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钢琴网课的应用与实践初探

2020-09-14 02:29文/任
钢琴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对一钢琴课机位

文/任 怡

2020年的春节,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所有中国人的新年计划,街道上冷冷清清,商场停业,演出取消,新闻滚动播出着疫情最新进展,所有人响应国家的号召,“宅家过年”,足不出户,谢绝所有社交,丰富的生活似乎一夜之间回到原点。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宅在家中给一直疲于工作的人们难得的休憩时间,平时奔波在课外班、埋头于课本中的孩子们也终于有了放松的机会。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方针,鼓励孩子们利用假期在云端进行学业充电,于是各种网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平时习惯了“一对一”的钢琴教学也不得不从线下转为线上,很多钢琴老师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开启了“主播生涯”。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网络钢琴课对于大部分钢琴老师来说是首次尝试,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很多钢琴老师对钢琴网课的感受是弊大于利,尤其对于网络的延迟卡顿、嘈杂的声音,以及交流的不便颇多怨言,因为钢琴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乐器的音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钢琴教学中的很多方面,如触键、乐感等,离开了面对面的环境,在网络教学中几乎是缺失的。平时美好愉悦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面对屏幕的孤独嘶吼,孩子的琴声变得断断续续、充满电流的金属感,教师的精神和生理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又无力缓解。

因此,如何发挥网络优势上好一堂网络钢琴课,是笔者最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从1月下旬开始,笔者开始尝试运用一些视频直播App进行网络钢琴课的探索,对钢琴课的网络应用有了初步的经验,对线上钢琴课的利弊得失进行了粗略的总结,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找到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首先,针对钢琴网课的需要,尽量选择系统稳定、功能较全面的会议App。在网课的初期,我也跟很多老师一样采用微信视频聊天的方式进行授课,带来的体验很不尽如人意。尽管用iPad和手机同时登录,可以解决视频授课时圈画曲谱的基本需求,但是微信通话视频的画质压缩很严重,造成画质模糊;视频时,屏幕较小,质量较差;圈画曲谱后需要再次发送,无法同步。因此,我尝试了多款会议App,对它们的优劣性、方便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见下表)。我们可以多下载几款软件,在平台出现意外状况时,可以及时启用备用软件,以保证网课的顺利进行。

优 点 缺 点腾讯会议 免费、便捷性能稳定 不能实时共享多人编辑乐谱好视通免费,支持一人多机位支持实时编辑乐谱支持自主选择镜头切换支持图片保存功能不能多人实时编辑乐谱需以JPEG格式单张上传其他文件上传仅适用于PC端单次会议时限45分钟Zoom免费,支持一人多机位支持屏幕共享,视频音频文件共享自动根据音源切换镜头支持多张乐谱以JPEG格式和PDF格式上传支持乐谱共享多人实时编辑支持一键清除标注功能乐谱分享时需手动调整镜头没有一键保存图片功能,需每次截屏保存ImClass高清视频格式直播,基本音画同步支持乐谱以JPEG格式和PDF格式上传支持实时编辑乐谱乐谱共享时可同时拖放视频镜头免费版限两个机位,时限40分钟VIP收费版限三个机位,时限三小时没有一键清除标注功能视频屏幕较小

