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泥巧尽群儿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宋代童子俑

2020-09-12 08:42梁煜东
收藏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襁褓童子西安市

□ 梁煜东

图1 宋 卧蒲团童子俑

儿童,天真稚气,活泼可爱,具有健康和自然之美,是生命活力的象征。古人有诸多关于儿童的名言:“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孩。①”“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也者也。②”在历史长河中,与儿童有关的文物独具魅力,如汉代画像石上所刻的《母子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西安唐墓出土的粉彩沐浴童俑等。宋代以降,以儿童为题材的表现形式更为盛行,宋朝崇尚文,大兴教育,文化繁荣,正如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③”。该时期,儿童题材开始作为独立形象大量出现在不同的艺术品上,如画作、陶瓷器、玉器、金银器、铜镜以及石刻砖雕等,而泥塑也受此启发和影响,儿童形泥像—童子俑开始与民俗节日联系起来,在民间和宫廷颇受欢迎,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节日标志和孩童们的爱物,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童子俑制作技艺,题材也极为广泛,涵盖了当时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了数十件宋代童子俑,现甄选部分精品加以介绍,与读者共同欣赏。

1.宋代 卧蒲团童子俑(图1)

长7.7、高3 厘米。2009 年征集。其造型为一身着长衣长裤的光头童子,眉清目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侧身卧于蒲团之上,双肘垫于头下,双腿微微屈起弓于胸前。这种卧蒲团造型的童子俑在陕西耀州窑窑址也出土有5 件,不过皆为瓷塑。

2.宋代 抱球童子俑(图2)

高30 厘米。红胎素烧,胎质比较坚硬,表面打磨光滑,制作规整,外施白色陶衣。童子光头宽额,眼睛细长,管状鼻,小嘴,五官较为集中,身着圆领外翻的套头衫,下身穿裤,脚穿小尖头靴。童子盘腿于体前,小臂裸露在外,手腕上带有手镯状饰物。双手抱一瓜棱球。神态生动,着实可爱。2010 年征集,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

3.宋代 匍匐抱球童子俑(图3)

长26.5、高14 厘米。2011 年征集,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童子匍匐在地,大头微微抬起,细眼直鼻小嘴,身着交领短衣,双臂袖子处收紧,双手抱一滚圆的小球,球上有许多孔,双腿在空中呈交叉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球。

4.宋代 沐浴童子俑(图4、图5)

高18.5 厘米,2010 年征集,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这件俑生动地展现了母亲为孩子沐浴的场景。手抱莲蓬的童子趴在葵花形澡盆之中玩耍,抬头张望,站立的母亲双手按住嬉闹的孩子,为他搓背、洗澡,场面十分温馨。1978 年陕西旬邑安仁窑遗址区也出土一以沐浴为题材的童子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造型是一个虎头虎脑的裸体小男孩在花瓣形的浴盆中洗澡玩耍的情形(图6)。

图2 宋 抱球童子俑

图3 宋 匍匐抱球童子俑

图4 宋 沐浴童子俑

图5 宋 沐浴童子俑

儿童沐浴与古代的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佛诞日,即释迦摩尼的生日。我国纪念佛诞始于东汉末年,经魏晋、唐宋发展,成为了民间盛节,南宋时临安城百姓会以赏芍药、斋戒、南湖放生、食糕糜等方式庆祝佛诞。而佛教信徒们会在寺院举办“浴佛”活动,用撒上各种香料和花瓣的水灌洗佛像,同时也会布施乡民,以示佛祖对乡民的保佑与祝福。宋人《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这种盛况:“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尼辈竞小盆胆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饶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勺德灌,以求施利。”④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沐浴童子俑生动地还原了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浴佛儿童喜”的情景。

5.宋代 襁褓童子俑(图7)

高31 厘米,童子大头圆脸,五官玲珑可爱,除头部外,均包裹在襁褓之中,襁褓包裹打结在童身前,充满生活气息。2010 年征集,西安市西大街出土。

襁褓,指包裹婴孩的被头和背负婴孩时所用的宽带,后也泛指婴儿包。襁褓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如《论语·子路》云:“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⑤《列子·天瑞》中记载:“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⑥亦见于出土的文物中:如重庆忠县乌杨镇挑水沟汉墓出土的负婴儿于背的形象(图8),母亲负子于背,婴儿戴双尖帽,右手握叶形长柄玩具,放于母亲胸侧。“俑背部中间有圆状突起,似为背兜之类,隐约可见组带自背后系结于母亲胸前,其左右两手分别抓着组带一头,组带多余部分垂于腰间。母亲俑身着右衽交领博袖长衣”⑦而简报中所提到的“组带自背后系结于母亲胸前”的“组带”,也是“襁褓”的形式之一,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墓就出土了一件红陶襁褓俑。

