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物报道如何在新闻中绽放光辉

2020-09-10 22:21王渝凤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采访细节

摘 要:平凡的人物,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平凡的人物,往往更能体现人性。但小人物小故事,却很难有感天动地的惊人举措,自然也难写出荡气回肠的人物报道。如今,随着全媒体的发展,人物报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记者如何走出新意,除了摒弃过去只有图片的时代,加入视频元素的人物开始变得“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文字功底在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本文通过多个现实采访成功案例,对人物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关键词:平凡人物报道;采访;细节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43-02

如今,“新闻快餐”时代下的报道中,以热点事件报道和人物报道最受受众青睐,对于人物类报道,过去那种每每催人泪下、苦大仇深式的新闻模式,在看多了以后,让人变得麻木,甚至滋生出部分人为了博取眼泪故意编造事实,导致新闻失真,媒体在公众面前的信誉度受到影响。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在不同的笔下,呈现出的是不一样的面貌,有的人物刻画因没有深入挖掘、细节匮乏、语言刻板而显色苍白、扁平,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有的人物因过分“高大”而显得不近人情,甚至浮夸失真,缺乏可信度,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1]

平凡的人物如何出彩,除了强调细节还是细节。那么如何抓好细节,取重弃轻?如何让新闻完整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平凡人物在新闻中也能靠细节绽放光辉。

一、人物报道采访的重要性

有句俗话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剖析一篇成功的稿件就会发现,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就不会有闪光的报道。

2011年,《重庆晚报》拿到一条新闻线索,一个67岁的老人在他儿子突发车祸离世、留下19万元巨额债务的情况下,老人毅然决定为儿子挑起这副重担,承担起为儿子支付欠款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线索拿到手里时,已经是“二道”线索,被当地媒体采写过,大约有800字,从文字表面来看,老人家看起来很可怜,被当地人称为“诚信老爹”。不过,《重庆晚报》并没有在其他报道上多加纠结,而是决定派记者前往一线,深入采访报道这起新闻。

到现场才能看到事实,在文中,记者用真实而有感官的话语向读者描述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

52亩地是怎样的一个概念?1亩等于666平方米,52亩相当于近35000平方米的面积,和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差不多。

在潼南县,有一位老人就种了52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多人都劝他,这么大把年纪了,该好好休息了,不要这么拼命。但老人却依然顽强地与时间赛跑,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对逝去的儿子的承诺:儿啊,就算你走了,你留下的19万元债,和你那幼小的孩子,我也会给你挑起来。

如今,8年过去了,老人凭借勤劳的双手,把儿子留下的债务还掉一大半。但他仍不愿稍稍歇一下,生怕这一歇,那股为儿还债的劲就没了。

采访的丰硕,自然让写作的成果“引人入胜”。文章见报后,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宣部等高度关注,文章主人公吴恒忠老人也因此获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在与采访对象交流的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提问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长,如果问题太长,就可能出现采访对象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或者采访对象根本无法理解新闻记者所提出问题的主旨,这样就不利于双方的交流,甚至会出现尴尬的局面。[2]

例如采访吴恒忠这个老人,记者表示,既要了解他离世儿子的消息,又不能过分纠结,否则就是给老人“伤口上撒盐”,如何拿捏得当,记者的处理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每个清晨吴恒忠出门劳作时,都会在一个路口停留片刻说一会儿话。这里,就埋着吴君。

这座没有墓碑的坟冢,是吴恒忠8年来最大的精神支柱。

从家里到坟冢只有几步路,当年把儿子埋在这里,也是吴恒忠的意思。“人走了,我还是要有个精神寄托。”

吴君的坟头,长满茂盛的黄花槐,当下正开着绚烂的花朵。

正因为掌握了足够的采访技巧,才能在不刺痛采访者的情况下,写出一个平凡人物的光辉,写出他的伟大和不易,在几千字的文章中成就一个人的“感人”一面。

二、人物报道的典型性

典型人物塑造由来已久,古代的新闻与文学、历史很难截然分开。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报道”作者所处汉武帝时朝野和人物的大事,便有一定的新闻性,书中的很多人物颇具典型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一个“天天正能量”平台,每天都会在全国主要媒体上寻找优秀的人物报道,并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奖励和报酬,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典型、塑造典型。

该平台筛选新闻的重要因素,是全国考察该新闻的阅读系数。截至2019年12月5日,“天天正能量”平台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发放正能量金额5800多万元,为全国6800多个人物颁发了各种各样的奖励,其中10多人还获评感动中国人物,300多人获得地方各级政府的奖励,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典型人物都来自正能量的人物报道。

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平台正是看重了人物报道的这一特性,他们认为,好的人物报道能打动人心、深入人心的人物报道能够唤醒真善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有效的正能量人物报道,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人物的充分肯定体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价值观。

三、人物采访报道如何以小见大

平凡的人和事迹几乎都很普通,很难有惊天动地的舉动。如何以小见大,让文章变得易读上口,除考验记者本身的写作功底外,笔者认为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以“全国道德模范”吴恒忠为例,他的事迹经过媒体两个整版的深入详细报道后,才显得如此令人感动,让人敬佩。但吴恒忠是一个替子还债的普通农民,如何支撑起两个版6000多字的故事,事迹的挖掘非常重要。

(一)真实性的细节

真实性需要大量的文字叙述,其中,细节是真实性的最好体现。

吴恒忠的家在潼南区花岩镇,他家的房子在岩壁下方,对于当地很多了解他的人来说,这房子有些晦气,“修了房子以后他儿子离了婚,又出车祸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些看似风言风语的话恰好印证了吴恒忠儿子死后欠债的事实。