其次,利用多机位拍摄,增强钢琴网课的效率。在大部分家庭中,拥有多款智能手机、iPad以及手提电脑是比较常见的,将这些便携器材以不同角度的机位加入网课进程中,有利于教师进行最直观的示范,学生也能够以近距离观看细节讲解,使网课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例如,我在课上一般采用两个手机加一个iPad共三个机位进行拍摄,两个手机可以采用不同角度拍摄键盘及手(需以三脚架辅助固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示范目标进行调整,从左右手动作的细化分解,到教师身体语言的传递,多机位拍摄可以令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iPad置于谱架上,不仅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面对面的直观感受,情感交流更为直接,而且乐谱的图片不需要多次往返传输,就可以进行实时分享乐谱分析和点评,这对钢琴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通过谱面分析获得的信息,如乐句划分、结构分析、调性安排等都可以在谱面上给学生一一指出,结合教师的示范和教学语言,教学的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正如很多钢琴老师提到的,钢琴网课的弊端主要集中在音画不同步、声音延迟以及音质较差等方面。网课的顺畅进行,除了上课平台的合理选择外,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程度,以目前情况而言,网络很难在短时期内跟上暴增的网课需求,时而的卡顿还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会议软件声音采样对乐音不是很友好,加之传输过程中的压缩,导致声音严重受损甚至失真,因此,有一些专业人士建议对设备进行更新提升,如外接麦克风、摄像机等,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可以参见2020年第4期《钢琴艺术》中李民教授的《网络钢琴教学那些事儿》一文,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中,我主要想谈谈网络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调整,以平衡和弥补硬件弊端所带来的种种不足。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修养,钢琴课从来都不应只有演奏这一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而应该涵盖感知与接受、理解与内化、欣赏与表演等多个维度、不同层次的内容。通过网课软件优势,将这些平时线下教育很难顾及的方面,纳入钢琴网课的过程中。以我的经验而言,除了常规的演奏外,我在课程中加入了视奏、乐理、听辨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幅提高。下图就是我在网课中给学琴三年的小学生进行的视奏练习,当时运用“Zoom”软件,支持多人同时编辑文档图片,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在三分钟内,用iPad上对调式调性、音型、节奏、模进、线条走向进行了自己的分析,然后未经练习直接在琴上奏出,完成度相当高。

可见,钢琴网课在疫情期间的应运而生,对钢琴教师熟练运用现代通讯、多媒体数据手段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线上教学还对钢琴老师的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听觉敏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肢体接触和触感体验,因此,教师的示范可以是点到为止的,教学语言可能是未经推敲的当下真实体验,情感的交流可以是直抒胸臆的“大呼小叫”,然而,这些线下课程中的正常现象都会成为隔屏教学的绊脚石。

在网络课程中,教师有责任用最精练、最精准的语言让学生领悟教师的要求,任何语意的不清晰都会成为屏幕两端的交流阻碍,浪费双方的精力。同时,教师的示范应该是随时进行的,学生的指法错了,教师可以用你一音我一音的方式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教师可以用镜头特写,以放慢的细化动作和精准的教学语言的表述来达到规范的目的;给学生布置的新作业,教师可以用自己成熟的完整演奏示范来带动音乐和情感的流动,并作为视频资料传输给学生,便于他们练习过程中回看;还可以将不同演奏家的演绎版本打包给学生,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经典曲目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同的演奏风格,对照自己的演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等等。这些都是线下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几个方面。

在这次疫情中,钢琴网课的“异军突起”让很多教师措手不及,这或许有其偶然的成分,但是谁又能说这只是一次偶然的意外呢?在网络、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今天,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媒介,但是钢琴教学还是以较为传统的线下一对一模式为主,这是由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钢琴艺术赖以传承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保证。网课的优势在于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可以让更多人有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然而,如前文所述,目前钢琴网课的劣势还是相当明显的,无论是严重的音质问题,还是网络卡顿问题,都对钢琴一对一网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所有新生事物初期状态的共性之一。

对钢琴教师来说,这一次被迫上线的主播经历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一次挑战,倒逼我们与时俱进地学习;对钢琴网络化教学的发展来说,亦是难得的突破性发展机遇。通过对钢琴网课的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引发我们对钢琴教学中诸多方面更开放的思考,随着5G生活即将到来,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生活中,相信我们可以将传统面授课程与网络化教育结合起来,找到更科学、更合适的钢琴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一对一钢琴课机位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2019东营地震抗灾演习直播方案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从电影《钢琴课》看音乐对语障者的心理安抚作用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探讨
超越常规 更进一步 5月24日上午场9机位实拍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