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2020-09-14 02:39王立新王英兰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王立新 王英兰

摘  要:“1+X”证书制度正成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我校会计专业是浙江省“1+X”证书制度第二批试点专业,通过分析会计专业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结合情况的现状,从组建“1+X”证书制度培训教师团队,遴选符合我院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到选派教师参加师资培训,选定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考试的学生,制订具体的“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措施等方面提出会计专业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阐述了基于“1+X”证书制度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为实施好“1+X”证书制度建言献策。

关键词:“1+X”证书;智能财税;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01-05

Research on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Taking Zhejiang Industu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Li-xin,WANG Ying-lan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ract: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becoming a hot spot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accounting teaching and “1+X” intelligent finance and taxation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1+X” intelligent financial and tax certificate training teacher team, the selection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1+X” intelligent financial and tax vocational skills certificate pilot, the formulation of implementation plan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1+X” intelligent financial and tax vocational skills certificate, and expounds the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1+X intelligent financial and tax” vocational skills certificate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intelligent finance and taxation;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党和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决策部署,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行动指南。方案要求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在高职院校等职业类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参加了会计专业首批“1+X”证书项目“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的试点工作。本文从“1+X”证书制度的视角,结合“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1+X”项目“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的意义

智能财税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赋能财税领域,以核算流程与管理行为智能化和人机交互为基础,以数字化、共享化、专业化、智能化为运行特征,综合形成的现代财税典型业态,体现企业财税业务处理智能化、数字化,具有通用性、普适性。

会计专业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对“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考试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职业操作技能,积极考取“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学历证书外,还取得证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反映会计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加就业创业本领,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院会计专业通过参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试点工作,将“1+X”证书制度试点同会计专业改革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学改革的实施,实现课程教学与“1+X”证书相融合,会计课程与会计工作岗位相融合,使学生提高会计技能,达到专业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学习相统一的效果,使会计专业毕业生真正掌握会计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操作技能。毕业后和工作岗位实现零对接,有效提升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岗位工作能力,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破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二、会计专业教学与“1+X”证书制度有效结合的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学生过去在校期间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目前,由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改革,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被取消,现在只能考取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现在我院会计专业获批“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为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会计专业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下列问题。

(一)会计专业课程技术性强,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差

会计专业课程被形象的比作管理学科里的“工科”课程,课程内容技术性强,可变性差,基本上都是讲解国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税法等,理论性、政策性强,变化频繁,教师难讲,学生难懂,往往会觉得课程枯燥乏味,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由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主要内容是实际操作,学生兴趣大,教师平时可以利用认证平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考取证书。

(二)课程课时有限,实训课效果不理想

会计专业课程受国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财税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的影响,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专业课课时非常紧张。尤其是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但受制于学院教学总课时限制,为了不突破专业课教学总课时限制,许多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任务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完成,教师不容易监督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训任务。有时老师与学生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对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实训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进行“1+X”项目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内容和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有效对接,教师可以利用认证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组织教学,既能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

(三)课堂教学难以真正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问题

会计专业生源既有三校生、又有普高生还有“3+2”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专业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表现出很大不同,在课程教学中就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进行“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和会计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证策略,考取不同等級的证书。学生可以普遍从初级考证开始,能力好的可以考取中级和高级。教师理论统一讲解,接受效果好的学生,在进行认证平台训练时可以将相应等级内容全部训练完成,接受效果差的学生,可以训练等级低的就可以了。通过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学习,达到真正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问题。

三、会计专业教学与“智能财税证书”项目有效结合

(一)组建“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项目培训教师团队

首先组建项目培训教师团队,参加国家组织的“1+X”智能财税辅导教师培训,成为首批培训教师,成员主要由会计专业负责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基于“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课程教学模式具体方案的制订、分析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智能财税平台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进行“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辅导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推动具体实施工作。

