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媒体融合4.0时代:成都报业转型举措探讨

2020-09-10 22:21马卓恺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报业成都融合

摘 要:2012年以后,互联网广告高速增长,而中国报业整体收入面临“断崖式”下滑。应对互联网时代冲击,作为传统媒体典型的报业,历经报纸内容网络化、新闻网站搭建、与新兴媒体互动合作、跨界经营构建产业集群等多轮转型。以川报报业集团和成都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成都报业人,应该积极应对媒体融合4.0时代来临,致力精准服务用户需求,以集团化运营的方式,跨界整合资源,完成用户、终端、内容、服务的智能融合;在信息爆炸时代,针对市场高质量内容匮乏的痛点,承担具有公信力原创内容输出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媒体融合4.0时代;成都报业;转型;举措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242-02

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公布,2016年报纸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8.7%,相比2015年的-35.4%继续下降3.3个百分点。《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报纸出版总印数降低7.1%,总印张降低15.1%,以“60后”“70后”为主体的报业高管频繁入职新媒体领域。2018年,全国53家报纸停刊休刊,[1]报纸品种及版面数量持续缩减,报纸阅读率已经从2012年的53.9%下滑至25.6%。用户迁移导致订阅量急速下降,[2]中国报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压力空前。具备原创优势的传统媒体,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信息发布渠道量级增长的当下,逐渐被去中心化。成都报业同样面临读者转移和广告转向的困境。与时俱进的成都报业人,积极重塑新闻出版业产业结构,在媒体融合4.0时代来临的机遇和挑战中,探讨转型升级能够覆盖的经纬。

一、以大数据技术适应媒体融合4.0时代

媒体融合由3.0时代迈步4.0时代,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与运用。2018年4月18日,四川省大数据产业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四川日报大数据媒体智库正式宣布启动。伴随四川日报大数据媒体智库的成立,搭建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技术打造融媒体智慧平台,将成为积极投身媒体融合4.0时代的成都报业人的必由之举。

媒体融合4.0时代在内容服务方面,呈现出针对细分用户群体满足个性需求的特征。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量数据,以内容生产为基础的成都报业人,能够迅速提取受众有效信息,从而指导内容推送达到精准服务的目的。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例,通过搭建“两微一端”线上传播系统、研发服务型APP等举措,已经在精准信息推送方面,呈现出积极着力的态势。成都商报针对金融投资业专业人士、公司管理层、政策制定者、经济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经济部门及个人投资者在内的精确受众,打造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终端阅读器为一体的财经全媒体《每日经济新闻》。2017—2018年,每日经济新闻在“中国报纸融合传播百强榜”连续两年获得市场类财经媒体第一名的成绩;2018年12月,每日经济新闻APP6.0版上线,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开启智媒时代;截至2019年 12月,每日经济新闻官方微博“粉丝”总量已超过4200万,成为微博财经媒体第一“大V”。[3]

承载于更高级别互联网技术的媒体融合4.0时代,将重塑以社交和人际传播为中心的传媒生态。顺应媒体融合4.0时代趋势,媒体对用户需求和感受的明确,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适应媒体融合4.0时代需求的技术支撑,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体系。

二、以科技型人才直面媒体融合4.0时代

由新型技术兴起而引导的媒体融合,将构建起一个更高级别的网络社会。为适应媒体融合4.0时代对新兴技术与日俱增的要求,持续将不适合当下环境的从业人员进行分流,同时吸纳程序设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新型人才,构成成都报业调整人才战略的两种基本方式。

以川报报业集团的华西传媒集群为例,其为实施运营主打年轻化和智能化的新闻类新媒体——封面新闻,面向全球吸引“80后”“90后”新鲜血液加盟,仅研发团队成员已将近百人。2019年4月,《互联网周刊》发布“2019中国人工智能分类榜”,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高效率高精确度写作机器人“小封机器人”,位列“人工智能写作平台”排行榜前十。除此之外,封面新闻已经引入人机交互、智能语音转换、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用户的视、听、读、聊沉浸体验。

革故鼎新的成都报业人,顺应媒体融合4.0时代发展需要,主动拥抱新型技术。川报新闻、锦观、看度等新闻客户端以及华西都市网、四川发布等媒体产品,积极应用H5、短视频、直播、VR(虚拟现实)、场景游戏、动画视频等新型技术拓展内容的呈现形式。发端于纸媒的成都报业人,为适应以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的媒体融合4.0时代,调整人才构成,改变人员结构的同时,也衍生出资金匮乏这一严峻的新兴困阻。

三、以跨領域合作应对媒体融合4.0时代

面临媒体融合4.0时代洪流的成都报业,对新型技术的引进、学习、研发,必将消耗高昂的成本。成都报业人通过国家补贴、自筹资金、引进投资、组建基金、上市融资等多元渠道引入资金,积极打造报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经济基础,以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格局,为新型技术的支出“造血”。

