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乡村文化传播刍议

2020-09-10 22:21杜璐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传播新媒体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表现出来的快速、及时、便捷等一系列特征,使其迅速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文化,也面临着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各种考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解构与全新“互联网+”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建构,以及乡村文化在面临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击的情况下该如何寻求自身的保护与发展,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新媒体;乡村文化;传播

中圖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224-01

一、传统媒体时代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一)拘泥于固定时空的面对面传播

在传统的农村,村民间的沟通基本都是靠口口相传或者挨家挨户地通知。陈忠实的《白鹿原》描述了在白鹿村,要通知乡民们开会就会由打更人跛子爷敲铜锣,边敲边大喊开会的时间、地点,这打更人就充当了最早期的传播者。这种传播模式曾经在基层的农村延续多年,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还未发展起来的时间里一直持续。这对面积狭小的村庄来说较为有效,但因其受到多方面的局限对山大人稀的村庄则不可取。首先,传播者只能受限于一个固定的传播空间,比如身在A村的人,无法将自己的信息跨过时空传到B村。若他要将信息传播过去,只能自己过去或者将信息传播给某个传播主体让他继续向下传播。其次,在传播时间上,这种传播模式也受到了限制。劳动人民需要靠做农活自力更生,这就需要传播者在傍晚才能找到人,才能传播信息。与此同时,受众在接收传播内容的时候也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众只能接收自身所处的时空范围内的传播内容。到了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诞生解决了局限问题。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送,广播成了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并在中国的乡村占领了长时间的主导地位。到后来电视、电话、手机等传播媒介的接连出现,乡村传播的形式以及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二)单向性的接受式传播

无论是早期的口口相传,还是发展到后来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乡村文化中的传播,都呈现出单向性传播的特点。即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但通过文字、声音或者声音影像二合一传播的模式,受众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传播内容,并不能与传播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介在个人生活以及社会秩序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谁也不能将自己置身事外,即使身在乡村,也没人能够逃脱新媒体的包围而声称自己不受影响。有了更加简单、快捷、方便的传播媒介,谁也不会依旧固执地去选择传统古老的传播方式,原有的传播方式正在接受新生的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已经逐渐被改变。

(三)多样化的介质传播

中国的乡村文化诞生于乡村社会,蕴含着中国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的劳动智慧。这其中包括剪纸、雕刻等手工艺,山歌、民谣等歌曲,南戏、秦腔等戏曲,摆手舞等民族舞蹈以及吊脚楼等少数民族独有的建筑物。这一系列都是乡村文化的组成内容。与此同时,这些也是传播乡村文化的介质,即麦克卢汉曾表达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任何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内容。乡村文化传播一直拥有多元化的介质传播。

二、新媒体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一)运用新媒体文化低门槛特性,激活乡村文化

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变迁,也无论政治、经济关系如何复杂,人依然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传播。在社会变迁的语境下,尤其需要关注主体性的视角。[1]由于乡村的闭塞,经济发展的落后,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很长时间内,中国的乡村都是“369”的人员结构。在乡村这种传播文化主体性缺失的情况下,新媒体的出现,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一个较强的助推器。拍摄短视频,做网络直播等成了更多年轻人返乡创富的新途径,既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外来思想的输入,本村思想的输出,让传统文化在新媒介的影响下,在传播者的推动下,在受众的关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新媒体承载文化与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多元化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不仅可以接收传播的信息,自身还可以变为传播者,这就可以看到除自身之外其他文化的存在,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的价值多元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2]新媒体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快速地融入乡村社会,所承载的多元性文化也正在被村民们接受,这就改变了原来具有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的特质。村民们的社交圈子以及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发生转变。思想指导行动,思维变化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也发生了改变,以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折射点的乡村文化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三)新媒体直接获取一手传播资源,传播内容更加原生态

传统乡土文化的保存基本靠老人们一代代口口相传,难免会加入个人的主观色彩,使得文化变得不那么原生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存储功能的运用,可以将乡村文化录制成更加直观的音频、视频,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并通过其巨大的存储记忆功能将其完整地保存下来。比如土家族的肉连响、龙船调以及纤夫等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乡村文化,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人们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想了解都可以找出来学习了解,保留着最具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三、新媒体时代如何克服乡村文化传播的瓶颈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新媒体是依靠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进行传播的,这一切都要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依托。但是,在中国乡村,特别是在山区的乡村,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础设施依旧较为落后,4G网络未能全覆盖。这一最基础、最根本的条件丧失了,对新媒体在乡村的应用是一个很大的制约障碍,更谈不上运用新媒体传播乡村文化。针对贫困落后的乡村,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此,甚至有很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要使其得到有效、快速的传播,就要结合当前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方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列战略措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助推乡村文化的传播。

(二)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

村民是乡村文化传播的主体,受其自身思维和知识的局限,将对乡村文化的传播造成更大的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层村组织干部应该对乡村村民进行培训,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干部的力量,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甚至通过村微信群和村里带头人的朋友圈里传播有效的知识信息等多种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宣传、指导,逐渐提高村民们自身知识水平,提升村民们的媒介素养。

(三)加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乡村作为一个封建闭塞的区域,很难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出去。新媒体视域下,乡村文化的传播主体空前多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的话语权集中在主流媒体机构中,传播主体的身份相对单一,对乡村文化的传播与解读视角也较为单一。[3]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抖音短视频、携程APP、蜂窝数据甚至是微信朋友圈都可以成为一个宣传、传播的阵地。在新媒体时代,推送平台更多,也更加便捷,将旅游与乡村文化进行一个较好的结合,不仅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让更多的乡村文化在人来人往中,在数字化的平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乡村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逐步被改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加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等,是克服乡村文化传播瓶颈的有效举措。既能让乡村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又能让乡村文化在新的传播模式下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沙垚.乡村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106.

[2] 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对现代媒介影响下的村落变迁的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01):111.

[3] 张杰丽.新媒体视域下乡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8(15):26-27.

作者简介:杜璐(1990—),女,湖北利川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传播新媒体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