(二)选定参加“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学生

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向学生解读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积极宣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意义和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的作用,根据在校学生考取证书需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试点考试。在自愿参加考试的基础上,根据“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初级证书主要面向大二学生,中级证书主要面向大三学生。

(三)制定“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项目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按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项目考试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组建“1+X”智能财税教学改革教师团队,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使责任得到层层落实,选定参加考试学生,组建培训团队。

第二阶段:根据“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标准,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使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相结合,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严格进行质量监控。

第三阶段:组织考证培训。为了提高考证通过率,在学生学习将“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相结合的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上,培训讲师对选定参加考试的学生,组织培训班进行系统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愿参加。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根据“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试点改革实施的效果,认真总结项目实施以来的得失,完善项目实施计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学生真正能通过参加“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项目,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教师通过课程与证书融合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通过学生的表现情况和考证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课程学习与项目证书考试融通互促,通过考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基于“1+X”智能财税证书的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会计专业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和改革相结合,促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融合,达到“课证结合”。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合理调整专业课课程体系,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对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并针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会计实践操作训练,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与专业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提升会计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向培养更具实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实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让学生在毕业时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会计职业技能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能够被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依托智能财税平台技术,不断深化“岗位需求导向的工作过程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教室和办公室一体化、教师和业师一体化、学生和员工一体化”的“三化”建设改革,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真实业务案例和业务数据,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设计,将企业实际业务资料变成课堂随手可得的资源,以培养具有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技能型会计人才为目标,深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我院会计专业建设成代表区域水平、开放共享、持续发展,具有现代数字智能化特色的标志性的专业。

(二)构建与“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标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为了配合职业等级认证试点工作,会计专业教学必须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设置以会计具体工作岗位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为导向,以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等级认证进行深度融合,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内容设置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目前我校会计专业已进行了初级证书的考试,我们对初级证书考核内容进行相关课程的对接并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培训,具体初级对接课程如下图1所示。

(三)建设融“做、学、教”为一体的新生态教学资源,促进专业教材与教法改革

以我院会计专业现有的省市院各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基础,以智能财税培训平台为依托,建设集备课、上课、课堂互动、作业、答疑、实训、考试、过程考核、教学管理(签到、学习记录和学习报告)功能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通过信息化手段,拓展教学时空,通过智能财税平台提供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交易事项和业务数据,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设计进行技术处理,将企业实际业务资料变成课堂随时可用的的教学资源。

以教学资源建设改革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企业,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具体教学组织以会计具体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为导向,通过分析会计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智能财税共享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进行实时会计业务处理。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背景,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业务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培育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建设智能财税实训基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灌输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知识的主动者。教学内容由仅依赖教材,转变为教材、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融合搭配,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创新教师教学团队

以建立“1+X”智能财税证书培训教师团队为契机,结合我院“双高”建设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建设智能财税实训基地,采用智能财税教学培训平台培训教师教学团队,实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提升教师教学团队教授水平,实现教师团队教学创新。

(五)结合“1+X”智能财税证书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认证培训平台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动态的评价,全面推进会计专业教学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同时通过培训学生建立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評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即将平时所上课程内容考核、证书辅导培训考核、与全国统一认证考核三部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多维度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

通过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方法,强化会计专业课程与“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衔接统一,通过强化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促使专业教师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课证融合,充分体现“以教促证、以证促改、以证促学、课证融通”的效果,全面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总之,实现“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与会计专业课程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最关键的是构建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与智能财税技能证书培训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提高会计工作岗位技能,提升会计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进行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实现“以教促证、以证促改、以证促学、课证融通”的最终目的。学生们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获得成功,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带动了勤学苦练、严谨求实、刻苦上进的优良学风,改善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12.

[2] 俞国红.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9(20):30-32.

[3] 赵坚,罗尧成.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5-8.

[4] 徐凤,李进.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9-12.

[5] 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9-14.

[6] 张学娟,张云.多证书制度下“对证施教”的实践教学成果[J].亚太教育,2016(26):78.

(责任编辑:孙富山)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对我国高校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