吴恒忠接待记者的“大厅”,是一个四面通风的地方,每次坐在这里,他都会感慨,因为房子修好了没多久,儿子就去世,“好房子,也没享受到”。

吴恒忠的爱人患有肺气肿,冬天沾了冷水就会犯病,但相比那么多的债务,老人选择了默默承受。于是,采访中我们看到,一边是喘息不止的老人在洗衣服,一边是老人对洗衣机的渴望,可想而知,为了还债,老人背负了多少重担。

(二)数据性的细节

数据是对细节最好的描述。例如,记者坐在吴恒忠家的“大厅”里采访,老人拿出来很多个账本,这些账本全部是他还款的记录,哪个人还了50元,哪个人还了100元,最低还20元,最高还2000元,就是这样细水长流的还账法,老人从最初欠款的19万元,到记者采访时,老人还了9年,还剩下8万元的债没还,相比最初听到19万的惊讶,老人的淡定与头顶的白发一起与日俱增。这些数据的细节成就了这个人物还款的艰辛与不易。

对于老人儿子离世的时间,记者也进行了实地走访,包括死亡证明、邻居佐证等,寄希望于故事的真实,避免因为细节的不足,导致全文出现不必要的败笔。

(三)旁人的佐证

在新闻人物的采访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理性地取舍旁人的佐证,一旦取舍不当,造成材料的堆砌,反而让新闻失了色。

以《儿子车祸身亡留19万欠款 老父独自种52亩地还债》这则新闻来说,旁人的佐证就是新闻的亮点。

受访对象陈维文是吴恒忠的老战友,陈的孩子和主人公吴恒忠的儿子是同班同学,这样的感情延续了几十年。于是,在2001年吴君(吴恒忠儿子)买车时,向当时正在承包鱼塘的陈维文借了3万元。陈维文说,由于是战友关系,他和吴恒忠彼此都很熟悉,也知道老吴为人耿直、坦荡、有信义,“我相信老吴是有信义的。谁没有急的时候啊?他儿子买车也是想把家业壮大起来,我觉得年轻人想奋斗是好事情,即便钱要不回来,我也不会后悔”。

事后也印证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老吴几年下来总算把这些钱还上了。

当地政府也是最好的佐证,毕竟一个老人生活这样艰苦,当地政府的说法也是很重要的,事实上通过走访政府,也了解了老人还债的前因后果,避免采访出现“避重就轻”,落人口实。

而细节的细腻之处,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佐证人物的特征,加上旁人的描写,就避免了“一人说”的尴尬场景,让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四)人物形象的高大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平凡的人要根据自己本身的事实来实现形象的高大化,必须通过平凡而感人的实例来塑造。

在上面一则新闻中,人们无不感动于老人为亡子还债的义举,也恰恰容易忽略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上有何解释。中国自古以来是父债子还,却没有子债父还的案例。记者在报道中将最后一例笔触伸到了律师这一方,通过律师的话,将老人诚信的义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新闻写作的面面俱到与举重若轻

人物报道就像人物素描一样,需要有突出的部分,也需要有相对不突出的部分,因此,新闻材料的取舍就非常重要,分清主次,才能讓文章显得生动感人。

以《重庆晚报》的“慢新闻”2017年刊发文章《一副药10元钱,乡村医生行医40年不舍离去》一文,这个医生原本最吸引人的亮点在于他右手因为中了蛇毒而残疾,但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其向受众“卖惨”,不如把一个形象高大、高风亮节的乡村医生完美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采访中记者发现,医生开出去的药一幅价格在10元左右,在物价高涨的今天,这个价格实在是惠民、利民,也让人深感吴华的医者仁心。

这里所谓的“面”,是在写作的时候注意在面上铺开,以乡村10元医生吴华为例,写作就是从两个到他店里看病的病人写起,第一个感冒严重,开的药10.66元,更为感人的一幕是,患者没有钱,药只能赊账,吴医生同意。这一“面”上的消息一出,就把吴华不是一个“看重钱”的品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个“面”是他划船去给当地的村民看病,由于村落的自然消亡,当地部分村民还住在不通路的地方,为了这些乡里乡亲的身体健康,他还自己出钱打造了一条船,为出诊提供便利条件。这样的“面”印证了老吴的不易与艰难。

面面俱到有了,还要举重若轻。写作中,最容易忘记的就是重要性和次要性,容易花同样多的笔墨去对付所有的文字,但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没有重点,缺少看点。

在新闻《一副药10元钱,乡村医生行医40年不舍离去》一文写作中,笔者摒弃了大家看重的“残疾医生行医”这个角度,文内也是对他残疾的话题一笔带过,重要的内容延展到其医德医风上来,不但让文章避免了走过去“苦大仇深”的老路,还让新闻变得有深度、有韵味。

五、结语

新闻人物报道对文字记者并不要求多深厚的文字功底,但需要接地气的采访作风和深入扎实的采访精神,只有对受访人物有了多个角度的了解,才能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有多个不同的下笔之处。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形象的提炼展开一系列讨论,希望能为新闻记者的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蒋海潮.新闻报道人物通讯写作方法探析[J].传媒论坛,2019(19):91+93.

[2] 侯子轩.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J].参花, 2018(04):113-114.

[3] 陈伟军.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与文学技法[J].新闻与写作,2018(09):108-111.

作者简介:王渝凤(1982—),女,重庆人,在职本科,重庆都市传媒集团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访与写作。

猜你喜欢
采访细节
细节描写很重要
细节取胜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儿子“采访”我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