川报报业集团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文创产业,布局实施了川报文创综合体、安仁文创综合体、川报·乐创汇、八里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等一系列事关集团长远发展的大型项目。同时,川报报业集团积极开放合作边界,探索多元盈利模式,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的川报锋趣公司,在游戏市场已经取得突破。除此之外,川报报业集团的华西传媒集群,同阿里巴巴共建淘宝大学华西分校、与Microsoft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与腾讯科技打造视频栏目《视野》,踊跃开展跨界合作。多元项目在川报报业集团产业总利润中占比近50%,[4]依托报刊主业支撑发展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降低。

新闻媒体方阵和多元产业集群则构成了成都传媒集团并列的两大板块。广泛涉足广告、影视、发行、教育、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的成都传媒集团,以开放共赢的姿态进行资本运作,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并反哺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为代表的新闻传媒主业。与此同时,作为产业化发展的集群型媒体,成都传媒集团主动探索用户社群构建。成都商报与成都妙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成都技转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集结包含全川12000多名医生信息在内的本土优质医疗资源,面向患者、医生及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推出全国首家区域性精准导医平台——“四川名医”,目前用总户量突破40万。2013—2018年,成都传媒集团总体经济规模连续5年稳居全国新闻报刊出版集团前三,传媒产业经营集群已经逐步成型。

除政府政策支持以及财政补贴的“输血”之外,在产业化运作中寻求“造血”,是成都报业人适应媒体融合4.0时代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川报报业集团和成都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成都报业人,立足用户端服务为工作核心,通过集团化运营的形式,兼容投资、地产、医药、教育、电商、新闻纸、酒店物业、公共信息网络等丰富领域,由单一的纸媒转型至集群式传媒平台。

四、以使命性担当立足媒体融合4.0时代

身处信息爆炸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在碎片化阅读浪潮和海量未经甄别信息的席卷之中,针对内容不科学、不严谨,甚至存在导向性问题,容易对读者产生负面影响等[5]痛点,主动承担具有公信力原创内容输出的社会责任,为用户提供深度阅读的空间,成为坚守新闻主义、出版制度成熟和管理相对规范的成都报业人。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主流新媒体——红星新闻,定位于“深度调查新闻+时政评论”的真相与思想交汇地,致力以内容打造具有深度与思想的新媒体平台。红星新闻在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内容分发平台设立同名账号,以全网分发的形式,持续打造独家精品内容。作为全球独家机构,红星新闻报道“金正男马来西亚遇刺”事件,并由此引发“红星”现象;独家首发《广州医生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被跨省抓捕》,引发读者巨大关注;独家首发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长刘传健专访,产生强烈社会反响。通过对大型事件进行具有专业性和公信力的报道,成都报业人继续肩负调查新闻和深度报道的使命,在互联网受众中凭借权威性建立起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具有社会担当的媒体集群,成都报业人还参与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项目。顺利助推成都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功创办2017成都国际马拉松比赛,圆满举办2017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峰会,积极与新华社合办第五届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策划并执行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2018年5月4日,由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报业协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2018媒体深度融合论坛”在成都举行。面向媒体融合4.0时代,成都报业人秉承初心,输出具有权威性的原创内容的同时,努力探寻媒体融合方式,在布局构架、新闻生产、经营战略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变革性的举措。

五、结语

我国媒体融合已经经历以形式融合、内容融合和体制机制融合为主要特征的3次迭代,由自上而下融合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成都报业作为西部地区传统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努力践行媒体融合。相较通过“传媒控制資本,资本壮大传媒”实现产业反哺主业的浙报集团和依托政府支持,借力本土资源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上海报业集团,以川报报业集团和成都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成都报业人探索的是一条与市场、资本接轨的自行之路。广告下滑,这个曾经直接影响报业收入的残酷因素,逐渐被更高级别的传媒生态削减冲击。资本运作,实现从纸媒到集群式传媒平台的转型升级,跨领域合作为报业本体供血。信息爆炸,受众获取深度信息的时间成本增加,而成都报业人坚持提供品质内容,专业优势在参差不齐的资讯环境中日益突显。直面媒体融合4.0的成都报业,运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优势,将能够获得比鼎盛时期更为广泛的受众覆盖。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2018中国报业发展报告[J].编辑之友,2019(2):46-53.

[2] 李艳芬,高国兰.互联网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突围[J].中国广播,2018(12):60-63.

[3] 郭惠芬.科技赋能 科创启航 2019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提名开启[EB/OL].每日经济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8121195& ver=2075&signature=5UBrF8SwigyGAoHnMdlxji0bQeh3 FKOfVWfystx6FdUkDo3D-EiPt1f1gT4zSpb59mRszCu-CT5rOnRYbD12xVYZqtnzFau-mDOrU5VoxOVRWVWH*AKwalhPCkLC4iJy&new=1,2019-09-16.

[4] 梅宁华,支庭荣.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97-200.

[5] 罗章莉.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构[J].科技传播,2018(23):3-5.

作者简介:马卓恺(1989—),男,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报业成都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破次元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融椅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