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9-13 07:36邵呵呵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邵呵呵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化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化的重视及全新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思想及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通过小学体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的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也得到了广大教职人员的普遍认可。可以说,通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可以推动体育学科的高效教学,又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对此,本文首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内容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进而针对目前教育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及提升

分类号:G633.96

随着社会经济及社会文化發展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也逐渐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为了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国民健康素质水平,从小学学生抓起,加强对其体育素质及身体体魄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社会教育发展趋势。

1.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身体健康的发展意识、体育项目的技能提升、身体体魄及素质的锻炼共同构成了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主体内容。小学体育任课老师在针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小学体育课标教学的内容要求,制定和规划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的体育教学项目。同时,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任课老师要不断通过更加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及项目的参与能力,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项目技能,有效帮助小学学生强健体魄,使其意识到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1】。

2.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要求

2.1积极培育和树立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及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任课老师通过对相关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感悟到我国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锻炼和掌握体育项目技能的同时,能够加强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对体育文化及技能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传播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和我国的民族精神。

2.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以及各项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有关于团队协作、竞争拼搏的精神品质,尤其是针对当今绝大数的独生子女来讲,学会如何与团队伙伴之间进行友好相处,并且能够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任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及品格风貌的培养。

2.3有效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其最终的教育及教学目的都是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培养。因此,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中,也要全面包含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及教学内容。任课老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来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及需求规律的体育活动开展项目,从而使学生在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体育运动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稳定的体育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3.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及不足

3.1任课老师体育观念发展滞后

任课老师缺乏对当下先进体育观念的正确认知,在教育及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体育老师认为“强身健体”是开展体育课程的唯一目的,缺乏对其他相关知识体系及内容的融合与渗透,很多体育老师开展体育课就单纯的带领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甚至放任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无法将一些关于体育精神、体育品质等相关精神层面的知识进行传达和引导,从而造成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的失败。

3.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在当今的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往往由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从而使得课堂沉闷无趣,使学生逐渐丧失掉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尽管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类课程相比较为轻松,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这也主要是因为授课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所造成的,任课老师普遍习惯采用理论灌输式和重复训练法进行教学,极大的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和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天性;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立场和感受程度有所差异,一味单纯的采取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造成核心素养的培育困境。

4.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及有效路径分析

4.1任课老师要积极转和更新教学观念

积极转变和更新任课老师关于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思维,促进体育教学的全面化开展,是当今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的首要任务。对此,任课老师要积极改变和扭转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加强对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视,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重视教育及教学过程中情感的有效投入,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使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牢牢树立起团结精神和拼搏精神的良好道德修养。

4.2加强体育教学形式的有效性建设

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当代小学体育的教育及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切实有效的开展体育教育。因此,体育任课老师要积极突破和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模式,对其作出合理的创新与改变,利用和融入一些现代化的体育游戏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魅力,帮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体育课程中放松精神、强健体魄,并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有效提升体育核心素养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教育及教学改革趋势的发展之下,对于小学体育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广大的小学体育任课老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分解读小学体育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内涵及基本内容要求,不断发现和总结现状问题及不足,并据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确保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建立。

【参考文献】

[1]姒建明,曹彩虹,杜冰,杨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体育课程建设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9(21):17-2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