图6 宋 沐浴儿童俑

图7 宋 襁褓童子俑

图8 汉代 负子俑线图

图9 宋 抱鱼童子俑

对于体弱、皮肤细嫩的婴儿来说,襁褓具有保护体温和保健防病的作用,对于成人来说,则可以负子劳作,于是,襁褓在人们生活中极为普遍。

6.宋代 抱鱼童子俑(图9)

高22 厘米。童子盘腿而坐,头戴翻沿帽,杏仁般的眼睛,直鼻小嘴,上身穿背心,莲藕般的四肢,双臂紧抱一只大鲤鱼,鲤鱼似乎还在挣扎。鱼,寓意富贵有余、繁衍多子,孩童与鱼的组合隐喻生命延绵不绝,体现了时人渴望多子多孙、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2011 年征集。

7.宋代 掷倒杂技童子俑(图10、图11)

一件为红陶白衣彩绘陶俑,女童形象,头戴花冠,身穿紧身衣裤,双臂伸直,用手掌撑住地面,双手掷倒而起。另一件为男童形象,留鹁角儿发式,上身穿对襟衣,下穿紧身裤,双手用力撑地,双腿在空中呈交叉前伸状,腰略弓,抬头挺胸。两童子姿势非常矫健。2011 年征集,西安市西大街出土。

图10 宋 掷倒杂技童子俑

图11 宋 掷倒杂技童子俑

图12 宋 吃饼童子俑

掷倒俑主要分为两种:双手撑地掷倒和单手撑地掷倒,如西汉早期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汉墓出土的掷倒杂技俑,唐代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的单手撑地掷倒杂技俑。历年发现的多为男童或男性成年人,而女童或女性成年人则不多见。

8.宋代 吃饼童子俑(图12)

高13 厘米。童子光头圆脸,头略侧,缩颈,嘴巴微张,聚精会神望着左手握的圆饼。童子似未着上衣,下身穿裤,盘腿而坐,憨态可掬。2010 年征集,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

宋代以前,凡用面粉加工而做成的食品都统称为饼,直到宋代,中国面食才开始细化,大体可分为饼类、包子、馒头以及面条。这时的饼已经和我们今天的饼大致无异,以扁圆形为主,还有扁方形、扁椭圆形、扁菱形等,分炸、烤、蒸等多种做法。当时制售的饼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油饼店,“油饼店,即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⑧另一类是胡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髓饼、新样、满麻”⑨。

9.宋代 拍手童子俑(图13)

高13 厘米。胎质红陶,经过素烧,表面施白色化妆土,女童的嘴唇残留红色彩绘痕迹。女童头戴着花冠帽,头微偏,脸庞圆润,双眼炯炯有神,微张着小嘴。童子似未着衣,只是双脚穿有小尖靴。双手伸于胸前,手心相对,正在拍手,生动地还原了陆游所作的:“儿童拍手看翁醉,山杏溪桃簇帽檐。”2010 年征集,西安市西大街出土。

10.宋代 戴荷叶帽童子俑(图14)

高30 厘米。胎质为红陶,经过素烧,表面施有白色化妆土。童子头戴荷叶小凉帽,大头圆脸,细眼直鼻,小嘴微张,身着裹兜,左手握拳下垂,右臂微举,下身赤裸,腿脚浑圆,制作逼真,充满稚趣。2010 年征集,西安市西大街出土。

图13 宋 拍手童子俑

图14 宋 戴荷叶帽童子俑

童帽,不仅有御寒保暖的功用,还寄托了人们对婴幼儿的祝福和期望。童子所戴的荷叶小凉帽虽然简约、稍欠写实意味,但可从中窥视出宋人对荷的喜爱以及对孩童的祝福。荷花凭其外在的形色姿貌及文化内涵,备受宋人推崇,文人骚客不吝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翠盖时。”“莲生污泥中,其叶何郁郁。人生有恒性,云胡蔽于欲。”等佳句赞美荷花的姿容和品质。荷的莲蓬形态和莲子特点则象征女性的生育力强,故老百姓多在日常刺绣、织锦上大量运用荷花纹,以祈求多子多福、家庭兴盛。北宋的缠枝牡丹莲花童子纹即是典型代表。

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构成了成人体系之外的又一人物群落,成为古代工艺品中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宋代童子俑表达的是整个社会对人生和命运的希冀与幻想。让我们一起从这一件件童子俑身上感受儿童的形象之美以及宋人从中获得的精神抚慰和理想寄托吧。

注释: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二十八章,中华书局,1963 年。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年。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 年。

④(宋)周密辑《武林旧事》卷三,中华书局,2007 年。

⑤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⑥陈明校点《列子》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

⑦刘兴林《重庆忠县汉墓出土的顶罐俑和负子俑》,《东南文化》 2008 年第 6 期。

⑧⑨(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华梦录笺注》卷八,中华书局,2006 年。

猜你喜欢
襁褓童子西安市
幸福 其实就是……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成长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熊童子
123的几种说法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小白菜
故事里的狼
如何科学“包”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