里兜转千回无人敢碰,郭帆的科幻电影之梦估计还要在心底埋藏许久。

“没有‘疯子导演’郭帆,就没有《流浪地球》。”这是在众多影评中出现的最为频繁的一句,也是不可否认的一句。可能是因为我国文化发展长期落后,外国文化入侵又异常猛烈,中国人似乎对自己本国的文化十分缺乏自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拯救地球、拯救世界。因为缺少支撑,人们大都喜欢待在已受大众认可的舒适圈里,很少有人想跳出来。对《流浪地球》、郭帆而言更是如此。没有成熟的工业体系,也没有珠玉在前可以参照考究,一切都需从零开始,还有缺乏资金、缺乏资源的现实窘境。单单是抵住同行业内的冷嘲热讽和狂热科幻迷的口诛笔伐一路向前,在笔者看来郭帆已然足够“疯魔”。

郭帆曾说:“因为喜欢,很多事情都变得没有道理。”他对《流浪地球》的付出便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证明。耗时1年零2个月的剧本创作,同4位中科院科学家一起为《流浪地球》建立更为完善的世界观花了7个月,3000张概念设计图、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平米延展实景搭建……在被好莱坞“拒之門外”、投资人撤资等一系列天崩地陷般的困境后,还能以如此匠心打磨一部影片,是“疯子导演”的又一力证。[2]

在这个无比浮躁、习惯了以次充好、习惯了舒适区、习惯了流水化拷贝和粘贴的年代,郭帆和《流浪地球》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又那样的珍贵。郭帆像一个“疯子”一般勇于跳出舒适区,迈向一无所知的未知领域,在资金缺乏、支持甚少的条件下用长达4年的准备和制作周期埋头苦干,才得以在2019年的寒冬为大众交上了一份诚意十足、惊喜无限的答卷,同时它也使中国科幻电影从此走入大众的视野,使中国科幻变得值得期待。

三、《流浪地球》中的细节处理

每当谈及《流浪地球》,吸引笔者的不只有星空浩瀚、宇宙浩渺、世纪冰封以及千军万马掉头回援的宏大场面,还有那些精雕细琢、需要细细品味才可发现的细节设计。其对笔者最大的触动在于,通过这些哪怕出镜时长不足半秒的镜头,可以感受到郭帆及整个幕后团队为这部电影倾注的心血,这是一种值得尊敬和崇拜的匠人精神。

首先是影片开头对故事框架的整体建构以及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细节铺垫,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导演和主创团队将影片整体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架构平铺直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后续的每个情节都有对应的背景支持。

新闻报道“流浪地球”计划时,下方滚动播出简讯:汽车方向球技术诞生,减轻驾驶重型车辆的身体负担。这为韩子昂70多岁还能承担高级驾驶员职责作铺垫。抽签决定地下城进入资格,一部分国家反对,并因此爆发大规模冲突。说明了地下城人员进入的准则,并阐述了人口锐减的原因。美国纽约发生罢工事件,导致四座行星发动机的制造和运行受到影响,为后面的拯救行动埋伏笔、作铺垫。新闻播报沿海地区的水灾,提到“未成年人全部撤离,成年人部分撤离”,一闪而过的“天灾无情人有情,孤儿抚养暖人心”标语,为韩朵朵被韩子昂收养埋下伏笔。

影片情节中无数精雕细琢、反复观览才能发现的真实刻画“现实世界”的小细节,让人能够感到主创团队满满的心思和诚意。

吴京在驾驶飞船前进三点燃木星之前落下的眼泪不是随重力落下,而是飘浮在空中;老何珍藏的香烟,过滤嘴比烟草还长,一是方便戴手套的人抽烟,二是流浪地球年代物资稀缺;运输车内部的细节处理,包括日本人的运输车里挂着风铃,韩子昂的运输车里挂着佛珠和弥勒佛像,俄罗斯人挂念自己的伏特加,还有日本运输员自杀前想喝的味噌汤;莫斯给刘培强展示的5份火种计划授权书,书面的细节分别来自美、英、法、俄、中,刚好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救援队的到达顺序刚好和2008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的到达顺序相同,不知是否是导演有意为之。

四、结语

世界科幻电影从《月球旅行记》诞生算起,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很多经典作品都有学术意义上的硬伤,但并没有动摇它们的价值根基。或许相比严谨的学术性宇宙科普而言,让人抱有期望、怀有憧憬、永远向前,才是科幻的意义。《流浪地球》作为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为中国科幻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3]尽管它不够完美,也不能够被称作伟大,但郭帆和他的团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他们耐心的打磨、全力的付出让我们有机会在2019年的“寒冬”以中国之视角仰望星空。

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述:“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流浪地球》的成功不止于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胜利,更在于它的成功给整个中国科幻行业所带来的希望、信心和未来可能性。“与宇宙相战,向未来进发”终有一天,中国将拥有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称得上伟大的让世界为之赞叹的科幻电影,或不只是科幻电影,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 詹秦川,武公衡.中国人文精神在《流浪地球》中的建构与表达[J].出版广角,2019(06):91-93.

[2] 李彬.80后导演的青春征候与精神渊源——郭帆导演研究[J].当代电影,2019(05):32-37.

[3] 李洲洋,陈晨.国产电影的硬科幻之路——《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硬科幻”表达及类型意义[J].四川戏剧,2019(10):38-42.

作者简介:郭佳(1998—),女,河北邯郸人,电子商务本科生。

猜你喜欢
细节处理流浪地球家国情怀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细节处理在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中的应用
浅析电视新闻中的“细节处理”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